我的“叙事德育”实践之路

时间:2022-10-22 08:00:54

我的“叙事德育”实践之路

最初,我喜欢写教育叙事,故事对我来说就是写作的素材。后来,故事走进了我的班级管理,主导了我的德育实践,让我对“叙事德育”的理念与实践有了更加透彻的研究――这就是我的“叙事德育”实践之路。

一、“故事法”的可能性尝试

我开始关注故事的教育价值,是源于一次意外。

每个班级都会有“刺头”学生,就是那种油盐不进、浑身是刺的问题生。小A就是这样一个学生,打架斗殴、扰乱课堂,甚至还对苦心教育他的班主任动了手。班主任一生气辞掉了“主任”之职,换了另外一个班级专心做任课教师。于是,我被火线“提拔”为该班班主任。就这样,我成了小A的班主任。

相安无事不过几天,小A就又在班里与任课教师发生了冲突,并且言辞激烈。当班干部把我叫到教室时,他们已经到了险些动手的地步。看见我来,他先是沉默了一阵子。我以为教育的时机来了,便开口讲刚刚酝酿出来的开场白。话没说两句,他脑袋一歪,眼一斜,不屑地嚷道:“尊敬师长,遵守纪律……你烦不烦,这样的大道理我比你懂得多。”忍住怒气,我让他去办公室冷静冷静再交流。他大声质问:“我为什么要去办公室?我和你有什么可交流的?”忍无可忍,我上前打算拽他到办公室。他一个亮身,摆出一个武术动作,笑嘻嘻地说:“怎么?想和我过过招,你知道老李(前任班主任)是怎么下台的吗?”看看他一米八还多的大个子,再想想他与好几位老师的交手经历,我犹豫了一下转身离开,打算去办公室打电话叫他的父母。身后的他一边跑一边嚷:“大家快来看,老王被我吓跑了,他也不是我的对手呀!”

我真想追上去一脚把他踹倒在地。但是,那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呢?

事后,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从整个事件来看,学生肯定是存在问题的,对他的教育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从学生的反应来看,教育的道理是正确的,学生不但认可而且熟知;从教育的效果来看,效果为零也可能是负数,最后的结局就说明了一切。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教育的内容再正确,教育的方法不当,也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对于小A这样的学生,软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又在哪呢?

心有不甘,我对小A进行了彻底“调查”。原来,小A是一个读完初三又从初一复读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十分差,只是他刚到这个班里的时候,经常被其他男生嘲笑是个“留级生”。自卑和抗拒,让他凭着身高和浑身的肌肉把他们一个个“征服”,小A成了班里的“老大”,打败对手成了他的唯一追求。颇有感触,我写了一篇文章《我不是你的“对手”》,表达了对他的理解:“我真的不是你的‘对手’,不是和你打架的‘对手’。你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你得打败你内心里的自卑,然后去寻找你真正需要的东西……”这篇文章在杂志发表后,我“很不小心”地把杂志落在了小A的课桌上。小A在还杂志的时候,不好意思地摸着脑袋说:“老师!嘿嘿!”

一个“嘿嘿”,让我找到了教育的感觉。从此以后,我坚持把发生在小A身上的故事写出来,找恰当的机会给他看。不好的事,我表示遗憾;稍微好一点的事,我大加赞扬。慢慢地,小A没有那么强硬了,“刺”也软了很多。时不时地,我找一些励志故事给他看,他也有事没事地找我聊天。再后来,我在他的作文中被写成了他最信赖的朋友。我知道,我终于走进了他的心里,用故事,一点点走进了一个坚硬、封闭的内心。

小A的转变,让我开始重新思考德育: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强制、灌输之外,是不是还会有更好的德育路径和手段?于是,我开始了基于故事的德育实践,并在不断的摸索中有了收获和更深刻的思考。

二、“德育叙事”的可行性实践

我把通过讲(写)故事对学生实施德育影响称为德育叙事。对于德育叙事来说,故事是德育叙事的内容和工具,讲(写)故事是德育叙事的手段。选择什么样的故事,由什么人来讲故事,选择什么样的叙事方法,这些都是开展德育叙事的关键。

(一)叙什么事:从“别人家的故事”到“我的故事”

