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时间:2022-10-22 04:13:03

浅谈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与执行

摘要:生产计划是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之前制定用于规范和指导实际生产进度,有的是在上一年底编制,有的是在新一年的年初。毋容置疑的是生产计划编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全年的生产情况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并能提高企业的采购、物流和生产效率。本文主要对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执行和控制进行简单介绍。

关键词:企业;生产计划;编制;执行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1

大多数企业都会提前编制短期的生产计划,但是根据企业规模、性质、管理方式和重视度的不同,生产的计划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有效且合理的生产计划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由此可知,企业生产计划并不是轻易完成的。编制企业生产计划需要基于企业发展情况的基础,考虑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并使用专业的方法和详细的研究来形成。并且在制定生产计划时,需要考虑与企业的硬件设施、软件设施和企业文化是否适合。并不是单独作出一份完美的计划表,而是作出一份最适合的计划表来激发企业的发展潜力,适用范围包括整个公司,在生产计划的指导下各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实现目标。而如果企业处于混乱状态和亏损状态,一套高质量合适的生产计划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亏损、稳定生产,并在持续和有效的调整中转危为安,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企业生产计划编制具体内容

企业生产计划从定义上来看,是指企业生产运作系统的总体计划,包括计划期内的生产任务如产出产品数量、品种、质量等和任务生产进度的总体安排。因此,企业生产计划在编制时要考虑企业往年的产值和产量,考虑经济大环境的发展和销售情况,考虑市场需求情况来变更和调整生产任务目标。根据不同的需求,生产计划又分为长期(不超过3年)、中期和短期三种,而根据作用层级又分为主生产计划、次生产计划,其中次生产计划主要是对具体的某个工序或者某个项目进行规划,如制造型企业的某一部件安装程序。但一般来说,企业生产计划都是以主生产计划为重点的。

另外,制定各种生产计划指标是计划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是各种生产任务具体指标:产品品种指标有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等;质量指标既包括企业内部的质量指标和国家设定的质量标准,如果是出口产品还需满足国际指标或者出口国指标;产量指标主要是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数量;产值指标是所有产品的市场价值,宏观层面上有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等。

二、企业生产计划编制步骤

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主要是主生产计划的编制需遵守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计算需求量和产品发展情况。企业生产计划编制需要的前期资料较多,包括上一年的企业生产任务和完成情况、行业内其他企业的产品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预测、消费者需求调查或者是客户的订单情况等外部影响因素和企业的生产能力、企业战略发展计划、生产成本和产品销售情况预测等企业内部影响因素。将所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或者使用专门的处理软件来处理数据,确定稍高于一般生产力的总体目标。

二是制定生产计划。制定生产计划时是将之前经过处理的数据和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得出具体生产任务目标,初步确定各种生产计划指标的数值、质量指标的更新和选择及产品生产进度的合理安排。有条件和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将生产计划细分为每月、每周或者每日需要完成的任务目标。针对企业不同部门制定相应的生产指标,如财务部门的出错率、质检部门的抽样比例和检查完成数量、销售部门的基础任务量等。整个计划从概况到具体需要面面俱到。

三是协调和统筹安排。这一步骤是必要的,针对最初制定的生产计划在试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验证和适当调整。如消费者对质量要求的提高促使产品质量检测标准的提高、生产能力的制约使得在试行之后稍稍降低生产强度。

四是经过平衡后修正和确定各项生产指标。生产计划的制定是从全局考虑,然后细化到各个环节中的,因此,在协调和统筹安排之后,需要对所有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平衡修正,使各阶段、各环节、各部门协调发展和联系紧密。在一般企业中因影响生产的因素较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平衡,从而达到产品目标质量与设备生产能力一致、生产任务与人员生产能力一致、生产和供应及销售之间相对平衡、企业的资金流动稳定平衡等要求,重要的是企业各方面协调和科学地发展,而不是单一追求产量或者数量。经过平衡之后,才能最终确定各项生产指标,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才是真正完成。

三、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

在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后,如果不能达到和完成经科学计算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那么作出的企业生产计划就只是一叠废纸,没有任何效果。规模较大、资金力量雄厚的企业使用各种高科技设备来对生产进行控制,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生产计划执行监督和管理的效率。执行企业生产计划的是各个部门的基层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生产规范,并尽可能地完成生产指标,而基层管理人员也要充分发挥监督、激励、管理和协调的作用,促进生产目标的完成。

在生产计划的可行性强的前提下,将各项计划指标细化分类,分割成短期目标。改善工艺流程和生产现场来提高生产效率,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方法紧跟企业发展步伐,还可以引进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方法,改善绩效核算和激励机制来保持员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健.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有效执行[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

[2]董鹏,常荣.企业主生产计划编制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上一篇:国际石油项目管理中的成本优化问题探讨 下一篇:医院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