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22 01:05:50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

[摘要]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作为一种传统化探方法,通过采取地表淀积层样品,分析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圈定次生晕异常,达到矿产勘查目的,在地质找矿中应用更加普遍。本文在充分收集、吸收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本区成矿地质背景、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开展土壤化探测量工作,圈定综合异常,通过异常查证,证实了土壤化探异常是矿区最直观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南京垌矿区 土壤化探 综合异常 找矿标志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7-52-2

0前言

粤西成矿带位于广东西部,北界处怀集一线,东界处四会―阳春一线,南界处遂溪―吴川一线,西界则以广西岑溪―博白为边界,成矿带呈北东展布,其中涵盖了广宁―罗定成矿带[1]。广宁―罗定断裂带的主体是一条大型韧性剪切变质变形带[2],而罗定盆地金成矿主要受韧性剪切带控制,因而罗定盆地也成为粤西地区重要的金矿产地[3]。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土壤化探测量,从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化探异常特征入手,总结成矿规律,分析找矿前景。

1区域成矿背景

罗定盆地处于四会―吴川断裂带、罗定―广宁断裂带、贵子―罗镜弧形构造带三者围限的构造强应变三角区内,是地质构造活动十分强烈的地区之一[4] (图1)。盆地周边各级断裂发育,岩浆活动强烈,金矿床(点)众多,是断裂活动、岩浆活动及热液活动的重要场所。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区内主要出露云开群地层,由于受区域变质及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以云母石英片岩、片麻岩、云母石英岩、石英岩为主,夹混合片麻岩、混合岩等一套中-深变质岩系,该层位是南京垌矿区主要含金层位。

2.2构造

区内构造总体呈北东向展布,北北东向、北西向、北东东向次级构造均十分发育。北部出露的F1断裂,倾向北西,局部南东,倾角在50°~80°之间,走向在45°~70°之间变化,区内沿走向延伸约7km,贯穿整个矿区,为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其旁侧成组侧列产出的北北东向次级构造,可见构造破碎带,主要由断层角砾岩、硅化碎裂岩、硅化石英岩、糜棱岩等组成,该断裂具分支复合、膨大缩小的特点,为矿区主要赋矿构造。

2.3变质作用

区内主要变质作用为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形成以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片麻岩、云母石英岩、石英岩、变粒岩为主,夹混合片麻岩、混合岩等一套中-深变质岩系。变质作用对金的活化、迁移富集成矿起重要作用。

2.4围岩蚀变

硅化、黄铁矿化较强,与金矿脉相伴,此外还有糜棱岩化、绿泥石化、毒砂化等蚀变。

3化探异常特征

3.1数据特征

经统计,金异常大于3.7ppb(外带)的样品有143个,占总数的4.50%;大于7.4ppb(中带)的样品有42个,占总数的1.32%;大于14.8ppb(内带)的样品有20个,占总数的0.63%,占异常值总数的9.76%,最高值达1622.99ppb。

3.2相关元素共生特征

按各元素相关系数分析,区内元素异常分带明显,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As、Sb、Hg等元素异常带基本吻合,但只有As出现明显的异常浓集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金的中低异常值(小于14.8ppb)内,金元素与砷元素呈正相关;但金含量大于14.8 ppb时,砷元素大都低于异常下限。这说明,在成矿作用早期或金的预富集阶段,砷和金一起进入成矿热液中,形成金砷矿化或含砷的低品位金矿体;在成矿作用的中晚期,二者分离,金元素进一步富集形成独立的金矿体。因此,异常查证时,尤其要注意金异常带内含量大于14.8ppb且砷含量小于30ppm的浓集中心或孤高点。

3.3异常特征

Au异常主要分布于勘查区的中东部、中部、南部地区,Au元素异常浓集中心和峰值较明显,最高值1622.94×10-9,主要分布于F1构造的南部以及韧性剪切带的旁侧,其形态与北北东向构造十分吻合,表明金异常严格受该构造控制。

