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比喻”中的三个偶然事件

时间:2022-10-22 04:35:01

“洞穴比喻”中的三个偶然事件

摘 要: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创作了“洞穴比喻”,该比喻主要阐明的是教育与“灵魂转向”的问题,长期以来有不少学者和著作从不同角度对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从“洞穴比喻”之中分析出三个偶然事件:“松绑”的偶然,被“硬拉”的偶然以及囚徒自我上升的偶然。并以三个偶然事件为基础着手对“哲学王悖论”,教育等问题进行反观解读,认为“哲学悖论”在“自发产生的哲学家”这一语境下可以被消解。

关键词:教育;洞穴比喻;偶然;哲学王悖论

中图分类号:B502.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259-02

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主要探讨的是教育的问题,开篇苏格拉底说的第一句话是“接下来让我们把受过教育和缺乏教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①(514A),句中的“下述情形”指的就是“洞穴比喻”。由此可见第七卷无疑是要探讨教育,并将教育与人的本质相联系,在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之间分出了人的本质差别。

“洞穴比喻”的大致内容是说:有一些人天生就住在洞穴里,他们的头颈和脚都被捆绑起来,始终无法回头无法移动半点,于是只能可怜巴巴地望向面前的洞壁。而在这些“囚徒”身后高点的地方正燃烧着一堆火,在“囚徒”与火之间有一堵矮墙将两者隔开,就像是木偶戏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屏障,墙的后面有一些人举着各种越过墙体的器物走过并不时交谈,有的举着木料有的举着石料,还有的是举着各种材料制成的假人或假兽等。这些被举之物借着火光便产生了影子,影子正好投在了“囚徒”面前的洞壁上,于是他们就像看大频幕电影一样观看各种影像的产生经过与消失。并且他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听来辨别各种器物,说出他们的名称。不光如此,按516D的说法可知,“囚徒”们还根据影像作出某些预言,并为此受到奖励。由此可见,洞穴中被囚的人对他们的处境很是满意,长此以往早就认为他们看到的影像即为真实。

以上可以说是洞穴比喻的主体部分,反映的是洞穴之中人们的“遭遇”,此遭遇作为了整个比喻的起点,以及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格劳孔说这是些很奇怪的“囚徒”。苏格拉底却回答说“不,他们是和我们一样的人”(515A)。言下之意,在苏格拉底看来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困在这种洞穴之中的“囚徒”。而在之后的部分,苏格拉底继续向格劳孔描述洞穴比喻的内容。从囚徒的松绑到被人“硬拉”走上陡峭崎岖的坡道,再到直接看到阳光认清本相,最后到出去之人再回到洞穴的“回到洞穴比喻”。整个图景描述着“囚徒”艰辛的求知过程,也体现着人类从所谓的可见世界到可知世界的筚路蓝缕,一路坎坷。虽然这一整个过程看起来一气呵成,理所应当,甚至带有某种必然性,好比预示着人类的“上升”与“下降”都是会必然发生的。但其实细读文本并结合逻辑推论就可发现,这一整个艰辛的过程在必然性中带有许多偶然性。

如果我们抛开“囚徒”成功出到洞外之后的阶段不讨论,将我们的讨论的范围局限于洞穴范围之内发生的事情,那么笔者认为这其中存在着至少三次偶然事件。它们分别是:囚徒的松绑;囚徒的“上升”。其中囚徒的上升包括两种情况:或者被下来之人“硬拉”至洞外;或者自己偶然地出到洞外。在下文里,我们会逐步分析出为何说被硬拉本身潜藏着偶然性,以及从动因方面分析出囚徒自己上升的偶然性。这也就是说,囚徒的被松绑是一个偶然事件,囚徒是否被成功拉出洞外是一个偶然事件,还有一部分囚徒他们是否自愿上升至洞外也是偶然事件。对三种偶然事件的分析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全面的理解洞穴比喻,而且有助于我们对理想国中教育的实质与局限性的理解,进而更全面的理解柏拉图理想国的实质。以下我们便按顺序对此三个偶然事件展开讨论。

一、谁能被“松绑”

