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刺激政策能使股市走多高

时间:2022-10-22 04:42:56

经济刺激政策能使股市走多高

短线投资者要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变化。中长线投资者在目前点位保持足够的冷静,耐心等待市场因业绩压力以及市场冲高后可能出现的回落走势,并在市场回落至前期调整低点附近时考虑战略性进场。

进入2009年,A股市场连续大幅上涨2个交易日,上证综指一度突破1900点,而后在境外机构大举抛售中资银行股份消息的影响下,股指又重回下跌趋势。

政策环境促使反弹

据分析,在元旦期间,政府宣布将推出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引领资金回流股市博弈,加上境外市场普遍走好,从而推动了A股市场七冲。“政府在此时即将推出针对汽车、钢铁等10个重要产业的振兴计划.对处于弱势的股市来说可谓冬天里的一把火.令市场预期有所转变。反映到市场上就是年后市场持续反弹。”瑞银财富管理中国研究主管梁忠7日表示。

国务院总理日前表示,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两大规划:一是扩大内需的10条规划,二是10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与第一轮“4万亿振兴方案”不同.第二轮经济振兴方案主要侧重于行业整合与振兴,涉及到的行业除了钢铁业、汽车业外,还有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几乎是囊括了中国80%的制造业。这就是眼下投资者可借助的最大政策利好环境。但有经济学家表示,很难区分这些行业的振兴计划与“4万亿”是否有所重叠,也就是说.现在不能判断行业振兴是在“4万亿”之外的增量投入。

梁忠说.继去年11月政府出台4万亿元刺激经济等重大举措后,后续政策的刺激力度和出台频率都不及市场预期。在弱势市场中,要使市场预期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必须施以持续的政策刺激。一旦政策刺激的频率和力度有所减弱,市场预期就会向负面的方向转化。

实体经济增长进一步下滑

梁忠认为,作为股市根基的实体经济并未出现触底回升的态势。相反,从现在看到的一些数据来看,甚至还出现了进一步下滑的迹象。

根据市场一致预期,2008年12月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同比增速均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由此导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可能下降到9%以下。从宏观经济驱动因素的运行数据来看,当前经济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然而,股市看重的毕竟是预期。近期市场除了预期政府正在制定扩大内需的10条规划以及10个重要产业的调整和振兴规划之外,一些经济现象也显露出向好的迹象。比如,港口压港的铁矿石数量减少,主流钢铁生产商纷纷提高钢价,一些城市元旦期间零售消费火爆。等等,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活动趋好的迹象。

“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向好的经济亮点是否能够持续.是否能够以点成面。我们认为,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梁忠说。

梁忠建议,在实体经济数据未显示出整体经济状况触底之前,投资者应对股市的反弹保持谨慎的态度。

国泰君安分析师章锦涛认为,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应该是脉冲式的摘一批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拉动一定的经济,不过这不是经济增长中长期的内在动力,这是无法持久的。也就是说.财政政舞无法逆转经济周期。

尽管近期市场上周期性行业与板块表现比较好,不过国泰君安仍然建议逢高卖出,主要是因为在终端需求没有好转之前所有的中上游产品价格波动都是非常短周期的,不会构成趋势。而美国经济现在尚未复苏.中国的汽车产业销量出现同比下滑.房地产成交量依然低迷,中国的三大工业最终消费都未见好转,2007、2008年积蒙的大量产能如何才能消化。因此现在就开始推荐周期性行业,尤其是中上游行业.还为时过早。

章锦涛认为,期待看到国内新房开工面积好转,汽车销量回暖,美国消费者信心上升.欧盟经济领先指标回升等指标的出现.只有这些情况至少出现了一部分.才可考虑将中国的中上游行业评级调整.现在超配这些顶多是交易性机会。

全年市场“前高后低”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09年全年的市场前高后低。“前高”的判断主要基于三个方面,首先是上市公司业绩披露期和1~2月份宏观数据多集中在3月披露.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处于相对的数据真空期。第二是去年四季度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超跌,随着库存的逐步出清以及政府大规模投资拉动的预期.供需关系有望出现改善,成为拉动大宗商品、煤炭、工程机械等股价明显回升的原因。

