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培养

时间:2022-10-22 01:32:34

浅析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其培养

摘要: 当今的时代是经济与科技飞速前进的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合作意识在各个领域中呈现出来的作用,合作意识也成为新时期人才需要拥有的重要素质之一。当代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出对于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人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以及针对教育选择的方向,来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进行阐述,同时也阐述了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渗入合作意识培养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了一些在体育教学中适用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希望可以给同行业从业者一些借鉴。

Abstract: In today's era of rapi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re and more people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sense of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so the sense of cooperation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qualities in new era.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for promoting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students and elaborates training of students' sense of cooperation for the choices of educational direction, also elaborates feasibility of introduction of training of sense of cooperation in sports teaching and proposes some training methods, in hope of giving some reference to the practitioners.

关键词: 体育教学;合作意识;培养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sense of cooperation;cultivate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12-02

0 引言

关于培养合作意识,教育界还没有开展过有效的研究,尚未形成方向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所以一直以来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我国现在正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合作意识就是开展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1 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会对学生的合作意识产生重大影响

现阶段中,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学生所处的成长环境,普遍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养成。

首先,家庭环境不利于学生萌芽最初的合作意识。家庭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是最主要的一个环境,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育带来重要的影响。我国奉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独生子女家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每家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不利于孩子合作意识的培养,表现如下:①大部分独生子女对于外界事物缺乏基本的关注,通常对正常的人际交往表现出来一定的反感,更谈不上通过与人合作来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②许多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往往过多地教育子女要做好自我保护的工作,这样就使得孩子的防御本能不断增长,时间一长形成了自我封闭的性格。

其次,许多学生面对自己每天面临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没有感受到合作意识的重要性,这样就丧失了培养合作意识的主动性。学生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身体上,接触社会活动的机会都要比成人少得多,对于社会生活,学生的认识都是来源于家长的言传身授,这些经验往往又是零星而肤浅的,不具有系统性,不仅不利于合作意识的培养,有的时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再次,当前社会文化环境同样充斥着诸多不利于合作意识形成的要素。学生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常常会受到文化现象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变革,价值呈现出多元的取向,如果这个时候媒体们针对所谓的“明星”和“成功人士”大肆进行宣传的话,可能就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年轻人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张扬,同时也会导致在某些价值观念上发生一定的偏差,这样都会给学生合作意识的形成带来不良的影响。

2 教育的方向是对学生进行弱化还是强化

虽然合作意识会受到学生成长环境的影响,但是学校进行的教育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现状。这里需要斟酌思考的就是教育的方向是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还是弱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这是因为合作意识和自我意识在哲学的范畴之内,是既相互矛盾同时又相互统一的。

之所以说是矛盾,是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展开交流,继而进行合作,就势必要有人牺牲一定的自我利益作为代价;人与人在个性方面同样存在着差异,想要更好地合作就需要对自我的某些个性进行约束,所以,合作意识和自我意识二者之间就产生了互相矛盾的关系。

之所以说是统一,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展开的合作一定不能脱离“人”这一主体;合作行为往往是复杂多样的,那么也就要求主体具有丰富并且完善的自我意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教育最终的取向就是要在学生自我意识的弱化还是强化的问题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尽量让上述两者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这样才会给合作意识的形成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以往学校惯用的教育模式,在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方向上很为极端,所以不利于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传统教育观念中,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是极其单一的,那就是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所以许多学生一味追求高等的成绩,没有做到注重培养自身的素质;这样的学生在对周围生活中的人与物进行评价的时候,永远是带有狭隘的眼光,无论是观念上亦或是行为上都存在着偏激的现象;这样一来,学生们得以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是单一的,往往只能通过学习成绩这一个平台展示出来,这样就无形中更加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就间接给合作意识的培养带来更大的阻碍。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通常选用的方法

理性的方法主要是借助课堂教学进行开始,大体的过程是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最终再逐渐转变为成熟的心理意识。这种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成分,但是具体分析开来的话,其中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对于这样的内容,学生们通常在心里都抱着一种抵制的态度,并不容易让学生接受;再者,说教成分过多学生一定会觉得单调乏味,这样就不容易和老师产生共鸣,就不容易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强而有力的刺激。

感性的方法则是通过趣味多变的活动进行开展,通过不同活动的组织,使得学生通过实践理解合作意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必要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因为活动的内容可以市场进行更换,所以对学生来说永远都是新鲜的,永远都是充满趣味性的,这样就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热情和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投身到活动当中。

4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方法

4.1 教师转变观念,更加灵活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编排 以往的体育教学,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的精神上,主要是锻炼学生的体能和技术要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个体进行培养,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身体素质,所以在一定层面上,这一点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是相悖的。想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就要尽可能改变原来体育课的考核要求,不再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竞技目标,而是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内容,具有针对性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2 制定出具有长期性的合理计划 因为合作意识属于潜意识的范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培养而成,教师就要下定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将具体的计划投入到学期的计划当中,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合作意识培养的经常性和连续性得到更好的体现;在进行培养的过程当中,以上的环节应该是反复进行的(这里要注意,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涉及到的方法要时常变动)。

4.3 课堂中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想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合作意识的培养,教学内容和方法一定不能过于单一,这样学生才能有热情,积极投身到活动当中。教师只要经过精心的思考和设计,许多活动都可以满足要求。例如,篮球的教学,就可以把几个学生分为一个小组,练习运动状态的传球,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

5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的基础是学生自身的感性认识,这样认识缺乏理性的力量支持,通常也不会具有持久性。想要让合作意识真正成为学生拥有的优秀品质,就还要研究借助其他方法,引导学生和他人合作,和集体合作,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时代新人,适应新时代的需要,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王晓枫.浅谈体育教学中合作意识的培养[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1).

[2]张亚平,王麒麟,程晖,刘大军.刍议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

[3]王焕波.试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构建[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2).

[4]黄晓冬.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5).

[5]张雪东.试谈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4).

上一篇:以精确坐标引领“海潮效应” 下一篇:辐射环境监测中地表水的采样与预处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