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的探究性培养

时间:2022-10-22 07:34:16

浅谈阅读能力的探究性培养

(漳县殪虎桥学区 甘肃 定西 748300)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探究;培养

探究性阅读是新课程环境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围绕学习内容、目标,结合自己的兴趣、需要,与文本、与教师、与客观世界对话,在阅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阅读能力和探求知识的方法和途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获取进步。

一、鉴赏评价,在品读中探究

品读,即是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抓住重点词句、语段,深入研读,读中深思,读中品味,读中感悟,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实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进一步地陶冶情感。如教学《一夜的工作》,对“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可以组织学生评价讨论:“到底花生米是否增加?”让持两种意见的学生各自陈述理由。教师可相机诱导,让学生反复品读上文。从上文的“两杯”绿茶可以推断,花生米也应该是两个人的,既然是两个人的,当然应在一个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再从这个句子本身砜矗可把“好像”去掉让学生读一读,“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显然,如果去掉“好像”,是肯定花生米没有增加。那么,加上“好像”呢,意思是实际上增加了,但看起来像没有增加似的。在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这一点后,可进一步让学生思考探究:增加了分量的花生米都可以“数得清”颗数,可见平时没有客人时是不是更少呢?从而进一步体会的生活简朴。让学生在品读、鉴赏评价中展开探究性阅读,不仅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作者谴词造句的准确,还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冷静分析,综合判断的良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的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受了作者对总理无比热爱、崇敬的情感,有效地引发了与作者情感的强烈共鸣。

二、观点争鸣,在思辩中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内心世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探究欲极强,对文章中有异议的观点或主题进行争鸣,让学生深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寻找依据,各抒己见,阐明理由,在思辩中开展探究性阅读。在观点争鸣中,要特别注意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鼓励创造性的阅读。如:在教学《乌鸦喝水》一文时,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问题提出后其他学生稍加思考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向瓶中放石子,使水上升,然后就能喝到水了”。至此,对于传统教学而言,问题就解决了,但此时我进一步设疑:“向瓶中放石子,乌鸦就一定能喝到水吗?”问题一出,教室里一片沉寂,随后,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一下打开了,问题的答案出现了许多:有的说乌鸦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能喝到水,有的说乌鸦不一定能喝到水。学生的思维纵横驰骋,教师大可不急于综合归纳,姑且听之任之,只在是非处稍加点拨,仍由学生自己来提升认识,这是明智的方法,由学生自行思考,自行取舍,自主发展。这样,学生的探究性阅读能力在思考、争辩、取舍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与提高。

三、放飞想象,在求异中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还是情节感人的童话故事,抑或是行文严密的科学小品文,都留下诸多艺术空白,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空间,收到了“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教学中,面对文中的“空白点”,教者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事物的逆向、侧向、横向、纵向等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多元求异中探究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坐井观天》的结尾:“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时,我问:“青蛙后来有没有跳出井口来看天呢?”问题一提出激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个个争先发言。有的说:“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心里想,我非出来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说得对,还是我说得对!它两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惊奇地说:‘啊,好大的天,真是无边无际!’从此,它再不说天只有井口那样大了。”有的说:“青蛙可固执了。它听了小鸟的话,一摆手说:‘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样大吗?’小鸟飞走了,它还坐在井里唱着: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样大。”……在探究性阅读课堂中,时时都会绽放出创新思维的亮丽花朵,学生的想象往往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因此,教学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空白点”,创设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开放、民主、宽松的探究环境中奇思妙想,让学生想象的奇葩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经历阅读探究过程,从而有效地改变纯接受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究性阅读,在阅读活动中,解放学生的童真个性,张扬学生的生命活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辨证施药解暑疾 下一篇:几种药食同源类中药的简易鉴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