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学生排球裁判锻炼思考

时间:2022-10-22 01:57:03

高校体育学生排球裁判锻炼思考

一、高校培养排球裁判的优势

(一)师资优势高校体育教师一般都是正规的体育院校毕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较深厚的理论基础,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运用现代教学设备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手段,能够经常参加各种级别赛事的裁判工作,拥有临场执法经验丰富,是培养裁判员不可多得的师资队伍。

(二)综合素质优势

高校排球爱好者人数众多,不仅有良好的大众基础和一定的排球技术基础,还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较强的理解力和再学习的潜质,这些都是排球裁判员所必备的基本条件。尤其是,他们都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为今后进入更高层次裁判员队伍其定了较好的语言基础。

(三)设施资源优势

一般高校都拥有完备的体育设施、条件优良的理论教学场所和多媒体教学设施、丰富的音像图书情报资料等,为培养合格篮球裁判员队伍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四)实践锻炼优势

高校每学年都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排球赛事,如院系联赛、学校联赛、软式排球赛,沙滩排球赛等,参加队伍数多,比赛场次多,为学生裁判员提供大量不同水平、不同档次比赛的裁判执法实践机会,可以积累大量的临场经验。

二、当前高校的排球教学现状

当前高校排球教学中,普遍重视排球技术、战术、技能的学习,而对学生排球裁判能力的培养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教学,这是远远不够的,对学生排球裁判能力的培养是高校排球专业教学上长期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这一现状,要想搞好裁判工作,必须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排球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其临场执法水平。就目前体育专业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专业课授课时间紧、任务重,学生要掌握的内容较多,参加排球裁判工作的机会少,裁判工作的经验不足。因此,在排球教学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好时间,研究透教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进行排球裁判的能力。

三、学生裁判员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在高校学生中培养排球裁判员的途径有多种多样,在各种途径的培养形式中,开办专门的篮球裁判员培训班效果最理想。可能原因是培训班能够系统地讲授排球规则,着力培养裁判的基本技能.加强学生裁判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基本技能、专业素质等方面的训练,从而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良好职业道德,扎实理论知识、较高临场执法能力的排球裁判员。

(一)道德素质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构成排球裁判员的主要道德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对合格裁判员的基本要求.“严肃、认真、公正、准确”是裁判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这是裁判员必须遵守的道德规则和规范,应该贯穿于排球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具体事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端正裁判工作的动机,培养学生热爱裁判事业的真挚感情.在排球裁判实践中,培养学生坚强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使他们经得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指责,不循私情,刚直不阿,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二)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成为优秀裁判员的必要前提.紧张激烈的排球比赛,不仅造成教练员、运动员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而且对裁判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注意品质、情感情绪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意志品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裁判实践,“执法”校内外的各种排球比赛,使学生不断从裁判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提高自信心和裁判水平.

(三)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指裁判员临场最基本的执法技能.它包含两部分的内容:一是视野,视野是排球裁判员及时而准确地判断临场情况的先决条件.选择理想的观察角度,把有限的视野转移到最有效的观察面上,才能提高判罚的准确性。二是鸣哨与手势,哨声是排球比赛中的主要信号,是裁判员临场指挥比赛的武器,鸣哨要求单声、短促、洪亮,手势是裁判员的语言,是裁判之间、裁判和运动员、教练、记录台之间的联络信号和纽带,裁判必须精通规则中规定的手势,并在比赛中准确地运用,对裁判员手势的要求是:规范、清楚、果断、大方。

1.教师带练法在临场执法练习中,组织学员参与排球比赛,由教师带学生一起做裁判员,学生可以观察模仿老师的判罚尺度、跑位、手势,教师一旦发现学员存在的不足,应及时叫停给予纠正.再慢慢过渡到由高年级老裁判带新裁判员执法,教师在场外同步指导,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观摩学习法组织裁判学员观摩一些高水平比赛的裁判员执法,并与学员开展讨论.指出场上裁判员正确的判罚,可取之处在哪里,不足之处、错判、漏判及有待加强的地方又在哪里。以便学员在今后的裁判工作中注意到类似问题,尽量少犯或不犯类似的错误,提高判罚的准确性。

3.理论考核法每次讲完一个阶段理论课后,留出一定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再安排一定时间进行闭卷的理论考试。通过考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学生存在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个性问题个别交流

4.临场实践法安排学生参加校内外排球比赛的裁判学习和工作.在一些校内的低级别比赛中,让学生独立工作,教师在场外观看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暂停时间和中场休息时间给予一些指导和忠告,比赛结束后及时同学员进行执法情况的总结。

四、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现有排球裁判理论教学方法,应使排球规则、裁判法与技战术理论的教学相结合,要从球员与裁判员两种角度引导学生学习。

(二)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裁判实践。在安排临场裁判时,采用优差搭配,搞好传帮带,提高学生临场执裁的准确性和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学生的要求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高校排球专业师资应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及时把握新知识,新信息,运用先进的理论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符合社会各个层次需要的裁判人才。(四)政府体育管理部门应严格各种资格审批制度,建立完善的个人业务档案,当裁判员调离本城市时,及时将个人业务档案迁转到另一城市的体育管理部门,避免出现裁判员培养过程中的断层现象。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级裁判员登记注册制度,落实到位。制定各级裁判员培养计划,及时同有志向的裁判员联系及送培。

上一篇:高校体育与大学生素质培育 下一篇: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系学生价值感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