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性”提问

时间:2022-10-22 05:45:20

宝宝的“性”提问

在宝宝多大的时候,都该怎样和孩子谈“性”?如果他莫名提出一些性问题,我们都有哪些方式可以说明?何时谈?

从孩子几岁开始,就可以对他(或她)进行性教育?很多爸妈对此困惑不已。

有些人认为,过早谈性会把孩子“教复杂”了, “如果他对性一无所知,就单纯天真。所以,我们不必过早让他知道这些。”但在现实生活中,性的信息是无孔不入的,电视广告或电脑视频可能都在向孩子“播报”某种讯息,而连洗澡、上厕所这样的小事,也能让孩子观察到两性的不同。刻意回避这些问题有时反而可能激发孩子探究的好奇。

因此国内外幼教专家普遍认为,性教育越早开始越好,原因是和学龄前的孩子交谈是最容易的,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在满足了他们初步的好奇之后,他们就不会追问问题的细节,这有助于父母自由掌控回答的深入性,方便父母解释孩子这个年龄所能掌握的内容,而将更复杂的解释略去不提。在孩子的第二性征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这种交流反而不会使亲子双方感觉不好意思。其次,孩子需要时间来理解你想要教给他的东西――你们家庭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其实与性教育是息息相关的。此外,通过性教育告诉孩子要保护自己的性器官和隐私部位,这使孩子摆脱了懵懂无知,反而不容易遭受到待和性骚扰。

什么态度呢?

切勿对孩子的发问采取大惊小怪、避讳莫深的态度!当孩子好奇地对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性现象发问时,我们应当告诉孩子,他们的身体是上天赐予的珍宝;或阴道与身体的其他器官并没有区别;应该怎样让它们保持健康,如果它们感染或受了伤,应该马上告诉爸爸妈妈;夏天我们的泳装遮盖的部分,是不能随意给人看的,除了父母和医生,正确的性教育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性别产生愉快的感觉,这种健全的意识,将可以为日后的青春期和青年期对性的认知奠定正确的基础。

不必在孩子还没有发问的时候,就讲述那些与性相关的枯燥名词。孩子的提问会自然提示你,你可以讲到哪一步。一般来说,3~4岁的孩子会对两性之间的差异困惑不已,也会对成人与幼儿间的差异感到迷惑;5~6岁已经在“过家家”的游戏中扮演过“爸爸妈妈”,会对自己从哪里来,爸爸妈妈在生宝宝的过程中各自发挥什么作用感兴趣;7~8岁的孩子会对电视广告上含有性暗示的广告提问,并就动物的联想到小宝宝是怎么来的。他们的提问,有时会很有冲击力,咱们来根据其心理特点见招拆招吧!

面对宝宝的性问题

“为什么妈妈蹲着撒尿而我站着?

坏说法:妈妈大惊失色地说:“你怎么能偷看妈妈上厕所?你不会在幼儿园偷看女孩子上厕所吧!你要是这样做的话,老师会关你小黑屋!会把你的五角星全撤掉!”

恰当的说法:妈妈首先解释宝宝是男孩,男孩子撒尿时尿液从里出来,所以站着用小便池就可以了,妈妈是女人,没有,所以要蹲着撒尿。也许宝宝会天真地说:“我希望你也有。”妈妈只要简单地告诉宝宝:“那妈妈就不是女人了,也不能生孩子了。”一般宝宝就会点头,通过“撒尿”问题初步认识到男女的区别了。

较口的说法:妈妈首先解释宝宝是男孩,男孩撒尿里尿液从里出来,所以男孩子之间可以比赛谁撒得远,妈妈是女人,没有,如果站着撒尿很容易尿到裤子。妈妈还可以解释说:宝宝大了,下次进厕所要敲门,如果爸爸在里面可以马上进来,妈妈在外面就要等一等,因为咱俩没法共用同一个便池。教会孩子辨识男女厕所的办法,也可以买一个牌子挂在厕所门上,高跟鞋标志的一面朝外时,表明这会儿厕所是“女厕所”;要是礼帽标志向外,表明这会儿是“男厕所”,宝宝就可以进去。

“为什么这些阿姨长得和我不一样?”

坏说法:这样的提问多半发生在公共浴室或游泳池的更衣室,提问者若是男孩,妈妈就训斥说:“告诉你别看别人不该看的部位,怎么小小年纪这样啊!”提问者若是女孩,妈妈就笼统地解释说,“你长大了也那个样!”结果小女孩吓哭了,“我不要在那里长黑毛,我不想长大!”有的小女孩回去后把小塑料碗扣在胸脯上,骄傲地宣称:“我长大了!”

