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10-22 01:44:30

创新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之处是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作者认为应从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准备策略、更新教学实施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 创新理念 准备策略 实施策略 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推行了十几年,涌现了很多课改名校,认真研究他们的先进教育理念、课堂模式,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抓住了课堂教学的实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还课堂给学生。然而,如何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新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杜郎口中学“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人生我把握”就是一个切实体现。课堂上基本都是学生讲、学生评,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指点一番。正是坚持了这种理念,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才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今后的教学也要坚持这一原则,老师能少讲就少讲,能不讲就不讲,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课堂,坚决杜绝一言堂、满堂灌。

二、改进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起点,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是否充分、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上课效率和质量高低。教师备课时既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弄清教学目的和具体章节的具体要求,透彻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明确教什么、怎样教、怎么学等,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拓展。因而,教师应广泛阅读和积累有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对教材有关内容做必要补充和拓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时时感到有新意。教师还应注重了解研究所教学生的特点,不仅了解学生所学专业及已有的背景知识、理解能力,还要了解学生的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及习惯等。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学合理、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正是有了教师精心的教学准备过程,才能避免课堂教学中一些不必要的差错发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更新教学实施策略

小学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指教师为实施上述预设的教学方案而做出的课堂内外的一系列行为,即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与指导所要做的工作。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结构的合理安排、教师良好的课程素养、教师敏捷的教学机智、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等。

首先,课堂教学结构是教学的组织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宏观管理。课堂结构不仅是规定时空中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步骤的具体安排,还是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的具体体现。只有完善的课堂教学结构才能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有所帮助。教师只有掌握了合理的课堂结构分布,才能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其次,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素养,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小学语文教学就像海水一样,无论什么水,都必须让大江大河里的水流动起来,是活的水。没有学生会喜欢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老师,所以小学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积极主动地获取未知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求知。正因为教师的素养良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人格魅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做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在课堂上,教师应发挥好主导作用,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自主课堂,把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尽情挥洒。

1.激发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学习知识、探求疑难的原动力,是学习之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学习助推器。兴趣和教学是相通的,课堂上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如创设情境,故事悬念,开展竞赛,运用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当然,这些都只是通过外在的媒介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我们的根本出发点应以教材本身为基础,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条件,以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创设出极富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充满疑问的情境,点燃学生的“发现”之火、“研究”之火、“探索”之火,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创设情境,指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全程积极、有效参与。教师要努力开拓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儿童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适当组织学生表演,使文本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3.激励评价,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评价不仅能鼓励不同类型的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更重要的是张扬了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因此我觉得教师的评价语要有针对性,讲究语言艺术的巧妙性,如果经常说:“不错,很好。”学生就会习惯于这种毫无新鲜感的评价,造成学生听觉上的疲劳。我觉得教师应抓住学生的不同特点,力求给学生正确、恰当的评语,避免雷同。

上一篇:推动产城一体化发展 促进内蒙古工业化与城镇化... 下一篇:对呼包两市住宅销售价格走势的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