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消防的新型措施

时间:2022-10-22 03:06:04

古城消防的新型措施

【摘要】古建筑是历史消亡的见证者,是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所有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产物,它具有非常高的研究和鉴赏的价值,但上目前我们国内有很多的古建筑群消防安全的现状令人十分的担忧,本文就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古城;消防;新型

中图分类号:TU997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古城消防体系发展工作,为古城消防体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古城消防体系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古建筑防火的意义

古建筑一般是指古人遗留下来的具有较长历史年代的寺、庙、殿、楼、塔等建筑,它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研究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的历史资料,是国家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研究我国历史,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和发展旅游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城古建筑多为三、四级建筑结构,耐火等级低下,火灾荷载较大,如 果发生火灾,火势较难控制,极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针对古建筑火灾危险性,切实落实防范措施,确保古城的消防安全,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三、古建筑群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消防规划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讯、消防装备等内容。通过对平遥古城消防建设整体规划、应县木塔修缮保护工程中消防站及配套给水建设工程、浑源悬空寺消防改造工程等项目的审核,认为古建筑群的消防规划,不应套用一般消防规划中的常规做法,而应根据古建筑群特有的消防安全现状,把握好其消防规划的特殊性:

1、建设小型适用型消防站

(一)消防站建设的迫切性

《消防法》规定:“距离当地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承担本单位的火灾扑救工作。”在山西,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在内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均未建立专职消防队。一旦发生火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扑救。

(二)消防站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多种形式、小型适用 古建筑群大多为毗连建造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三、四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耐火性能极差,火灾荷载大,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扩大。

2、消防器材装备要立足古建筑火灾扑救的实际

(一)消防车辆配应与消防通道相适应

古建筑群普遍存在消防通道不畅的问题,例如平遥古城最窄的通道还不足1米,在消防车辆的配上,除配普通的消防车外,还要配适合其街道通行的小型消防车。做规划时不能按照常规的思维,一定要让消防通道来满足消防车的通行要求,反而应是消防车辆要尽量适应古建筑群消防通道的需要,如平遥古城和五台山风景区都购了1辆小型水罐消防车,以适应当地实际。

(二)消防器材的配,必须减少火灾扑救时的水渍损失 ,同时多使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可以减少对文物的腐蚀,有利于文物的保护。

古建筑群的消防水源严重缺乏,又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泥塑、文字资料等特别贵重的历史珍品,对这类型的古建筑,火灾扑救时必须减少水渍损失,要研发和配适合扑救古建筑火灾所需的水渍损失小、节水型的灭火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如高压脉冲水枪等,达到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损失的目的。

四、古城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耐火等级低

古城内的建筑物多数为砖木结构,室内采用木质材料搭建木阁楼及上下楼梯,经多年风吹雨淋,木质材料陈旧风干,有些腐蚀、腐烂。据科学计算,现代建筑的火灾荷载20kg/m2,而木结构火灾荷载500kg/m2以上。由于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重,所以火灾风险极高,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2、电源线路乱拉乱接

由于生产、生活、经营用户的大量增加,又没有统一进行电源供电系统,造成城内各住户、各用户私自乱接乱拉临时电源线路;还有些电器线路敷设不标准,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有的将日光灯、电源插座安装在纸皮、木板上面或离可燃物非常近的地方。

3、消防水源不足,设施不全,基础薄弱

古城内原有用水取自地下井水,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采用市政自来水;原古城内没有安装市政室外消防栓,现经过局部改造安装了6个室外消防栓,但消防栓数量、水流量、水压严重不足,远远满足不了古城内灭火需要。

4、消防车通道不畅通

古城内现有街道最宽处2.3m,最窄处1.5m左右;大、中型消防车无法通行,只能通过两轮或三、四轮消防摩托车。

5、灭火器材配备不足

古城内居住人员2000人左右,出租房屋近700间,现配备灭火器材只有500个,且多数已过期失效。按要求应配备2000只以上各类型的灭火器材才符合要求。

6、防火组织、专兼职消防队不健全

古城内至今没有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制定消防管理制度,落实消防管理职责,组建专兼职消防队。

五、消防安全对策

1、设置保护设施

对于古城的消防安全保护,在考虑建筑本身的消防安全外,还应该考虑到古城的原貌,采取与古城这一文化遗产相适应的防火安全措施。在建筑物相对面的门、窗、墙面上做防火处理加水幕保护;在房屋内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喷淋或者简易喷淋等措施都能够将燃烧或爆炸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阻止火灾蔓延。安装自动报警系统、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系统等补救措施可以提醒人们及早发现火灾和安全疏散,通过采取有效的手段,在火灾蔓延扩大之前就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可以有效地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对可燃的建筑材料进行阻燃处理

木材的阻燃处理方法多种多样,浸渍法,喷涂法等,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外包保护层和敷涂防火涂料技术手段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从而达到提高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目的,然后依据规范降低对防火间距的要求,就可以大大减少防火间距的要求用地。

3、提高古城内人员的防火意识

古城外来人口较多,流动性强,居民、经营业主、学校教师生、游客中的一些人防火安全意识淡薄。针对不同的人群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对其进行防火安全知识教育。对于居民和经营业主在日常的消防宣传之余,应该挨家挨户辅导学习使用灭火器,将火灭消灭在萌芽时期;对于学校教师生,可以深入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并进行消防演练,更加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在发生火灾时,教师对学生日常消防知识的灌输和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在游客投宿的客栈内,张贴防火宣传的年历,宣传画等。增添导游的培训,导游在介绍景点的同时应该向游客灌输消防安全常识,通过这些常见的而非强制性的教育,可以提醒游客,增加他们在古城内的消防安全意识。

4、加强火源管理。禁止在古城区内利用古建筑开设娱乐和餐饮场所,古建筑内不宜作为游客食宿点,对游客的用电用火应实行严格控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互相监督执行;香烛火源应划定活动区域,且必须做到专人管理,检查清理以及采用防火措施加以控制;古建筑内必须设置“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凡与古建筑毗连的其它房屋,应有防火分隔或开辟消防通道;古建筑需修缮时,应由管理和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共同制订消防安全措施,报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才能开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古城消防体系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古城消防体系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古城消防体系的不断开展, 对古城消防体系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古城消防措施的重要工作。

因此,笔者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的古城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消防机构和从事消防工作的人员提供更有力的法律法规做依据,为保护先祖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提供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潘懋飞 吴晓光 韩瑞 余昌龙 温宗维. 古城防火之殇[N]. 人民公安报・消防周刊.2014(02)10004.

[2] 费英哲. 我国古城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研究及立法建议[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08):126-127.

[3] 贾国峰. 浅谈平遥古城消防安全与火灾防控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157-159.

上一篇:大型房地产项目成本控制研究 下一篇:浅析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