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时间:2022-10-22 11:41:19

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

摘要 本文提出采取“全程全网”的“创新理念、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协同发展的系统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重点阐述了突破资源限制,形成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协同培养、国际协同培养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研究生 专业学位 培养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面对网络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迫切需要高等院校转变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符合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协同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加快创新人才的成长,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紧迫需求。按照国家的战略需求,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正在进行结构化调整,在稳步发展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适应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适应新科技革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文从笔者所在的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的院校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出发,以电子信息学科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探析了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构建。

1 适应新形势发展和要求,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理念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专业学位类别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认识不断深入、培养单位不断增多、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①尤其是2009年开始,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应对这种变化,各高等院校需要采取系统分析方法,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培养体系和支撑体系协同创新系统。这种协同创新体系,是围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健康快速成长成才这一创新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共同协作、相互补充、配合协作的体系架构。通过倡导“协同创新,文化先行”的思想理念,搭建科学精神与学术道德的宣讲平台,塑造现代科技文明下的大学精神,突破传统中庸思想、单一性思维对研究生思维的禁锢,激发研究生形成集发散辐射思维、收敛辐集思维、人机互补思维为一体的协同创新思维。在加强研究生自身宽厚知识面和素质能力基础上,培养研究生信任感、自主性、主动性、勤奋和自我认同等5种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创意、创业”精神,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文化先行,创造适合其成长的人文环境,培养研究生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沟通能力。牢牢把握“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创新能力是提高质量的灵魂”这一主旨,形成协同创新理念。要实现这些创新理念,就突破各种资源,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

2 突破资源限制,形成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教育,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更需要采用系统化的协同创新思维。研究生教育创新就是围绕“不断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人才”这一教育总体目标,以新思维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为了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不断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其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要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局囿,形成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在研究生指导平台、研究生培养学科平台、研究生培养依托平台、研究生培养资源平台上,突破单一师徒传承培养、单一学科界限、高校单一封闭式培养、研究生视野国别单一的局囿,形成团队协同培养、跨学科协同培养、行业协同培养、国际协同培养体系,切实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保证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2.1 突破师徒传承单一培养,实现团队协同培养

在传统“一对一”的师徒传承关系中,研究生始终跟随一个导师,但研究生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课题领域等,往往会形成学生不容易跳出的圈子,容易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协同环境下导师责任制的落实赋予“以科学研究为导向的导师责任与资助制度”。组建由导师、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相互协作的导师团队。团队中的导师依据自身的专业技术背景对学生的指导方式不同,所负责的培养阶段也不相同。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学习兴趣和就业能力培养,以讲座、沙龙及拓展训练等多种形式实施。在提高研究生学习兴趣方面,团队选取具有丰富实践项目经验的专家作为导师,通过讲授导师自己承担项目的背景、依据和关键创新点等具体实际内容,引导研究生深入理解如何灵活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实际生产以及生活中所遇到问题,在此过程中激发研究生基础理论学习和实践环节的热情;在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方面,选取具有丰富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专家作为指导教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树立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阶段。校内导师以自身承担的纵向科研项目为平台,引导学生领悟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对研究生的课程选修提出建议,定期与学生交流沟通,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传授学习方法。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依托校企联合基地或者企业在研项目,企业导师针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制定相应培养方案。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三个群体之间定期沟通,寻求适合研究生个体特点的培养方法和发展方向,共同完成研究生课程、课题、实习、论文各个关键环节的培养和监控。②

2.2 突破单一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在进一步分化的同时,也迅速走上了高度综合化道路,涌现出大量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随着各学科之间的日益相互影响和渗透,各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衔接越来越紧密,如犬牙交错、互融互通,编织成愈来愈密集而复杂的网状结构,而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则往往就产生于这些网格的节点。其中电子信息类学科无疑是近些年发展最迅猛的学科群。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以来,电子信息技术几乎无处不在,以电子、信息、通信、控制等领域的多个学科所构成的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相关研究领域逐步扩大,研究重点不断变化,学科自身也不断发展、延伸和扩展,学科内容与分支急剧膨胀。这些快速发展的学科,内在上也要求突破单一学科的界限,更倾向采用电子信息学科群这样一种概念。对于电子信息学科群的研究生培养要适应学科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研究生成才的时代特点,更要突破单一学科培养,实现跨学科协同培养。如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以国家级重大项目为平台的 3G/4G研发团队中,就集合了微电子、电信、软件、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老师和研究生,这些研究生在这个大平台中,实现了跨学科协同培养。

2.3 突破高校封闭式培养,实现行业协同培养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使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突出其应用性、职业性的特点,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持续、有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迫切需要通过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高等学校同科研机构、行业企业、地方政府开展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这些参与者拥有共同目标、内在动力、直接沟通,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资源平台,进行多方位交流、多样化协作,并争取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实现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

2.4 突破国别单一培养,实现国际合作协同培养

伴随经济全球化,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不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合作日益频繁。国际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这些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起点,提高研究生科研水平和竞争力,改善研究生培养的学术环境,并提高学校在研究生培养上的声誉。所以学校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大力拓宽国际合作渠道,提高国际合作的层次和水平。③

3 突破创新教育管理瓶颈,形成协同创新保障机制

针对专业学位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建立促进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和支撑保障措施,解决电子信息学科群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实施环境和条件保障问题,在研究生招生、研究生导师分配、跨导师培养、课程、研究、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和竞争机制等方面实现政策支持的协同,保障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积极围绕涵盖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育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指标,健全和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及激励保障措施,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积极推行年度目标责任制,以指标引领工作、以指标落实工作、以指标检查工作、以指标促进工作,实现协同创新教育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融合,将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4 结语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到2015年左右,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将占硕士总量的60%的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已成为现今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构建适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成长成才的理念、培养体系、支撑体系相互协同发展的“全程全网”系统,以“系统性”和“可控性”为实现创新的基本要求,无疑会促进类似于“以立足信息行业、服务地方经济为服务定位,以信息学科为特色和优势构建学科体系为学科定位、培养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多样化人才为培养定位”的地方院校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快速有效发展。

注释

①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8.

② 席海峰,李方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析[J].科学咨询,2011(11):34-35.

③ 唐春安,王述红等.国际合作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7):307-308.

上一篇:博士后管理工作的难点探讨 下一篇: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