根据各元素的异常规模、空间展布特点以及与Au元素关系密切程度,区内构成5个主要组合异常。其中Au异常浓集中心较好的组合异常为AP3,具体特征见图2。

AP3组合异常区:位于矿区北东部,呈北东向片状分布,面积约2.12km2,由Au、As、Sb、Hg、Ag、W、Pb组成,Au异常规模最大,且具多个浓集中心,其次为As、Sb异常,呈片状分布,Au、As异常套和较好,而Ag、Hg、W、Pb异常多呈零星点状分布。

AP3组合异常区异常主要分布在F1与F2之间的北北东向次级构造带旁侧,经槽探工程验证(刻槽样分析,最高值达10.06g/t,基本与异常浓集中心吻合),说明该异常是由北北东向次级含矿构造带引起的。

4矿化特征

从本区民采点及探槽工程来看,迄今为止所发现的金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云开群区域变质岩系中的北北东向次级构造破碎带中,其中硅化云母石英片岩、硅化片麻岩、硅化碎裂岩、构造角砾岩以及石英脉是重要的含矿岩石,矿化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糜棱岩化、绿泥石化、毒砂化,黄铁矿及毒砂多呈微细粒浸染状及细脉状分布,对比分析认为,只有当几种矿化蚀变同时存在,尤其是绿泥石化、毒砂化相伴存在时,才能形成高品位的金矿体。

值得重点研究的是,与区域性大断裂斜交的相对发育的北北东向次级构造,具有产状变化大,断层具分支、复合、膨大、缩小、尖灭、再现等特点,加上较强的硅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为矿区内金矿的运移再富集提供良好的动力条件和充足的聚集空间。

5找矿潜力分析

5.1地层

粤西地区云开群地层是广东省最重要的含金层位,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这两者通过变质作用而成为该区的金矿源层。矿区发育大面积震旦系云开群地层,且变质作用较强,表明矿区具备较好的金矿源层。

5.2构造

矿区构造十分发育,以北东向、北北东为主,北东向构造为区域性罗定-广宁断裂带的组成部分,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北北东向构造为区内主要赋矿构造。

5.3变质作用

区内变质作用经历了区域变质和混合岩化-混合花岗岩化作用,两者在震旦系地层叠加,为金的富集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4化探异常

区内Au、As、Sb、Hg异常面积大,尤其是Au、As元素,异常面积大,极值高,浓集中心明显,且两者套和较好,异常形态呈片状北东向展布,说明与北北东向次级构造关系密切。已发现的矿体均位于Au、As异常带内,表明化探异常是寻找金矿的直观标志。

5.5已知矿点

区内已发现3处矿体,分别分布在AP3中南部、AP2东南部和AP4中部,均由北北东向次级构造破碎带所致,伴有强烈的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糜棱岩化,局部有毒砂化。

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南京垌矿区成矿条件、赋矿条件均较好,极有可能存在上规模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还可能存在石英脉型金矿,找矿前景很好。

6结论

本次勘查工作,运用土壤化探测量,取得较好的成果,经槽探等工程查证,证实了异常展布与赋矿构造走向基本一致,为矿致异常,说明土壤化探测量在南京垌矿区寻找金矿中有效可行。综合分析,本文得到如下结论:(1)1∶1万土壤化探测量圈定的八处综合异常,有三处经工程查证为矿致异常;(2)金异常面积大、极值高、浓集中心明显,与金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As、Sb、Hg等元素只有As异常套和好,化探异常为直接找矿标志;(3)NNE向构造为矿液富集成矿的主要通道和赋矿空间。

参考文献

[1]高亦文.浅析粤西地区金矿矿源层[J].矿业工程,2013,11(04):3~5.

[2]鲍庆忠.广宁-罗定金矿带金矿成矿条件及预测[J].地质与资源,2002,11(2):88~95.

上一篇:广东凡口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下一篇:青海省茫崖行委野马滩地区金多金属矿区域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