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高速公路迫切需要优化融资结构

时间:2022-10-22 01:02:16

浅谈中国高速公路迫切需要优化融资结构

【摘要】文章肯定了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对我国高速公路发展“困局”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高速公路融资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优化

一、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通过对全国30省/市人均GDP与高速路网密度、每公里高速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见表1),这表明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即是说,高速路网越完善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过来又会提升高速公路收入,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表1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相关性分析

注:数据来源各省/市公布的收费公路信息表(2010)、统计年鉴(2010);** 显著水平为0.01。

二、高速公路发展“困局”

我国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对缓解交通运输瓶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截止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负债1.91万亿元,是2010年高速公路总收入2434亿元的7.8倍,约为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44.9%。债务问题已然成为制约高速公路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速公路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资、信贷资金、市场融资等(见图1)。在现有多种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最大,截止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累计建设资金有2/3是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高速公路行业风险集中,融资成本居高。随着“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贷款陆续进入还贷期,高速公路行业将面临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在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的一枝独秀,直接反映出政府投资的欠缺。一般而言,当政府全额投资高速公路,并将其作为交通公共产品供社会使用时,高速公路100%表现为公共性和公益性;当政府财力不足,通过引入市场资金来发展高速公路时,高速公路便会衍生出市场属性(商品性和垄断性)。当前我国政府投资的欠缺,使得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被淡化,市场属性突出,导致了社会和公众对高速公路本质属性的质疑与不满。市场融资方面,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BOT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融资机制,但因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外加高速公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依赖性大,在建设与管理方面缺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高速公路市场融资受到了较大制约,这反过来又助推融资成本的提高,加重了高速公路企业的负担。

三、破解“困局”──优化融资结构

首先,政府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健全高速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可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系统专用基金,使得高速公路建设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完善资本市场高速公路融资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如加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二级市场培育,扩大公路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允许除中央债券之外的企业债券上市交易,使公路债券真正走向市场,降低高速公路企业融资成本。再次,规范经营权市场管理。坚持收费公路政策,推广BOT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同时通过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规范高速公路收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最后,借贷外资投资高速公路。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具有融资量大,使用期限长,资金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速公路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促进高速公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坚,王金余,张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应当及时转变[J].综合运输.2011(12):10~13

[2]胡海燕.关于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的探讨[J].交通世界.2011(24):144~145

[3]高速公路难以承载之重――浙江省高速公路发展与投融资体制的思考[J].交通财会.2011(9):11~15

[4]王春雷.高速公路并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导报.2009(7):168

上一篇:城乡一体化下的区域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下一篇:探讨双汇食品安全问题背后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