利用故事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这不是创新更不是独创。在我们的中小学教材中,就收录了各种不同体裁的故事,比如“孔融让梨”“囊萤映雪”“愚公移山”“乌鸦喝水”等等,这些故事具有很强的“德育价值”,伴随了一代又一代儿童的成长。但是,这些为数不多的故事零星分散于各个学段的不同学科中,没有形成一个有序的、有规划的育人体系。于是,在最初的时候,我就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科学的德育故事素材库。为此,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动用各种力量,大量搜集具有德育价值的故事。不长的时间里,我手里积攒的德育故事达到了一千余篇,包括各种历史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典故、伟人传记等。这些故事经过我的“叙事化”加工,成为我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素材。为了更便捷地选取、使用故事素材,我又把这些故事按照德育主题分成感恩教育、集体教育等十大主题,每一大主题下又分成多少不等的小主题,初步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架构完整、系统完善的素材库。在很长的时间里,这个素材库成为我的德育“宝贝”,为我的德育实践提供了鲜活的内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故事使用频率的加大,这个素材库的弊端也渐渐暴露出来:里面的故事多为说教性、道德化极强的控制型故事,道德指向性明确,学生听得多了,慢慢就会产生心理厌倦,德育效果大大减弱。换句话说,这些故事都是“别人家的故事”,听起来新鲜却不容易入心入脑。受小A教育成功的案例启发,我开始关注“我的故事”的开发:一是我写班级里发生的故事,讲班级里每一个学生的故事;二是引导学生写同学的故事,讲自己的故事。就这样,我初步构建了“德育素材库构建主题德育,生本化故事完善生活德育”的双线德育叙事素材整合模式。依托科学完整的德育故事资源,成系列、成体系地构建德育骨骼,利用学生之间真实的、生活化的故事,丰润并优化德育的灵魂与血肉。德育素材便一下子丰盛起来,德育叙事日渐丰满。

(二)如何叙事:从“我讲故事”到“大家演绎故事”

如何叙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叙事主体,二是叙事形式,三是叙事载体。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基本上属于我一个人在讲述故事。每到班会时间,我会根据班会主题的需要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故事,有针对性地运用这些故事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样的独角戏,我唱了足足一年多的时间,班会模式的固定化让班会的吸引力明显降低,我的讲述也慢慢失去了吸引力。

有一次,我因为有紧急任务不得不中断刚刚开始的班会,委托一位同事代开班会。同事不善演讲故事,便把我准备好的故事交给班长,让他自己想办法。班长便在班里征集讲故事的人,没想到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要讲故事。最终,经过竞争,一位同学争得了演讲权,不仅把故事讲得有声有色,还“擅自做主”添加了一个自己的故事。这件事,让我豁然开朗――自己讲故事,不仅累,还有可能出力不讨好,何不让学生成为讲故事的主体呢?从此以后,我便开始了“放权”,故事的演讲者不仅有自己班级里的学生,还有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甚至低年级的学生;不仅有学生家长,学校领导、教师和校工,还有社会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叙事的形式特别丰富多彩,有口述,有表演,有视频,甚至有时会利用声光电化造出撼人的氛围。最重要的是,叙事的载体不再仅是班会课和每天的故事时段,班级博客、QQ群、微信平台等信息化的故事载体越来越丰富,故事漂流、故事沙龙、故事分享会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参与。在德育叙事成熟以后,我基本成了幕后人,德育叙事也完成了从“一个人的独角戏”到“大家演绎故事”的华丽转身。

三、“叙事德育”的可为性研究

2010年,我开始主持学校德育工作。也就从那时起,我开始把故事引入到“国旗下讲话”之中,逐步把“慷慨激昂”的领导“讲话”变成“讲故事”。就这样,被叙事化改造后的“国旗下讲话”也成了德育叙事的途径之一。基于此,我便打算把个人长期的德育叙事实践进一步提升,形成一个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德育模式,以便让更多的班主任能够接受、理解并实践德育叙事策略。于是,我在“德育叙事”的基础上,提出了“叙事德育”的教育理念。

(一)什么是叙事德育

所谓“叙事德育”,是指教师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生进行自我道德建构的一种德育理念,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有效策略。从实践的价值上来说,它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个道德事件,而是要在道德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加以分析、讨论、提炼,从而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进而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

叙事德育的教育价值就在于它的“软德育”特质,是要让学生在听取叙事的过程中,对故事有所感触,因感触而有所感动,因感动而有所感悟,受到启迪明理,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达到教育的目的,实现一种柔性的道德教育。叙事德育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以故事为基本内容,通过故事营造的德育环境来引发道德教育的契机,让故事以更加隐蔽的形式来触动和感动学生的心灵;二是以叙述为途径,通过对故事进行形式多样的加工和改造,让故事以更加鲜活的力量来开启和走进学生心灵;三是以共情为特点,通过故事情境的再造和对故事情节的渲染,让故事感动和激励学生的心灵;四是以明理为目的,通过对故事德育价值的理性植入,让学生在故事中获得道德观念,从而感化和引导学生的心灵。

