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2 06:55:23

重庆市经济发展的自主创新实证研究

摘要:重庆支柱产业需要继续发展则需要实现自主创新。本文首先分析重庆自身的资源环境、工业条件是否能够满足自主创新的物质基础,其次分析重庆自主创新现状以及存在的缺陷,再通过缺陷提出自主创新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自主创新;经济发展;企业创新

一、重庆市经济发展自主创新的现状

重庆的工业历史悠久,主要是军工、国防、机械制造和技术材料制作,重庆的零部件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重庆的产业结构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产业发展中心开始向第二产业倾斜。重庆市工业当中的高技术产业占GDP的55.66%,其中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占地区GDP比例为0.3%。重庆科技经费总支出178965万元。[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占销售收入比例是2.51%,且部分都有了科技机构,达到了35.09%[2]。重庆市技术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机构共包含科技情报所15个。重庆市举办国内技术培训、技术推广、研讨、讲座等活动236次,且近300项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评估作价将近30亿元人民币[3]。

二、重庆市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域创新能力低下

重庆区域创新能力总体表现在区域创新环境排名上,在四个直辖市当中,无论是从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政府的科技投入,以及新产品销售率都排名最后。知识获取是创新的基础,但是重庆市知识获取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仅为45项[4]。

(二)科技投入水平低

在工业企业的R&D方面,2010年占重庆市GDP的1.27%。主要投入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一些大型企业和少数行业上,呈“孤岛现象”。在技术改造和引进方面,西南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技术实力弱,多为技术的跟随者而不是创造者。

三、重庆市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自主创新体系有待完善

重庆市民营企业总体情况是总量大、规模小,还呈地区特征性的分布集中在主城区和渝西地区。重庆民营企业外部环境具有如下缺点:融资渠道狭窄,信用担保体系没有形成;市场存在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和假冒伪劣产品生产行为。

(二)科技资源条块分割严重,区域自主创新平台建设仍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地区、产业和部门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通过各个资源的投入指标乘以科技资源投入对各个地区的影响程度再以加总算出综合指标;再利用其产出指标乘以影响程度再予以加总算出综合科技产出模型。两式相除即可得到投入产出效率。产出效率越大则资源配置效率越好。[5]重庆的资源配置全国排名第十位,资源配置效率落后。

上一篇:关于我国网络营销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 下一篇:谈企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