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2 08:09:03

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最近20年以来中国的非营利组织迅速发展,我国的志愿者服务队也在不断的壮大,志愿者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的社会资源,其管理对非营利组织的运营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就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志愿者;管理;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NGO)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它以公众价值理念为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非营利性为组织的根本宗旨,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非营利组织在开展志愿性活动的同时吸纳了旨在为社会服务的志愿者的参与,作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的志愿者的管理问题日益重要。

一、志愿者和志愿者管理的必要性

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神的人[1]。志愿的形式主要是社会捐赠和志愿服务,社会捐赠成为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的资金来源,提供志愿服务的志愿者们则成为非营利组织重要的人力资源。非营利组织的人力资源来源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无薪水,无供职的董事会,他们负责经营管理;二是专职的受薪人员,他们负责推动和执行活动;三是无薪水的志愿者,他们依照组织的需要,个人的才能和意愿的不同而负责不同的工作[2]。志愿者作为非营利组织人力资源的第三类,更加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的特征。

二、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在立法层面上的缺失

我国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权益保护方面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不利于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同时又会挫伤志愿者的服务积极性。目前我国已经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8个城市出台了志愿服务或青年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但各地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仍存在较大差异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这些条例在地位上也低于国家层次的法规,无法突破已有法律法规中对促进志愿者事业不利的规定[3]。因此,专门性质国家层次方面关于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出台是必须的。

(二)非营利组织自身管理的缺陷影响志愿者精神的发挥

(1)非营利组织社会资源不足。最主要的是社会资金的缺乏,不仅限制了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招募的渠道的拓展,直接导致了志愿者数目的远远满足不了志愿服务的需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非营利组织对志愿者适当的回报和激励,不利于吸引和留住志愿者。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在我国,有多达34.4%的NGO表示没有雇佣志愿者;17.5%的NGO志愿者为1-4人;11.8%的NGO志愿者为5-9人;18.3%的NGO志愿者为10-39人;另外,有多达18%的NGO志愿者为40人以上[4]。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志愿者的数量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由此可见,非营利组织在招募志愿者和志愿者价值的开发方面有待提高。(2)非营利组织专业能力缺乏。在与各种市场力量,各级政府及媒体之间,也缺乏必要的交流,互动和力量整合[5]。非营利组织沟通和利益整合能力欠缺的组织环境不仅削弱了对志愿者和有志愿服务意愿的人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吸引力,同时又限制了有较高专业技能的志愿者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志愿者服务工作效能的提高。(3)非营利组织忽视了志愿者的特殊性。志愿者管理方面通常按照一般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管理志愿者,忽视新世代志愿者需求的特殊性。虽然志愿者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但是志愿者管理更强调价值体系和使命感的作用[6]。因此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更要遵循志愿者的服务精神,在公平,民主,开放的组织环境下激发志愿者的志愿精神和主动承担责任意识。

(三)志愿者自身素质制约着志愿者管理绩效的提高

当前我国志愿者的专业性质不强,人员构成方面良莠不齐,专业能力欠缺,难以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志愿者管理的优化[7]。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往往出现角色定位困难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志愿服务持久性差的特点,有不少的志愿者在曾经当过志愿者,但是最终却退出了志愿者服务的行列。由此可见,志愿者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更好的融入非营利组织,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

三、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志愿者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

不仅要制定全国范围的法律,同时也要针对不同志愿服务领域的法律,形成针对性强的志愿者权益保障体系,解决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后顾之忧,更好的完善发展中国的非营利组织,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为中国的社会公益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完善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

(1)加强与政府和媒体的沟通。借鉴英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验,要密切与政府的关系,通过政府的“服务外包”和“政府采购”间接获得政府的支持。发挥媒体的强大力量,扩大知名度,对志愿者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2)根据志愿者的需求与动机进行激励。根据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有着三种需求,一是成就需求即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更好的需求,二是权力需求即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三是亲和需求即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求。要根据志愿者的不同方面的需求进行激励,对于有着成就需求和权力需求的志愿者要适当安排有挑战性的的工作,满足他们的成就感和权力欲望;对于有着亲和需求的志愿者应当营造和谐,融洽的组织环境,做好组织成员沟通协调的工作,满足其人家交往的需求。(3)加强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志愿者自身素质。明确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熟悉组织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不仅有利于志愿者自己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三)志愿者要把自身的发展同非营利组织的需要结合起来

志愿者是通过非营利组织服务社会的,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传递着无私奉献,服务他人的理念,这与非营利组织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非营利组织要与志愿者建立其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组织战略,项目战略,职能战略的制定,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同时有激发志愿者对组织的归属感,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总之,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仅需要社会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法制环境和志愿者为投身社会公益活动而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能力的热忱,更需要非营利组织把自身的发展与志愿者管理的完善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芳华,周洁如,非营利组织营销[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7-19.

[2]李红艳.西方非营利组织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5(3).

[3]陆远权,陈夏璐.中国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服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重庆行政2012(10):55-57.

[4]宿h.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观察2010(10):194-195.

[5]王名编著,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 宿h.我国非营利组织中志愿者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社会观察2010(10):194-195.

[7]刘博,赵娜.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管理问题优化[J],人力资源2011(314):25-26.

上一篇:计算机技术创新数据可视化方法应用管理研究 下一篇:谈图书馆图书编目工作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