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自负及洞穴的寓言

时间:2022-09-21 04:17:05

恐惧、自负及洞穴的寓言

李扬帆

北京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博士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分析雅典和其他城邦在形成战争状态时,揭示了战争的心理层面即其他城邦的恐惧和雅典的自负之间的矛盾。此论也可用以解释中国的复兴(一说崛起)面临的一种“复兴困境”:一国力量的大幅增长会导致他国尤其是既存秩序主导者的恐惧,而既存秩序的主导者又处于极端的文化自负的地位,由此导致中国的复兴必然面临环境的巨大压力。

2400多年前,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分析了战争的起源,他得出最终的结论说:“但是我认为这场战争发生的真正原因,几乎被表面现象所掩盖了。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引起拉栖代梦人的恐惧,从而使战争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恐惧是一种心理,集体的恐惧是一种可以导致集体非理的心理。叙拉古人在西西里的演说中,再次利用了人们的恐惧,演讲者说:“现在我们所惧怕的有两件事情:一是对于不可预测的将来的无限恐惧,一是对雅典人到来的现时的恐惧。”

这样,恐惧必然导致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反过来会导致恐惧者形成“自我验证的寓言”的逻辑。于是,从伯罗奔尼撒战争一直到冷战,甚至到今天美国对恐怖主义的恐惧,以及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复兴的恐惧,均可以说是自我验证寓言的逻辑。

在恐惧之外,雅典人对自己生活方式的骄傲也是导致他们不宽容和不愿接受多元化社会的根本原因。公元前430年,雅典爆发大瘟疫,持续数年之久,导致雅典人口减少约三分之一到一半。那年冬季,在对战争中的首批阵亡将士的公葬中,伯里克利被推举出来发表演说。他的发言被修昔底德记录下来:“因为我们雅典人和任何其他民族不一样,我们认为一个不关心公共事务的人不是一个没有野心的人,而是一个无用之人。我们雅典人即使不是倡导者,也可以对所有问题作出裁判……一言以蔽之,我们的城邦是全希腊的学校。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人像雅典人这样,在个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此独立自主,温文尔雅而又多才多艺……我们的奋斗目标比其他不具备这些特点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要远大些。”

对比2001年9.11事件后布什的讲话,可以发现美国对自己价值观的自负:“美国之所以成为袭击目标,是因为我们是世界上自由和机会的灯塔……任何人都不能阻止它的光芒。我们前去保卫自由,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中善意的和正义的。”

在对伊拉克的开战讲话中,布什也说:“我们将保卫我们的自由。我们将自由带给其他人。我们将会胜利。”是所谓己所欲,必施于人。

因为坚信自己的价值观而自负,因为恐惧而反应过激,美国人对中国的复兴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介乎两种心理之间: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力量的崛起心存恐惧,另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笃信不移。处于优势的美国,在可能出现的中美冲突方面,具有更大的责任。

究其根本,是美国人更愿意从经验的角度贯彻世界。柏拉图在《理想国》有一个著名的洞穴寓言。寓言中说道,一群囚徒被关在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手脚被捆绑,身子无法挪动,并且背对洞口。洞口的火堆把洞外行人的影子投射到他们面前的洞壁上,在他们看来,世界就是这个投射物。有一个囚徒,偶然间挣脱了桎梏,回头看到了一切,尽管眼睛很受刺激,但是,他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这个囚徒很高兴,认为发现了真理,他返回洞穴,告诉其他的囚徒什么是真实的世界和虚假的世界。其他的囚徒认为他被光明弄坏了眼睛,嘲笑他的诉说。在一场场争论中,这个囚徒激起了众人的怨恨,他们恨不得杀了他。

在当今这个世界,可能没有先知,人们也不愿相信先知。但现实是,人们更愿意生活在洞穴中,不愿意解开绳索去看看那个正在兴起的国家(中国)的真实情况。美日一些议员就坚决不愿到中国去,他们宁愿做洞穴之人。当然,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中国如何行为,中国过去努力改变美国的观念上似乎成效甚微,纵使中国说一万遍和平崛起与和谐世界,也并不能丝毫改变美国的恐惧(也许我们夸大了美国恐惧的程度,但它的确存在)。决定洞穴之人行为的,不是洞穴之外的世界如何,而是洞穴中的人是否愿意认为如何。

上一篇:民众的心灵不容践踏 下一篇:《南京》,记录惨绝人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