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跨专业教育

时间:2022-10-22 04:37:12

论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跨专业教育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内涵,并借鉴了国外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经验,探索了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跨专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高跨专业 艺术设计学科 高职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但与招生规模大幅增长形成对比的是,当前的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问题。专业设置过细,专业学习面过于狭窄,各专业较为封闭的教育手段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求。因此,探讨高职艺术设计学科的跨专业教育,对于该学科的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一、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必要性

艺术设计学科是典型的交叉学科,以产品设计、染织服装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为四大主导专业,这些专业之间都存在课程的交叉。高职艺术设计学科需要跨专业教育有外在和内在的两个原因,外在的原因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需要的是整体综合性的设计服务,而不是单一的设计服务。其以产品开发与产品设计为起点,到产品标志设计、产品品牌的系统设计及产品包装、产品的展示设计、产品的广告策划等一系列从实物到形象,从立体到平面,从媒体到网络等一系列全方位连贯的设计。内因是艺术设计学科本身是一个综合的、多学科及专业交叉的应用型学科。各个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奏、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有着共同的艺术表达语言,能不断相互借鉴和启发。例如意大利的“工作室65”设计师小组为古弗拉蒙公司设计的椅子,就借鉴了建筑设计中的爱奥立克柱式,而美国著名的工业设计师罗维曾是从事插图和橱窗陈列工作的。

二、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内涵

对于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不同于一般学科之间的跨专业教育,其要做到1+1>X的综合功能。各专业之间的相互交叉和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的综合运用能力。跨专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集成式教育方式,其方法在于将不同专业的研究对象看作是各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它着重考察重构后专业之间的关联性与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当代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同专业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对于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而言跨专业教育的目的是与相关专业的融合及交叉,打破艺术设计学科相关专业之间的界限,跨越不同知识研究领域,从而为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创造了新的可能。

三、国外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经验借鉴

当今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设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其设计院校的教育理念也是较为领先,如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学院的“无界化”理念,其打破了系与系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限,实现彼此协调融合,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无界化”的核心就是团队合作和资源共享,“无界化”合作理念加强了不同系及专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资源和人才的共享;推动团队精神的跨系级或专业项目的发展;强化了师生们的专业能力;提供更多综合技术创新与应用的机会。

同样在日本,教育机构在教育理念上也普遍强调对设计人才进行宽泛的专业交叉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开办于1966年的日本东京造型大学,其设计系下面有平面、工业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电影、动画、媒体设计、摄影、染织设计9个专业。教育方针是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高度的专业性的基础上,重视学习各领域的交叉联系,不被狭窄的专业框架所束缚,以宽泛的专业教育为特色。他们认为不应拘泥狭窄的专业名称,而应以宽广、综合的观念进行专业学习,使学生能够积累多元的设计体验,超越传统的框架,培养学生丰富的创造性和灵活的适应性。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他们有自己的特色,设置了“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两个课程群,其中 “专业课程”下的“专业共同课目”是面向设计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目,由各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扩展不同专业领域专业意识,跨专业交叉学习的机会。

四、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的探索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必须不断地探索高职艺术设计学科跨专业教育模式,专业交叉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现已有不少的学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将大学一年级设立成了一个公共教学平台,新生入校后的第一年不分专业,进行公共课程和专业基础通识课程的学习,并通过各种讲座帮助学生了解各个专业方向,树立专业志向,进入大二以后才进行分专业的学习。这种方法相对于大一开始就分专业教育的学习效果有所改善,但还需进一步的改善,我们要将公共教学平台继续向后延伸,将其延伸到大二及以上的专业课的学习中,打破专业的局限,为学生提供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由选课研习的机会。

其次是引入企业的项目进行实战,这将有利于学生跳出学校单一专业学习所产生的框框,综合性地运用项目所涉及的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创造性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向交叉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塑造自己。

总之,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不能囿于专业框架,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高职艺术设计要突出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就必须在专业交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运用专业交叉与融合来构建艺术类学科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 设计之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王受之.扫描与透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金银.交叉学科的设计艺术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06).

[4]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设计科..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方法 下一篇:英语研究性教学的实施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