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

时间:2022-10-22 11:04:27

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泡沫问题

[摘 要]中国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金融化步伐加快,如何正确认识、有效解决这一进程中的泡沫问题,关系到中国经济的政策导向。

[关键词]金融 泡沫经济 房地产 股市

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逐日明朗化,金融危机在中国造成的痛楚似乎已成为远去的记忆,现在已越来越少人去谈论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未来发展前景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然而,日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亦是不容乐观的。在经济走出衰退的过程中,中国楼市和股市展现的韧性及增长动力令人侧目,而资产价值膨胀的速度与实体经济的复苏状态存在明显落差,2010年初,中国最新一轮的货币紧缩政策,反映了政府对货币流动性的日益担忧。宽松的信贷政策致使资金流动性充裕,同时也造成了部分资金违规流人资产市场,金融市场发展缓慢、民众投资渠道有限,直接造成了中国资产泡沫越吹越大,尤其是在房地产领域,房价居高不下,各大城市频频出现地王、地价屡创新高,这些因素使得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出现泡沫。或预测经济在2010年有可能“硬着陆”。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会计学教授丁远2010年4月24日表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金融泡沫正在形成。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所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中国经济成长中必经的泡沫经济过程,这些问题都是新兴市场经济向成熟经济转型过程当中所应该遇到的问题,这并不是我国所遇到的独有过程,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新兴市场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发达到发达的转型过程中都会遇到泡沫经济。如何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以更好地解决泡沫经济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实现“软着陆”,对于我国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1 何谓泡沫经济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辞典》,经济中的泡沫,指的是某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使人们形成远期价格将继续上升的预期,从而吸引新的买主的一种状态。泡沫经济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资产价值超越实体经济,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目前,学术界尚未达成对泡沫状态的一致定义,但一些基础性的解释却是共同的,即泡沫经济最直接的表现是资产价格的暴涨和暴跌;泡沫发生的主要载体是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期间的金融投机活动异常盛行和猖獗;基础经济因素对资产价格变动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若将其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则有利于资本集中、活跃市场、促进竞争、繁荣经济,而当其发展到一定程度,泡沫过多,过度膨胀,严重脱离实体资本额和实业发展需要的时候,必然会因为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撑而破灭。一旦泡沫经济破裂,直接导致资产价值迅速下跌,其影响将波及到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产业甚至国际经济的走势,严重时造成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因此,我们要正确、清醒地认识泡沫经济中的不实因素和投机因素。

2 中国经济中的泡沫现象

2.1 房地产泡沫

从泡沫经济起于繁荣而终于危机的规律来看,房地产无疑是泡沫的一个核心载体,它不仅具有交易成本低的特征,而且供求关系不易达到均衡。当前房地产的泡沫与货币的流动性过剩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通过三大指标来分析和判断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泡沫:(1)房地产贷款增长与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增长的比率;(2)房地产价格增长与GDP增长的比率;(3)房价上涨与家庭年平均收入增加的比率。进入21世纪,中国的房地产持续走热,2007年的房地产价格每月达10%的涨幅,到2008年房价开始出现“拐点”。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每平方米房价已经相当接近美国的平均水平,而美国的人均收入是中国城市人均收入的7倍,中国房屋每平方米均价,相当于一般人三个月的工资收入,这一水平也许在世界上都是最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还有另外一面,即其在地方政府财政中所起的作用,土地销售收入以及物业销售带来的税收,占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很大一块,因此,他们有很强的动力来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致使土地以超价格投标。

房地产泡沫通常导致经济过热,建筑空置,代表着永久性损失;同时,房地产泡沫造成最严重的损害,就是人口的变化。高楼价会降低人口出生率,当泡沫破灭的时候,房地产价格下降,低生育水平的文化观念是无法改变的,未来20年,中国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以及人口总数下降的局面。

2.2 股票市场泡沫

现代经济学把股票市场泡沫定义为股票的市场价格减去其内在投资价值。股票市场的泡沫程度和规模,一般可以通过考察泡沫绝对额与经济总量、金融资产总量之间的关系得到反映:(1)股市泡沫与GDP的比率;(2)股市泡沫与广义货币M2的比率;(3)股市泡沫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从2006年开始,中国股市的泡沫倾向愈演愈烈;2007年,股市从998点上涨到6000多点;2008年,股市大幅度调整。股价的波动固然有“资产重组”的因素,但更多的则是投资者基于流动性推动的判断。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股票市场也不例外。上市公司资产运作频繁,家庭储蓄率降低,资金结构日益短期化,致使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新股民和新基民。如果流向股票市场的资金过度充裕,股价就会全面脱离公司的未来业绩,市盈率就会太高,泡沫就出现了,从而引发大幅度的市场调整。

股市泡沫在给市场带来大量资金的同时,也加大了市场的波动,除了会造成再分配的净亏损,还会带来非常严重的社会后果,在股市泡沫中,大部分家庭会损失,而极少数人则赚得盆满钵满,这使得中国财富差距越来越大,将会造成社会不稳定。

3 如何应对泡沫经济

资产价格的泡沫化会产生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对于此经济现象的出现,必须正确予以对待与解决。

首先,泡沫经济的出现,导致物价必然上涨。如何对待物价上涨问题,稳定民心,则成为我国政府对泡沫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一方面,可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手段来让物价的提高缓慢上涨,但此方法的实施要注意保持汇率机制的稳定、调节好利率市场及信贷控制。同时要找到人民币升值的恰当均衡点,并节制投资,以避免出现隐含产能过剩、国际资本流人和虚假贸易繁荣的问题。另一方面,可适度放开物价,通过经济内部的自由化,加速资产价格泡沫化,缩短泡沫形成过程。其次,扩大内需是解决泡沫经济转型过程的一条重要措施,扩大内需的方法可以是减税,可以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也可以是增加工资。其中,增加工资是应对泡沫经济过程比较好的一种方式。工资的增加,一方面会提高老百姓的支付能力,能够应对通货膨胀、应对物价房价的上涨,才能形成资产价格、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在动态中完成低收入向富裕国家的转换;另一方面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迫使企业要以增强判断力、提高竞争力的方式来极力适应市场,从而增强了企业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以抵御风险的能力。

另外,加大国内经济自由化的进程,培育市场化的经济机体,即放开内部的改革,对企业制度、金融制度等进行自由化改革,由不同的经济体和经济变量来应对泡沫经济市场波幅的风险,这是应付泡沫经济危机的最好方法。

今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和最迅猛的成长型经济的最大的危险则在于泡沫。对于泡沫经济的出现,我们既要承认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又要防止其过度膨胀造成破裂,因此,在防范和调控泡沫经济的过程中,既要吸取曾出现泡沫经济国家的前车之鉴,又要根据我国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上一篇:谈对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分析 下一篇:浅议中小企业理财环境及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