恰当的说法:如果是男孩,妈妈可以解释说,因为阿姨是女人,宝宝是男孩,所以不一样。男孩长大了会成男人,随着身体的长高长壮,和(不要用“”、“蛋蛋”之类的说法)也会长大;但男人的不会发育长大,因为男人长大了当爸爸,不需要给宝宝喂奶,阿姨们都要当妈妈的,所以长大,以后她们宝宝要喝的奶就储存在里面。如果是女孩,妈妈要着重解释小女孩和女人的不同,说明长出和发育都是正常的生理变化,用不着害怕,“将来你会觉得自己是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

较口的说法:安排丈夫和儿子同洗一次澡,告诉宝宝男孩和男人的区别,让他对“长大”充满期待。妈妈只要对宝宝解释说:“如果阿姨们跟你一样,有,就生不了宝宝了,因为宝宝要从女人两腿之间的一个秘密通道出来。而且宝宝生出来要喝奶,如果阿姨的胸脯和你一样,平平的,宝宝要喝的奶储存在哪里呢?”如果是小女孩,妈妈不妨拿出自己从3岁到十五六岁的照片给孩子看,帮助她直观地了解第二性征的发育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会怎么样让女孩子变得亭亭玉立,可以消除孩子对长大的“恐慌”,使之对“长大”有朦胧的期待。

“我是从哪里来的?”

坏说法:“你是从船上抱来的。”“你是树上结出来的,就像一个大香瓜,妈妈剖开香瓜,就有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娃娃。”“你是妈妈生出来的,有一天,妈妈吃西瓜时不小心,把瓜子吃进去了,结果瓜子发芽了,生成了像大西瓜一样的肚子,这不,就把你生下来啦!”父母在讲述孩子“荒诞不经”的来历时,一定没有想到这些荒谬的说法会引发孩子的联想,说是“船上抱来”的孩子看到江上的船就特别恐慌,怕船上有人冲下来,把自己抱走;说是“树上结出来”的孩子,要那棵树“帮我再生一个妹妹陪我玩”;说是“西瓜籽发育成”的孩子,有一天不小心吞下一粒西瓜籽,哭了半天,认为自己很快会“有娃娃”了。恰当的说法:告诉宝宝他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爸爸把一粒神奇的种子放在妈妈肚子里”,他越长越大,到了第10个月的时候,妈妈的肚子已经装不下他啦,就去医院,让医生帮忙把他取出来!如果是剖宫产,可以给宝宝看一看肚子上的疤痕,如果是顺产,可以让他看一看怀孕时各个阶段的照片。

较口的说法:告诉宝宝是妈妈怀胎十月生下了他,“后来你越来越调皮啦,说,妈妈肚子里太小啦,我没法做操,没法跑步,没法找小朋友玩,拳打脚踢要出来!所以医生帮妈妈生下了你,你来到这世界上,开心不开心?”

“爸爸是怎么把种子放到妈妈肚子里的?”

坏说法:“你长大了就知道了!小小年纪哪儿来的这么多歪念头!”

恰当的说法:“是爸爸通过妈妈身上的秘密通道放进去的。”宝宝也许会打破沙锅问到底:“那条秘密通道在哪儿?是不是我们平时拉屎的地方?”妈妈可以坦然回答他:“不,是另外有一条秘密通道,因为拉大便的开口太脏了。种子需要清洁的生长环境。”如果你平时告诉宝宝小便的开口在前,大便的开口在后,聪明的宝宝会凭直觉找到秘密通道的位置,“是不是这个开口在中间?”简单地回答“是”就可以了。

较口的说法:“种子,当然是爸爸通过妈妈身上的秘密通道放进去的,不过,因为爸爸妈妈想要一个最聪明最健康的宝宝,所以爸爸放进去的种子不止一颗,这些叫的种子都长有一条小尾巴,它们争先恐后地向上游,只有冠军才能与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相结合,变成宝宝,所以你就是那颗得了第一名的种子啊。”这种说法不仅解释了生殖的过程,而且对孩子的成长拥有极为有益的正面暗示,容易提升其自信心。

“爸爸妈妈是不是也交讨尾?”

坏说法:父母在解释过公园里的蝴蝶不是在“打架”,而是在“交尾”,“就是在准备生宝宝”后,孩子突然冒出这样一句话,足以让父母面红耳赤,一般父母会训斥道:“蝴蝶是蝴蝶,人是人,你小小年纪怎么这么多古怪问题7”这种回答不仅没有解答孩子的困惑,反而让他更困惑。

恰当的说法:“哦,是要交尾的。不过跟蝴蝶还是不一样。”孩子也许会问:“哪儿不一样?”“因为你是在妈妈肚子里长大的,生下来就是一个有手有脚,能哭能吃的小人了。蝴蝶妈妈可不能直接生小蝴蝶,它生下的是一粒芝麻大小的卵,然后长成毛毛虫,毛毛虫变成蛹,最后蝴蝶咬破蛹钻出来,这才变成小蝴蝶。”这一说法肯定了孩子的联想能力,并且成功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不至于在“人是怎样交尾的”这敏感问题上纠缠下去。

较口的说法:“哦,是要交尾的。宝贝,你有没有办法看出哪个是蝴蝶爸爸,哪个是蝴蝶妈妈?”然后告诉孩子雄性蝴蝶比雌性蝴蝶更鲜艳,花纹更漂亮,就可以了。

上一篇:夏日与水的密切接触 下一篇:准妈妈篇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