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研究

时间:2022-10-22 05:40:47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研究

摘 要:中职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管理工作要保证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全面发挥档案信息化人才作用。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全面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数据库

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涵盖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等重要资料的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几乎全是书面文件,容易损坏也容易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易检索、不容易丢失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辅助和细化档案管理。

中职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全面研究。

一、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因为一直以来中职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会因为缺乏信息化内容而突显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而且单一的存储模式也容易出现档案内容的损坏、丢失等问题,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要从这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所有的纸化档案进行重点筛选,完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对原有馆藏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其次,要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建设。在共享建设的过程中要按数据库用户数量、连接系统的数量等来确定优先顺序。在此基础上进行共享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通过数据库共享建设中职学校校内的各类档案之间可以共享,保证不同侧重点的档案管理内容能够实现共同管理,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工作;校外的相关信息能够共享则能够保证中职院校的档案内容与其他高等院校、相关用人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信息沟通,保证中职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学历进修、参加企业内部招聘的机会。

二、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

档案建设最为复杂的内容就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内容,诸如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学校的发展历程等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随时的档案更新。首先,要选择有效的数据化工具。这些更新软件要保证能够建立数据库更新平台,并在原有的数据库基础上开展、更新工作,保证满足中职学校的人事、教育教学等档案内容的随时更新,并保证对档案内容的管理更为标准化、可视化、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其次,在进行数字化工具更新的过程中要一方面保证自动化升级,当文件保存系统自动升级时,保存在系统内的档案将随系统的更新和迁移。另一方面则要保证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库的稳定性,使得原有的内容能够备份保留。另外,在进行更新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数字化档案资源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有效地应用身份认证、识别文件加密等设置能够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三、发挥档案信息化人才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管理人才的能动作用,因为任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的能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必须得到提升。首先,要加强技能培训。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操作技能:(1)把固化在纸质载体汇集成系统档案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输入计算机上网。(2)利用数字照相、扫描等技术将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3)直接在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规范的电子文件信息。(4)能够迅速掌握新型软件技术,保证能够随时进行数据库更新管理。除了基本操作技能之外,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还必须要有超强的档案管理素质。(1)较强的档案保密能力,能够随时保证档案信息不泄露,能够以基本的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自己,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的档案内容要有档案保密的技术应用能力。(2)有合理化应用档案信息的能力,能够着眼于信息档案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些能力,中职学校要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新任档案员工作的教师要进行岗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建设健全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裴宇奇.探讨职业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上一篇:中职数控测量学科项目化作业的设计与研究 下一篇:基于汽车装配与检测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