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早期气管插管抢救82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2 03:22:56

新生儿窒息早期气管插管抢救82例临床分析

摘 要 目的:评估新生儿窒息复苏中,应用早期气管插管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82例,实行早期气管插管进行抢救(插管组),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104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其窒息儿死亡率、围生新生儿死亡率、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 结果:早期插管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气管插管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8月~2007年11月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82例,实行早期气管插管(插管组)。2000年 7月~2004年7月阿氏评分≤7分新生儿104例作为对照组;以上两组新生儿无呼吸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胎龄36~42周,体重2500~4000g,两组新生儿胎龄及出生体重差异无显著性(P>0.05)。

方法:胎儿头娩出后迅速挤压和吸净口、鼻、咽腔,胎体娩出后即置仰卧位,头部轻度仰伸,使咽后壁、咽和气管成直线,以减少呼吸道的弯度;按小儿气管内插管的特点迅速插入气管导管,用气管内吸痰管快速吸引,疑胎粪吸入或气管内痰液黏稠不易吸出者做进一步气管内冲洗[1]。继而接复苏气囊进行人工通气,速率40~60次/分,开始时压力为30~40cmH2O,以后维持15~20cmH2O[2]。若皮肤颜色转红且有自主呼吸可停止加压给氧,自主呼吸5~6次后气管插管撤除。

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实施82例均插管成功。57例行气管内冲洗,一般经1~2次正压通气即可使肺部扩张,建立肺通气功能。自主呼吸的建立最早在通气1分钟内,最长10分钟,平均2~5分钟。4例发生并发症,其中1例心动过缓,2例声音嘶哑,1例声带出血,均很快恢复无后遗症。

插管组82例:2例死亡,1例单心室转新生儿科2天死亡,发生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对照组104例窒息儿死亡8例,围生新生儿死亡5例,胎粪吸入综合征19例,两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01)。

讨 论

当新生儿窒息、气体交换受到极大限制时,由于缺氧导致肺血管收缩,致使肺循环阻力增加。肺组织血流量减少,进一步加重缺氧及酸中毒。窒息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复苏越早,可逆越快。急性完全性窒息超过8分钟脑损伤就开始,16分钟以上再复苏,成功机会极少。慢性不完全缺氧超过25分钟脑损伤就开始。许多缺氧发生始于宫内,因此,彻底清理呼吸道,迅速建立自主呼吸显得至关重要。一般导管法清理呼吸道,只限于口、鼻、咽喉部,对气管内堵塞物难以清除,严重影响了自主呼吸的建立。本研究显示,插管组新生儿死亡率、胎粪吸入综合征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有人认为胎粪吸入综合征与以下高危因素有关:剖宫产;围产期随访<5次;羊水Ⅱ~Ⅲ度胎粪污染;没有立即予以口咽部吸引;声门下气管内有胎粪;没有进行胎心监护及胎心监护异常;1或5分钟Apgar评分≤7分;羊水过少。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羊水Ⅱ~Ⅲ度污染,疑胎粪吸入且新生儿生命力较弱,即使出生评分较高也应立即气管插管对声门下气管内吸引和冲洗,这是减少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应该强调的是抢救分秒必争,技术熟练,每次分娩均应有具备复苏能力的医生在场,做好复苏的物质准备。插管动作稳、准、轻,插入深度精确,这是避免新生儿插管损伤极重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孙荃,倪锡莲,白薇,等.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体会.新生儿科杂志,2001,16(5):219.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62-863.

上一篇:膀胱造瘘术后择期TURP术治疗高危重度前列腺增... 下一篇:新生儿泪囊炎131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