(二)叙事德育的基本策略

叙事德育作为一种系统的学校德育模式,不仅有其独特的理念和主张,更有着科学规范的操作模式,现在我结合自己的实践略加说明。

1. 系统规划学校德育,明晰德育目标和主题

当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处在城乡结合部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大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整体上看,学生的基本素质普遍较低且差距较大,做人、做事、学习能力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整体研究各级德育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学校德育主题,并把三大德育主题细化成24项意识或能力要求。以“学会做人”为例,我们把它分解为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劳动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公民意识、国家意识和国际理解能力共8个小项,每一个小项都有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评价。通过这样的细化分解,我们就形成了以“三个学会”为主题的“3大项24小项”德育目标要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操作性纲目,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纲领性理念,统领学校德育工作。在此基础上,根据每个月的重大节假日及德育需要,大致划分月度教育主题,初步形成月度教育方案。

2. 寻找确定主题故事,启动“故事大课堂”

在月度主题确定以后,叙事德育实施者就要寻找和挖掘与主题相关的德育故事,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启动“故事大课堂”。也就是说,我们把常规的国旗下讲话进行叙事化改造,使之变成以讲故事为主的“故事大课堂”,开启全校的一周德育主题。

比如,我们通常把11月份列为“做最好的自己”主题月。某一天,我在校园巡视时发现一位班主任在处理两个闹矛盾的同学。无论班主任怎么规劝,一个学生总是强调是对方先骂了他,然后自己又打了对方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看到这里,我马上想起了一个故事《保持自己的水准》,并迅速做好了“故事大课堂”备课工作。到了下一周周一早晨的升旗仪式,我主讲了“故事大课堂”。首先,我不提名地讲了自己看到的这件事,然后问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呢?学生都笑了,有的大声说:“有有有!”看到这里,我为他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位教授,带着小儿子到市场去买水果,在水果摊上挑选水果时,小贩很不耐烦地说:“先生,你到底买不买?不要这样挑来挑去的。”教授礼貌地回道:“要买!要买!”接着把挑好的水果交给小贩,并问多少钱?小贩不以为然地说:“这可是很贵的哦,你买得起吗?”教授依旧谦虚地回答“买得起,买得起”,并把钱递给小贩。 在回家的路上,小儿子一路沉默,快到家时,实在忍不住,便问道:“爸爸,您是教授,是学者,在我心目中是偶像,是令我景仰的人,为什么今天却让小贩如此吆喝?难道您一点也不生气吗?”教授回答道:“待人有理、谦虚、礼貌是我的水准,无礼、势利是小贩的水准,我不能因为一个粗鲁的人,而破坏我自己的水准。”然后,我通过与学生的深度交流,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优秀的人,不能因为别人做得不对而跟着他去做,更不能因为别人做错了就以更错误的方式对待他人,因为那样,你就降低了自己的水准。

3. 围绕“故事大课堂”,召开叙事型主题班会

由国旗下讲话改造而来的“故事大课堂”,是开启一周主题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真正深度落实这一主题的阵地应该是每个班级召开的主题班会。在下午的班会时间之前,每位班主任要结合“故事大课堂”揭示的主题,进行叙事型主题班会的备课,并在下午班会时间组织召开一次叙事型主题班会。

叙事型主题班会,是指围绕一个教育主题,有目的、有组织、有策略地呈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调动学生对故事(事件)的积极体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影响和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一种班会形式。叙事班会与常规班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德育实施手段的不同,常规班会往往以讲道理为主,把空洞乏味的人生道理强硬灌输给受教育者;叙事班会则是通过鲜活生动的故事把人生哲理、生活道德传递给学生,通过故事的浸润实现“大教无痕”的境界。

4. 亲子共享,让故事走进家庭

主题班会结束后,学生要将本周“故事大课堂”上校长讲的故事和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讲的故事带回家,并与父母双向分享故事。根据学生的年龄段不同,这种“双向分享”可以有不同的标准要求: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低段学生,只要求他们向父母大概复述学校里听来的故事,并请父母再讲一个故事给自己,实现父母与子女的双向讲故事;对于小学三、四年级的中段学生,不仅要求能够清晰地复述学校故事,还要学会与父母交流故事,耐心聆听父母的故事,同时尝试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类似故事;对于小学五、六年级及初中学生,除了要求能够复述、交流、聆听故事外,还要写出一个相关的主题故事,班级搜集制作电子故事集。

如此,故事便以德育主元素的形式进入到了学校德育之中,并在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四个维度进行了拓展。时间维度上,故事从周一早晨开始贯穿周一全天,并延伸至全周,自始至终影响、陪伴学生生活;空间维度上,故事从升旗仪式的特定地点,到教室、校园乃至家庭,直至扩展至社会;人物维度上,讲故事的有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事件维度上,整个德育过程的实施,不仅有讲故事,还有讨论、交流和总结,甚至辩论和质疑。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叙事德育就真正实现了故事的德育价值,成为一种有意义、有温度、有可操作性的德育模式。

上一篇:课堂管理与高效课堂的关系探微 下一篇:外贸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新工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