关于囚徒的“松绑”,文中是这么说的“那么,请设想一下,如果他们被解除禁锢,矫正迷误,你认为这时他们会怎样呢?如果真的发生以下事情:其中有一人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转头环视,走动,抬头看望火光,你认为这时他会怎样呢?”(515C)第七卷中涉及到囚徒挣脱枷锁的内容仅此而已,这不免让人有点失望,因为作为洞穴比喻之后情节得以展开的前提――“松绑”之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柏拉图在此却着墨甚少。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难看出其中透露出的某些信息,比如其中三次用到“被”②字,包括在515E当中还提到了囚徒“被迫”看火光本身一事,如此高频地使用被动式,足以想见囚徒的身不由己。于是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作出如下猜想:囚徒的松绑以及直面火光都不是自愿的。这也就意味着囚徒的转身是被外力(Outside force)③造成的,既然是由外力造成是否就意味着这种松绑是必然发生的呢?就像外力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下到洞口进行拯救,于是囚犯的松绑就成了必然了?实则不然,通过对第七卷文本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了这段话,苏格拉底问“要是把那个打算释放他们并把他们带到上面去的人逮住杀掉是可以的话,他们不会杀掉他们吗?”格劳孔说“他们一定会的”(517A)。这一段对话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准备在两个方面来充分使用这段话。第一,在柏拉图的所谓的“洞穴比喻”之中,囚徒们确实是由外力解放出来的,这段话再次证明了我们之前的猜想。第二,囚徒的被成功松绑是一种偶然。为何这样说?设想,如果松绑一个囚徒对松绑之人而言意味着死亡(联系哲人苏格拉底的被处死),那么松绑者还会坚定不移地松绑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这种否定性不仅在于解救的危险性,还在于“高尚的谎言”(Noble lie)对人等级的划分。按照《理想国》第三卷中414B―415B的记述,人按照出生时神在他们身上加入金属成分(即金、铜、铁)的不同被分成了三个等级,等级不同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也将有不同,这注定了一些人生来就无法得到松绑。另外,在第三卷中柏拉图虽然谈到类似“龙生龙,凤生凤”的思想,但是并未将此绝对化,因为人的天性具有偶然性(金父母可能生出铜孩子,反之亦然)。不难看出人的天性问题是偶然中带有必然的,也就是说人的天性虽出自偶然,但具体到每个人而言他们之间的天性又是必然有区别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天性的好坏该如何来界定?又该由谁来界定呢?这是《理想国》无法回答的问题。正因为松绑的危险性加之天性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松绑问题的偶然性,这种偶然性指的是指在松绑与未松绑之间做出的选择是无迹可寻的,无法看出“松绑者”对“被松绑者”进行选择的标准,这全出于一种偶然。而这种偶然性造成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大大降低了被松绑者的数量,而且直接影响了被解放者是否能被成功送达“理念世界”的效果,并继续引出以下过程中的偶然事件。

二、“自由”之后

第二个偶然性事件发生在囚徒的上升过程中。被松绑出来的囚徒在洞里闲逛被迫接受各种事物,直到在洞中开始适应开始有所区分时,他们会被“硬拉”④出洞口。硬拉出洞口的偶然性较易理解,主要是“硬拉”的成功与否的偶然性。硬拉者,即这些下到洞里的人无法保证他们的“硬拉”一定奏效。最主要的依据还是在于上文已经提到过的517A那段对话。由于拯救者可能受到的重大威胁,这种拯救本身也就开始变得偶然,即并非所有游荡在洞里的被松绑者都能被最终解救出洞直面太阳。当然对于愿意上升的囚徒来说,这种拯救会是必然的,而对于不愿意被拯救甚至以死相拼的囚徒,这种拯救注定失败。此过程的成功与否对于下到洞里的人来说完全属于偶然。这种偶然不仅更进一步缩小了被拯救者的数量,而且为城邦最终的形成准备了一部分组成力量。这部分被松了绑的人虽然没直面太阳而达到理念与至善,但他们在洞里也看到了一些真实的东西,以及那团让视觉得以形成的熊熊烈火,理解了影像和真实物之间的关系。他们在认知方面无疑胜过被绑的囚徒,但离可知世界还路途遥远,这部分人于是就组成了理想国之中从事各种实际劳动的技艺者。

三、哪一种哲学家?

第三个偶然,更多源自一种逻辑上的假设以及文本的证实。我们假设在被硬拉者和终究在洞里闲逛者之间还存在着“第三种人”。

所谓的第三种人是来源于第二种偶然性的存在,他们拒绝了被“硬拉”,但是又没一直留在洞穴里。于是他们的可能状态是走出了洞穴和走在洞穴与洞口之间的路上,这二者必居其一。这不是我们要讨论的关键,关键在于从他们保持此两种状态的动因来看,这完全是偶然的。洞穴里的人完全可能凭着各种原因出入洞口,或是好奇或是其他,他们此刻已是自由的了,纵然上升之路充满艰险然而毕竟自由了,想要上升或下来的动因整体来说纯属偶然。

幸运的是这种假设在文本520B―520C得到了完美的证实。苏格拉底说“因为我们会对他们说:‘哲学家生在别的国家有理由不参加辛苦的政治工作,因为他们完全是自发地产生的,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培养造就的;一切自力更生不是被培养而产生的人才不欠任何人的情,因而没有热切要报答培育之恩的心情,那是正当的。但是我们已经培养了你们――既为你们自己也为城邦的其他公民――做蜂房中的蜂王和领袖;你们受到了比别人更好更完全的教育,有更大的能力参加两种生活。’”在此这段引文的关键在于提出了“哲学家的自发产生”问题,并且将他们与非自发产生的哲学家进行了对比。我们知道《理想国》的第六卷讨论了“哲学王”(Philosopher King) 的问题,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当中由于哲学家各方面的卓越,他们是最适合作王的。哲学家要做的另一项工作就是下到洞穴拯救囚徒,这不仅引发了著名的“哲学王悖论”,更指明了在洞穴比喻中发生的整个事件的“政治”性,这是一系列的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哲学家。在这种有目的的解救之外,凸显出了自发产生的哲学家的与众不同,但其实这种哲学家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第三种人”。但这样的说法还是不够准确,因为问题的根源还不在于“第三种人”。我们知道“第三种人”源自第二种偶然性,而第二种偶然性又直接导源于第一种偶然性。但其实关于松绑的偶然性远不止我们之前讨论的那一种,在此我们必须将问题追根究底。

