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创新教育论略

时间:2022-10-22 05:05:21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创新教育论略

摘要:对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起源与发展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从转变观念,营构创新环境,建立正确的课程与考试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和论证。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育;教师;学生

创新能力是21世纪我国人才培养目标的重大改革走向。贯彻实施跨世纪的“素质教育工程”,培养全方位、多功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时代赋予体育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在体育高等教育中实施与研究创新教育,塑造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推行素质教育,发展体育事业,培养高水平体育师资,提高民族素质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将人的学习效力拓展到未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创新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是素质教育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具体化和深入化。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依据创新的原理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和思维品质为基础,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开发创新行为能力,促使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认识能力与行为能力协同发展为目的的全新教育理念。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是实施和推行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教学的优化、学习的优化、环境的优化、双边关系的优化、行为能力的优化,从根本上去解决学生不会学习、不会创造。不爱学习、不爱创造的问题。体育教育专业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学科领域里的拓展与延伸,既是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身体教育、技能教育、知识教育、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在强体、增智、促技、启美、育人的基础上提高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终身体育教育的信念和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以最终实现个体在生物与社会双重性质上的交融互惠,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归宿。

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实施创新教育的举措

1.打破传统的惯性教育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教育崇尚权威化的价值取向,具体表现在重书本知识,轻实践体验;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了一代乃至几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的缺陷。目前高校在读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应试教育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学习上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他们中的许多人形成了较稳固的思维模式,即在心理上始终等待教师教什么,而从不考虑自己去学什么、怎样学。必须打破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这一僵化的惯性思维模式。学校与教师应全方位、多途径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要推崇创新,勇于创新,渴望创新,追求创新,树立以创新为乐、以创新为荣的思维理念,对每次课、每个教材内容,甚至每项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规则都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不盲目依附,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创新习惯。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构良好创新环境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良好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形成又取决于教学模式和方式、方法的合理应用。要彻底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首先应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大力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设计和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立宽松、和谐、愉悦的创新教育的环境。教师要注重角色的转变,改“一言堂”为“群言堂”,变“主讲”为“主导”。通过教师的导思、导趣和导做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活学、乐学、善学和会学;通过学生的自学、自练和自评等学练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其次要大力开发体育教育资源,从传统的最简捷实用的讲解法、示范法到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法,都应灌注创新的内涵。此外,中学体育教学所倡导的“快乐体育”、“发现式教学”、“小群体体育”以及“成功体育”等教学模式也可以应用到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课堂上来,达到同学问的互帮互助,师生问的磋商讨论;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最近发展区”,每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效果目标和操作方式,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行为获取成功的喜悦……,这些均应成为当前体育教育专业普遍的教学形式。

3.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建立正确的考试与课程的关系

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教师应及时地予以记录评价,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的基础上,注入和强调创新的成分。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求异”、“独创”、“应激”、“共振”等四个方面的表现,在评分上采用基分加创新附加分的评定方法,其创新的次数多少、范围大小、层次高低等均可作为创新评分的依据。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使问题存有较大的思维发散的空间,使学生的问答能明显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建立正确的考试与课程的关系对于创新教育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检测性考试主要是以目标参照为基础,重视学生平时作业的效果和能力的考查,测量出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水准和学习质量。很显然,我们在改革考试方法时,应注意吸取选拔性考试的可行性因素,更多地去运用检测性考试的方法,使它们互相补充,密切配合,只有将终结性考试与平时的检测性考试结合起来,才能使考核指标更为公正、客观,促使学生不断在公众场合和公益活动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发展自己的才华与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创造和积累资本。

除了上述的三大举措外,诸如对教师自身创新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改革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开辟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多方面的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等都是发展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多渠道、全方位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素质的体育专业人才。

上一篇:高职课程过程化考试初探 下一篇:试论社会利益关系之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