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不用再看银行的脸色

时间:2022-10-22 07:10:31

贷款不用再看银行的脸色

金融界一座桥梁

P2P是英文peer to peer的缩写,意即“个人对个人”。所谓P2P网贷,是指个人通过网络平台相互借贷,贷款方在P2P网站上贷款需求,投资人则通过网站将资金借给贷款方。P2P网贷最大的优越性是使传统银行难以覆盖的借款人在虚拟世界里享受到贷款的便捷,不用看银行的脸色而获得所需的贷款。

P2P网贷模式为英国人理查德·杜瓦(Richard Duvall)、詹姆斯·亚历山大(James Alexander)、萨拉·马休斯(Sarah Matthews)和大卫·尼克尔森(Dave Nicholson)等4人共创。2005年3月,他们创办的全球第一家人人贷公司Zopa在伦敦上线运营。如今业务已经扩展到意大利、美国和日本,平均每天线上的投资额达到两百多万英镑。

Zopa是“可达成协议的空间(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的缩写。在 Zopa网站上,投资者可列出金额、利率和想要借出款项的时间,借款者根据用途、金额搜索适合的贷款产品,Zopa则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而非赚取利息。

拍拍贷是中国最早的一家P2P网贷公司,成立于2007年。其后几年间,国内的网贷平台还是凤毛鳞角,鲜有创业人士涉足其中。到了2010年,网贷平台被许多创业人士看中,比较知名的有人人贷、E速贷、易贷365、盛融在线等。2011年,网贷平台进入快速发展期,808信贷、微贷网、中宝投资、搜搜贷等一批网贷平台踊跃上线。2012年更是网贷平台的爆发期,如雨后春笋,一下子冒出几百家。

不管银行方面是否愿意,P2P网贷这一业态已经开始日渐渗透进入传统金融业务。如今,网贷平台像一座桥梁一样,一头连着投资人,一头连着借钱人。投资人千奇百怪,有怀揣发财梦的淘金者,放贷为生的小市民,在网上打发时光的全职太太,小有余钱又不敢涉足股市的双职工。借钱人也多种多样,有筹资上学的学生,带着美丽憧憬的创业者,股市呛水的股民,一时还不上贷款的房奴,手头不宽裕的小职员,最受关注的还是在网上卖东西的小商贩。

网贷平台把借贷双方撮合到一块,你有情我有意,一拍即合,一笔笔贷款在网上成交,十分便捷。

顺势而为

存在就有合理性。作为金融界的一座桥梁,P2P网贷平全是顺势而为,来得合乎市场需求。P2P网贷如此走俏,是眼下的金融排斥现象为网贷平台提供了市场空间。对于势利眼十足的传统商业银行来说,由于服务低端客户的收益与成本不匹配,且应变迟钝,无法高效应对这批人群风险多样化的业务特性,因而油水不大,银行实在没有多少兴趣。

眼下,对小微企业,银行惜贷情绪甚浓。要想从银行贷到款确实比较难,脸难看,钱难贷,而互联网企业在技术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与便捷信息流而产生的征信手段的创新,去除了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障碍,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降低成本,拓宽了金融业服务的目标人群。

P2P网贷是“在陌生的熟人社会里借钱”,用户将现实中的人际网络搬到网贷平台上来,只要提供足够的个人信息和社交信息,便可以进行小额融资。而投资人通过网贷平台上大量的征信资料筛选出信得过的借钱人,把钱借出去,赚取可观的利息。而且借贷平台还提供保本承诺,投资人的钱有一定的安全保障。

P2P平台架起了一座便捷的桥梁,借贷双方通过这座桥梁进行信息对接,不用跑银行的门槛,不用看银行的脸色,多则三五天,少则一天,就能贷到款,解决应急之需。在过去的几年时间,P2P这个行业经历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这个过程中,帮助了高成长人群获得了发展中的资金,也帮助了很多中等富裕家庭,为他们提供了一条可获得稳定回报的投资渠道。因此,生存土壤肥沃,市场前景可观。

2012年整个P2P行业的成交量高达200亿元。无论从机构数量还是交易金额来看,国内网贷行业已初具规模。据人人贷2012年年报数据显示,其2012年网络交易额年同比爆发式增长803%,交易金额达3.54亿元,其中,期限为10~12个月的贷款占比最大,为39.54%。

同时,P2P网贷还有风投(VC)作后盾,资金实力雄厚。互联网企业是一个烧钱企业,资金是一大瓶颈。2012年,全国第一家网贷平台拍拍贷已经获得了著名VC红杉资本2500万美元的投资,用于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上。而一些大型VC也试图在网贷领域寻求投资机会。风投普遍看好网贷,认为借贷与互联网结合将形成一种极有前途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透明 自律 担责

