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及对策

时间:2022-10-22 07:31:08

浅谈森林病虫害的预防及对策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预防;存在问题;防治主要因素;对策

森林病虫害作为一种频发性生物灾害,是林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尽管各地全面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还存在很多问题,依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一、目前森林病虫害预防存在的问题

1.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增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森林病虫害发生的面积不断的增加。而且偶发性害虫有时也会在局部暴发成灾,危害严重。

2.经济林病虫危害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发展和林农脱贫致富的进程。

3.危险性森林病虫害扩散蔓延迅速,对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构成巨大威胁。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发现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

4.病虫害潜在危险性大。近年来,有多种国外的害虫入侵到我省,由于治理措施得当,没有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其潜在的危险也不容忽视。

5.更新造林树种单一。造林树种单一,很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一旦发生扩散就迅速蔓延。

二、制约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及队伍不稳定。有些地方的干部缺乏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正确认识,认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小儿科”,工作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些地方在改革中,甚至把已有的专业机构撤销了,把有关的林业技术人员“合并”到其他部门了。

2.资金紧张,制约了防治工作的开展。有些地方这方面的工作欠账多,基础设施薄弱,尽管加大了投入,但是防治经费依然十分紧张,已严重制约着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

3.实用技术难以推广。有些地方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仍然较低,不少农民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仍然以传统方式为主,加上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使很多现成的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同时,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

4.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地方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

三、主要对策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应侧重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综合治理。森林病虫害不但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而且也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造成很大损失。各级政府作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责任主体,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依法承担起森林病虫害防治责任,切实加强领导,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森林病虫害严重发生的势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观点出发,采取综合防治和生态控制措施,强化预防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在指导思想上,要实现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策略上,采取综合性营林措施,搞好重点林业工程项目,将病虫害预防措施纳入规划设计中,实行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检查验收,实现由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到以治本为主转变。在防治格局上,推行工程治理,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在防治方式上,大力推广生物防治,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

2.全面加强森林植物检疫工作,完善预测预报网络,坚决杜绝林业有害生物的入侵。为了有效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做到了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其次是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各地方要严格对运输、邮寄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并要加强对火车站、机场、公路、木材市场、邮政等流通领域和建筑工地、输电工程施工现场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同时也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同时重点林区、重要地段、重大森林病虫害都设置测报网点,对常发性病虫害实行系统测报,及时预报信息,为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3. 稳定森防队伍,确保资金投入。增加投入是保证森林病虫害防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各地方要认真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坚持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的原则,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努力增加防治投入。要强化森防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大力推进新药剂药械的研究推广,提高防治水平。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加快淘汰对环境和天敌高毒的农药种类,加快开发替代产品,使用超高效低毒的农药,研究开发高效安全的施用方法和剂型,同时鼓励发展各种生物防治制剂,进一步规范行业用药标准,改进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森防工作中生物防治的用药比例。要急生产部门之所急,积极开展高效喷洒药械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工作,改进施药器械性能,使之适应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实际要求,要大力开发高效高扬程施药器械,加快轻型飞机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速度。(编辑/永安)

上一篇:三大举措强化侦查监督成效 下一篇:检察官职业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