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贫困县城镇化调查:农民进城 饭碗咋捧

时间:2022-10-22 03:41:33

河南贫困县城镇化调查:农民进城 饭碗咋捧

记者到豫东调研,有位大嫂说话风风火火:“叫俺进城也好,叫俺上楼也好,解决不了饭碗,解决不了生活,怕是不中!在家种地,到城里吃,咋吃得起嘛!”一语道出了城镇化的大问题。

进城容易就业难。尤其在县域城镇,能否从农业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步。

河南省民权县立足自身资源、孵化特色产业,进行了积极探索。

农民愿望——

能否“不出县,就挣钱”

2013年2月6日,25岁的民权县王桥镇农民王兵放弃相亲,跟140多名乡亲到县城开发区去“相工厂”。

一年工夫,家门口多了几十家企业,都等着招人呢。

“王桥镇人口有五六万,外出打工的人数得有两万多。”镇长锦传彬—边招呼乡亲们参观,一边跟记者聊着。“农民为啥要打工?因为打工挣钱啊。家里的地,人均并不多,用不了那么些人种。出去挣钱,才能发家呀。”

锦传彬的话,记者在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得到印证。

村民王培云、韩秋阁夫妇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两口人的耕地,合二亩多一点,一亩地一年收千斤小麦、千斤玉米,顶天了。能卖几个钱?化肥、农药、种子、人工等成本都不算,不吃不喝,一年收入也就两千元钱!就算有新农合了,“孬好得个病,还不够吃药钱!”

开发区里,人头攒动。万宝公司人事部的王雯洁手拿小喇叭,向乡亲们解释:别担心干不下来!以出力为主的普通工人就不说了,需要技术的岗位也不要紧,企业这边有培训,开发区也有专门的培训基地,没问题!

王桥镇的老乡们占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2月5、6、7日,连续三天,民权县18个乡镇近2000名返乡农民工一拨又—拨,都来参观、咨询。

锦传彬觉得这是件大好事:“家门口就能就业,可以照顾老人小孩,留守儿童问题也不存在了,对老百姓当然好了!县城产业起来了,农民收入倍增就更有把握了!”

53岁的刘安治也随车过来了。

“咋样,相中没有?”记者问。

“唉,人家说年龄超了。”老刘叹了口气,“要年轻个十来岁,过了年,就不用去新疆种哈密瓜、摘棉花了!”

政府探索——

避免“在家种地,进城吃饭”

似乎一夜之间长出来的工厂,莫说农民工心里惊讶,连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李树寅都觉得有点像做梦似的。“去年一年,开发区就引进了30多家企业,早一年你来看,这些红红火火的工厂还都是刚施工的大坑呢。”

这些企业,干嘛扎堆到—个内陆小县城安营扎寨呢?

香雪海科技有限公司来自浙江慈溪,2011年到民权,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制冷企业。记者把问题抛给了总经理赵鹏。赵鹏道出原委:“在慈溪,我们面临三大瓶颈:一是土地资源紧张。要扩建厂房,地价比在民权要高几十倍。二是用电紧张。三是劳动力紧张。”

“光说劳动力,2010年底,我们在慈溪,大年初三就开始招工了,否则你招不上来!这两年到了民权,春节休息10天,没事!”

农民的挣钱愿望和商家的用工诉求达成了一致。这正是东部沿海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除了用地、用电、用工方面的共性优势,李树寅认为,民权县找到了制冷这个主导产业,才是牵住了牛鼻子。

“产业转移,人家可以来民权,也可以去邻县,邻县也有优惠政策和劳动力资源。为啥非到咱这里?”

他介绍,民权县过去有发展制冷业的基础。当年的“冰熊冷柜”是轻工业战线的—面旗帜,培养了大量的熟练工人。浙江慈溪、广东中山,这些制冷聚集地都有民权人的身影。“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重点扶植制冷产业,这比眉毛胡子一把抓,更能跳出同质化竞争,迅速形成特色。市场经济,特色就是优势啊!”

截至目前,已经有56家制冷企业聚集在民权县,22家整机装配企业、34家制冷配件企业,内部产业链已经形成,具备年产冰箱冰柜1200万台、冷藏车1.5万辆的能力。民权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得到省里批准。

“到民权后,我们的销售收入翻了一番。”赵鹏说,“2011年我们销售收入是4.5亿元,2012年是9亿元!”

别小瞧这几十家工厂,它们是撬动民权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柱。

“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城镇化是发展的巨大引擎,这可以说是上上下下的共识。”民权县委书记王仲田说,“问题在于怎样实现城镇化。下面的经验是,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搞不成,也搞不久。”

“我们发展城镇化没有什么绝招,这些年来,就是按照省里提出的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理念,集中力量做好招商引资、产业集聚区和项目建设三项重点工作,找出本地优势,搭建发展平台,培育特色产业,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造条件,为城镇化建设提业支撑。”王仲田说。

各方疑虑——

产业“摇钱树”会不会枯萎

2013年正月初六,70余家企业面向18个乡镇的农民,一场大规模的招聘会拉开序幕。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参与人数达4000多人,签订用工协议1400多份。

赵鹏告诉记者,公司的用工缺口较少,计划招收二三百人。“初六我们在招聘会上搞了个展台,初八一上班,你瞧,一个上午已经来了100多人!”

然而,情况并非一派乐观。

年前参观工厂的时候,来自王桥镇黄辛庄的焊工李鲲鸭跟记者说出了担忧。

“说实话,我有顾虑。一是他们工资开得不比苏州那边高,二是到底能稳定不?这些企业会不会再走?即便不走,会开足马力生产吗?要是干着干着放假了,钱可落不到手里了!”

李鲲鹏说,要再看看。“这不刚起步嘛,发展稳定了我再来。”

记者随机走访了一些乡镇的外出打工人员。怕不稳定是他们的共同顾虑。

记者把这个问题也抛给企业。赵鹏听完,哈哈一乐:农民有担忧,这很正常。市场经济嘛,没有稳赚不赔的事。“但是,我对发展有信心。就以河南为例,老百姓家庭使用率还低得很呢!今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还会有三成增长!”

“将来是树多成林的问题,不是枯萎的问题。”他说。

不光农民工有顾虑,开发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也有公司考察之后不来的。民权县是制冷基地不假,可国内集中搞制冷的还很多,广东中山的南头镇、安徽滁州,都可以去。投资的软硬件、大环境,人家还要再看看。

“我们还刚刚起步,不能奢求一步登天。”王仲田表示,“按省里的要求,‘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我们基层党委、政府的职责就是在优化投资环境、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劳动力素质技能、职工生活保障等方面下工夫,为企业营造低成本、高效率、无干扰的发展环境。其余就交给市场吧。”

“不管是县域产业聚集发展,还是城镇化,都好比一棵庄稼苗。”他说,“党委和政府该干的就是培好土、浇好水、施好肥,让它长去吧!”

上一篇:320多座祖坟是这样迁走的 下一篇:女厅官回村任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