第三,债券价格高企的局面难以持续,资金势必考虑回避债市的泡沫。从债券市场流向股市和期货市场,再加上政策给予的良好预期,业绩和宏观数据又处于相对真空期,因此,大宗商品及股票的行情暂时不会结束。

而对于“后低”的判断.中金公司认为政策的实际效果从历史来看,对经济周期的拉动作用不是非常明显,出口也不是短期能够恢复的,中国经济要真正走出底部.还是要靠内需来拉动。因此,今年下半年经济的实际增长可能达不到多数投资者的预期。一旦下半年投资者的乐观预期落空.股市必将受到打击。

申万预计,1~2月份股市将呈现中性偏乐观的局面,业绩冲击过后是较好的配置机会,并建议投资者在1650点合理估值区域加大股票配置。对于短线投资者.平安证券建议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变化;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建议在目前点位保持足够的冷静,耐心等待市场因业绩压力以及市场冲高后可能出现的回落走势,并在市场回落至前期调整低点附近时考虑战略性进场。

3G概念股“见光死”

本周通信3G牌照正式发放,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经营3G业务。

中国移动将采取中国自己研发的TD-SCDMA技术标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则分别采取WCDMA和CDMA2000标准。由此,中国将成为唯一一个同时运营三种不同3G标准网络的国家。

政府在此时启动3G是希望通过此举达到多重目的,一方面想扶植自主创新,另一方面想平衡市场竞争。在目前经济危机下,启动3G还部分承担了拉动内需的任务。

对于3家运营商获得牌照后的发展.业内人士认为,由于3G投资巨大.3家运营商短期内将有一定业绩压力,长期将受益于3G增值服务带来的业绩提升。工信部部长李毅中介绍,3家运营商今明两年将为3G网络建设投资2800亿元左右。

3G消息正式公布后,股市上演了题材兑现后“见光死”好戏,7日下午两点以后.3G概念股中兴通讯和中国联通携手大幅跳水。大智慧supervlew数据显示。在主力资金7日减仓排行前5位中,通信板块排名第一,共减仓0.57%,资金净流出4.53亿元。其中,主力资金减仓明显的股票有亿阳信通、华夏建通、中创信测。

渤海证券认为,通信行业上市公司2009年平均PE已经超过20倍。这么高的估值水平已经反映了增长预期。短期内行业指数难以超越大盘。分析师将通信没备、增值服务业的评级由“买入”调低至“中性”。行业需求旺盛时,并非所有公司都受益。没有技术实力与客户资源的公司即使在行业需求大幅增长时,也无法受益。去年11月以来,通信行业整体大幅上涨,许多非3G投资受益的通信类公司股价也大幅上涨,投资风险明显加大。

国信证券认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设备商面临利好兑现、获利回吐的压力,但今年上半年依旧有望表现良好。原因是在此期间,国内设备行业景气处于上升阶段。因此建议短期投资者获利了结.投资期限相对较长的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通信设备公司。

目前市场对于通信运营商的预期普遍较低,联通虽然面临众多不确定性.但其股价催化剂也正在渐行渐近,此后有望表现良好。而中国移动在TD上的谨慎发展策略将为联通的3G优势带来条件。

中国移动表示,目前TD的二期工程建设已经全面展开,2009年6月可新增28个城市的网络覆盖,到2011年网络将覆盖全国100%的地市。这一网络覆盖计划明显慢于中国联通。国信证券建议投资者择机加重中国联通的配置比重,维持中国联通A股2009年底9元的目标价。

瑞银证券对电信运营商的看法与国信证券不同,瑞银对中资电信股的偏好顺序是:首选中国移动,其次是中国电信。瑞银称,虽然中国联通有WCDMA的技术优势,但考虑到其与中国网通的合并存在执行风险,目前对该股最为悲观。

上一篇:业绩预告变脸暗藏变数 下一篇:新年消费火爆 零售业能否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