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时间:2022-10-22 03:37:02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

摘 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市的高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并没有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探究式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实际的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探究式教学;主体能动性

目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生物学科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生物学科的交叉应用功能,在环境保护以及基因遗传等研究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在高中的生物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亦不能为该领域提供充足的创新型人才。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提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

改变这一不利状况。因此,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解决。笔者结合当前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工作,探索了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一)生物实验教学过于形式化。目前,尽管国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仍是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课程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实验教学课程不仅课时数少,而且从安全和实验费用等方面考虑,学生的实验教学形式化,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而不是探究性实验,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兴趣,主体能动性表现不明显。如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

创新能力提升空间较小。

(二)高中生物教师自身缺乏探究实验能力。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的不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高中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亦面临着经验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新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如果一味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混乱。而在实验过程中,很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意过多地尝试探究实验教学。

二、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

为了有效提升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显著提升,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克服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知识的探究性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在原实验基础上进行实验创新。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并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实现创新。现有的高中生物实验课程,尽管具有一定的创新内容,但是在众多辅助教材的影响下,学生对实验的过程以及会产生的结果都可以做到“了如指掌”。如果单纯地遵循教材进行教学的话,将会缺乏新意,并且只能算作是验证性实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探究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将原实验加以调整,让学生感到结果是未知的,从而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假设、制订计划、搜集证据、整理分析、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以及表达与交流等。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尝试将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促进学生有效参与。探究性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参与。生物教材中演示实验占很大的比重,演示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所以,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必须由教师亲自做的演示实验,使用探究法的叙述代替结论性的解释;将易操作、易成功,没有破坏性和危害性的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此改进实验方式,可以使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总之,教师可适当地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与分析实验。

(三)注重实验过程,促进学生知识延伸

在新课改当中对探究性学习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并在实践教学中对其大力倡导。其本意就是为了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地突显出来。高中生物教师不仅要认可这一教学方式,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实施。探究性实验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独立地将探究性实验完成。其中,学生需要自主经历质疑、思考以及解疑等探究过程。这些环节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探究实验的有效进行,利于学生把已有的生物学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转化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的整体素质优化增添坚实丰厚的生长点。在“叶绿素的分离和提取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问题,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巧妙地将问题设计成新的探究点,让学生探索。比如:滤纸条的制作时为什么要剪去两个角;用滤液划线时为什么要细、要齐等探究问题的提出,能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产生探究的意愿,并在教师的辅助下设置出来必要的对照实验,进而得出需要的结论。

三、结论

高中生物课程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实验特征;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实验课程都趋向于形式化,甚至仅是某些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这一教学模式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更不利于学生实践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式教学法对于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够满足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应有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董承敏.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设计研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3(5).

[2]刘漾华.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14).

上一篇:抓在细微处 落在实效中* 下一篇:怎样让农村初中生对地理课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