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时间:2022-10-22 05:27:57

浅谈如何做好电视民生新闻

(集贤电视台,集贤 155900)

[摘 要]电视民生新闻一度成为全国各地电视台最火的栏目,如何做好电视的民生新闻,民生新闻应该怎样创办自己的风格呢?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在报道中应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关键词]新闻媒体;民生新闻栏目;贴近性;人文关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内市场呈现多元化,市场竞争的发展引起新闻行业报道方式的变革。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日益成为新闻类主打栏目,它取材于市民生活,以其日常生活事件为报道题材,强调报道的平实性、贴近性。而这些民生类栏目的热线电话也受到百姓的喜爱。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个民,就是黎民百姓的意思。在《辞海》中对“民生”的解释为“百姓的生计”,这是一个带有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透露出一种大众情怀。民生新闻,是关注百姓生计、关怀百姓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讲,它属于社会新闻,在内容上主要是关注普通市民、百姓的生活状态和生存空间。是从百姓平常生活中发现、采集的新闻。主要是关注百姓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方式上采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新闻传播的快速性,加强新闻的互动性,拉近媒体与观众的距离。民生新闻就是“百姓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导向”。

二、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1.抓时效,镜头向下,关注民生。民生新闻主要关注市民身边事、烦心事、社会关注热点等,以平民的角度来关注和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生产、生计、生命,这类报道首先要强调抓住新闻的时效性,准确、快速地报道新闻事实,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调查跟踪等方法采、编、播。其实,提高时效性,最主要的是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有时利用直播车在现场直播,全面、直接报道新闻事件。

2.立足本土,表达市民的心声。民生新闻被市民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因此,新闻题材一定要从老百姓自己的生活中来,要关注老百姓的生存、生产等生存状况。民生新闻的栏目要立足于本地的风土人情、社会经济,充分了解当地百姓的需求发挥自己的地域优势,发挥地方电视台的地区传播优势,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办出自己的特色,记者、编辑们要立足于本乡本土,把握好当地的社会文化形态,并与节目的采编相结合,使节目风格吻合当地的百姓收视习惯和需要,形成亲切的地道的本土风格。

3.抓住热点,推出“独家”新闻。热点问题,就是百姓所关注的、百姓眼中的热点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把热点新闻报道做到“独家报道”,才能让观众喜欢看,愿意看,这家媒体的舆论引导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彰显。

4.注重舆论导向,关注“国计民生”。在日常采访工作中,民生新闻栏目对百姓反映的问题不能“来者不拒,一律照登”,而是强化舆论引导意识,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主观、片面,以偏概全,在涉及与政府部门有关的报道上,既要反映市民的呼声,维护他们的利益,又要支持政府有关部门工作,促进问题尽快解决,防止在百姓中造成与政府对立的情绪。

三、民生新闻如何办出自己的风格

1.栏目有思想,报道有视角。在纸媒体、流媒体的新闻大战中,一家媒体想独家占有信息资源是很困难的,也没有一家电视栏目敢说自己独享信息资源,在实际操作中,媒体可以没有独家报道,但在报道中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这里所说得思想包括有新闻角度、新闻视点、报道视角。总之,谁有了独特的视点、另辟蹊径的角度和创新的思维,谁就能在新闻竞争中站得住脚,吸引观众的关注,有更大的影响力。而从共有信息中找出独家视角,才写出有影响力的新闻,这才是一个优秀的记者的看家本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有独特见解的新闻呢?这就要求记者有全局意识,从社会关爱的角度,来观察和评判、理解现实生活中的新闻,做到帮忙不添乱,舆论监督恰到好处,既为党和政府分忧,又为百姓解困。在党政府与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在社会上引起共鸣,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

2.报道要深刻,避免同质化。在日常报道中,许多民生新闻栏目中,充斥着鸡毛蒜皮、鸡飞狗跳的“市井新闻”,这些新闻,仅仅是满足了部分观众的猎奇心理,但它却与“以民为本”的民生新闻的宗旨背道而驰。那么,民生新闻要播些什么呢?答案是民生,它不是一个人的生活,而是关系到市民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也就是说,把这五方面的问题和政策报道好了,让观众领略清楚了,也就是把大民生报道好了。当然,在报道大民生的同时,也可以从市民身边事的线索中,挖掘出值得社会关注、思考的点,以点带面,在社会上引起共鸣和呼声。

3.新闻要亲和,避免庸俗化。电视是党和政府联系市民的桥梁和纽带,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更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彰显电视民生新闻的亲和力,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因此,电视民生栏目要办出独特的风格,首先要在主题上有追求,形成自己的节目理念,还要在思想上下工夫。如记者在采访时,会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非常复杂,原因很多,可以说事千头万绪,这就需要记者采访要深入、扎实、理性,对整个新闻事件进行梳理、理性分析、多层次展现,最大限度的彰显新闻的价值,凸显人文关怀。总书记要求:新闻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民生新闻要做到“与生活同源、与百姓同心”,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编辑,就要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走进百姓生活中,倾听百姓的呼声,反映百姓的诉求,同时在报道中体现出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总之,民生新闻在电视新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子,民生新闻做好了,不仅可以提高收视率,还能赢得广告商的青睐, 取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上一篇: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能力分析 下一篇:浅议发射监控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