不过,由于网贷公司实质上只是一个中介机构,因而进入门槛低,审批手续比较简单,几万元就可以买一个源代码,整个网站张罗起来不会超过10万元。因此,从一开始,网贷公司就是鱼龙混杂。

一些网贷平台为制造噱头,招揽人气,推出了所谓的“秒标”、“天标”等超短期标的。所谓秒标,投资者前一秒钟拍下标的、打款后一秒钟就能回款、收利息,天标也是相似的操作规则,欺骗网民。

按照规定,民间借贷利率不能超国家基准利率4倍,但网贷平台上公布的借款利率通常在12-15%之间,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有的借款需求甚至给出了20%的 超高回报率,逼近4倍利率的“红线”。

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运营存在着非法集资的影子,一个只有几人或十几人的公司,平台上却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在流动,堪比一家小银行,而裹挟着投资者数百万元资金跑路的网贷公司老板大有人在,将这个需求巨大但监管缺位的畸形市场推向了风口浪尖。

2012年6月3日,“淘金贷”在仅上线一周后,就突然瘫痪,网站负责人卷走近百名投资者共计超过100万元的资金;12月17日,“安泰卓越”停止运转,投资者上百万元资金被套;12月21日,“优易网”无法正常交易,创始人及工作人员失去踪影,60余名投资者约2000余万资金无法追回。

跑路的惯用伎俩是,网贷平台卷走沉淀资金或者网贷平台伪装成借款人借钱之后卷款开溜,而投资者对高回报的追逐则让网贷诈骗变得有机可乘。

P2P网贷平台出现跑路和诈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P2P平台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调配权,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中间资金账户是一个缓冲地带,其开设主要是为了交易核实与过账,是P2P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眼下中间资金账户普遍游离于监管之外,资金的调配权仍然在P2P平台手里。如果对时间差和条款没有严格控制,携款潜逃、挪作他用等中间账户资金沉淀引起的道德风险是不可避免的。

这显示出中国式P2P“水土不服”,P2P网贷需要高度诚信的社会基础。在西方社会,公民如果一次失信,会记录在信用档案里,成为终身污点。而中国还未完全建立信用体系。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针对网贷平台这类机构的国家政策尚未明确,行业前景不确定性较大,创业者疑虑较多。 而看空者亦不乏其人。浦发银行一位高管称,网络借贷具有两大痼疾,借贷金额的不对称和风险的不对称,将抑制其做大规模。这种评论并不完全出于“醋意”。

要使网贷平台成熟和健康发展,更好地担当起桥梁的作用,必须依赖其透明性、自律性和担责性,“鞋带绑好了再跑”。

首先,要透明。进行透明化操作,P2P平台的发展是中国民间借贷阳光化平台的希望所在,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比如保护投资人和借款人的隐私),有关财务数据要公开,对核心数据尤其是流动性指标和坏账率指标应如实告知客户,不得搞欺骗性、引诱性宣传。

其次,要自律。为推动网贷行业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2012 年 12 月 20 日,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杨浦区人民政府指导下,你我贷、融道网、财金金融、畅贷网等十家网贷企业代表共同发起成立国内首家网络信贷服务企业联盟,为当前还未有明确监管机制的网贷行业吹来自律、诚信、共赢之风,引导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同时,要主动接受独立意见机构的协同管理。资金交易结算应通过第三方机构实现,不得使用网贷平台自身账户进行托管结算。要定期审计,尤其是对坏账率和流动性指标进行审计,还要定期审计公司法人的状况,检查债权债务关系,抽查留底文件特别是流转文件,核实相关数目、事项。

再次,要担责。承担风险责任,要建立风险隔离墙,千方百计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在借款人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还贷的情况下,网贷公司要垫付归还本金,不得以任何借口将拖欠贷款的风险推给投资者。

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金融行为,仅有行业自律是不够的,必须有严格的他律。P2P平台创新的前提是不触及红线,即不吸储、不放贷、不虚构交易,同业机构都应该去严格遵守这条底线。相关部门也应该研究讨论,确定P2P平台机构性质,确定监管主体、监管内容和监管形式。一是资金流动性监管,尤其是中间资金账户的监管。二是建立机构风险评级机制和控制措施,对P2P平台进行机构风险评级,对社会和投资者公布,风险警示;同时通过财税政策、资本金要求、风险警示窗口指导和投资者保护政策引导机构进行风险控制。三是建立行业准入门槛和淘汰制度,改变目前P2P网贷行业野蛮生长的状态。

而从国家政策来说,应尽快出台网贷行业规则,将网贷装在国家政策的笼子里,勿使其自由泛滥。曾在微软担任安全技术主管、拍拍贷网站现任CTO顾少丰说,“这一块的法律和法规,相对还是比较少,国家本身也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我们也希望得到更多的指导。”

—蔡恩泽

上一篇:与用户共生 下一篇:四招让工作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