520B―520C告诉我们“自发形成的哲学家”其实是完全来自于另一种偶然性。这种偶然性开启了另一种可能,展现了洞穴内的另一番图景。问题又回到洞穴比喻的最初:囚徒们被绑缚着无法回头无法移动,他们看到的除了影像之外不会再有更多,这与之前的情况并无不同。但久而久之,突然有一个囚徒由于某种偶然原因或者说是奇迹⑤,他脖子及四肢上的束缚全都不翼而飞了!于是他开始转身,开始接触各种物体并直面火光,他虽然倍感痛苦但由于好奇心或其他原因的驱使,最终他还是成功地上升到了洞口,并顺利完成了对至善与理念世界的拜访,取得了智慧。

这可能会是对“自发产生的哲学家”的合理想象,他将遇不到对其松绑并硬拉他的人,他或许就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他的诞生完全出于一种绝对偶然――束缚不翼而飞。这种哲学家按苏格拉底的话来说“他们不欠任何人的情”,于是他们是否会再下到洞里,完全是凭个人意愿。就算他们完全不参与国家的公共事务,永远不靠近黑暗的洞口半步,他们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谁又能保证奇迹只发生一次,或者偶然只发生一次呢?是不是所有的哲学家都是奇迹与偶然的杰作呢?我们不得而知。在苏格拉底看来这种哲学家在别国确实是存在的,但是在他们讨论构建的理想国当中,这种自发产生的哲学家是否存在却未可知,即便他们存在但也不会是《理想国》所要讨论的对象。但如果我们从纯理论的角度提出如下问题:希腊城邦里(或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哲学家从何而来?对此问题的回答除了将它归之于偶然性恐怕再无他法了吧。既然这种偶然性不可避免,希腊城邦也确实有了第一个哲学家和之后的无数个哲学家,那么是否意味着从另一方面可以将“哲学王悖论”缓解甚至消解呢?言下之意是,如果哲学家的形成都是缘自偶然,那么将不会有外力的束缚使得哲学家们非要下到洞穴之中完成使命。虽然这个问题不在本文的主要讨论范围之中,但也足以证明我们对洞穴比喻之偶然性的探讨,确实有助于我们对柏拉图整本《理想国》的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自发产生哲学家的偶然性存在,但介于对《理想国》主旨的考虑我们仍不将其纳入洞穴比喻偶然事件的范围之中。

对洞穴比喻之中偶然性事件存在的探讨,也有利于我们对柏拉图《理想国》当中的教育事业做出一种理论认识,即我们通常认为教育对人的本质的塑造并非具有决定性作用。首先,在教育与人的本质之间到底具有何种关系,这个问题本身就是复杂的,但无论如何绝不会是苏格拉底(或是柏拉图)认为的那样,即教育决定人的本质。如果教育真的能决定人的本质,在教育之前的人的天性又该作何解释呢?其次,作为一个“理想国”具备的教育事业,必定是统治者的一套政治考量系统,这套系统对于教育公平甚至教育本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种教育决定的“本质”只能是统治者需要的本质。与其说洞穴比喻探讨了教育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毋宁说是探讨了哪些人该受教育而哪些人不该受教育的问题。

注释:

①本文所用《理想国》引文凡未特殊注明的,均据柏拉图著:《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以下《理想国》引文均以括号内的数字随文注明,不再逐一注明出处.

②" Consider, then, what would be the manner of the release " and healing from these bonds and this folly if in the course of nature ' something of this sort should happen to them : When one was freed from his fetters and compelled to stand up suddenly and......”Plato, Republic, (trans.Paul Shorey,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14d-e.

③本文此处只在柏拉图“洞穴比喻”之语境下,而非在普遍的“人类解放”意义下来讨论“囚徒”解放的可能。可对比参考注释.

④" It is so," he said. " And if," said I, " someone should drag him thence by force up the ascent which is rough and steep, and not let him go before he had drawn him out into the light of the sun, do you not......”Plato, Republic, (trans.Paul Shorey,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515e-516a.

⑤有学者认为“囚徒”的解放是出于人的自然(Nature),即人的自然当中包含了原初解放的冲动与可能,但这针对的是更具普遍意义上的“人类”而言,并非柏拉图意义上的“洞穴比喻”,本文此处所用意蕴更接近前者,即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探讨哲学家的产生.

参考文献:

[1]Plato, Republic, trans.Paul Shorey,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柏拉图,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柏拉图,王扬(译).理想国[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4]柏拉图,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罗森,张辉(译)诗与哲之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6]汉密斯顿,葛海滨(译).希腊精神[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7]余纪元.讲演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O2O只是服务于商务的工具 下一篇:财政局国库业务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