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柳林枣生产和经营调查

时间:2022-10-22 01:05:18

山西柳林枣生产和经营调查

摘要 2011年,采用查询生产统计资料、走访调查、现场座谈与填写调研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了山西柳林县黄河沿岸7个乡镇红枣生产和枣园经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柳林县枣树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枣粮间作模式、红枣生产实行统一技术指导、推广野生酸枣就地嫁接良种枣技术等柳林县发展红枣的建议。

关键词 枣 生产 经营 调查 山西 柳林

柳林县是山西省红枣主产区之一,枣树主要分布在县境内黄河沿岸的7个乡镇,分布区海拔低、气温高、日照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独特的地理与气候条件,为红枣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柳林县生产的红枣粒大、皮薄、肉厚、核小,甘甜醇香、营养丰富,是山西省著名的特色果品,柳林县曾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红枣之乡”、农业部授予“中国枣乡”,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为“全国红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1年柳林红枣又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深入了解柳林县红枣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对柳林县7个红枣主产乡镇的枣树生产、枣园经营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地红枣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建议。

1 调查方法

2011年,采用查询生产统计资料、走访调查、现场座谈与填写调研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山西省柳林县枣树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生产统计资料来源于柳林县农业局,走访调查、现场座谈与填写调研问卷在孟门、三交、高家沟等7个红枣主产乡镇56个红枣种植村进行,每个村选择2名调查对象,共11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占85.7%,年龄在60岁以上的占80.4%(表1)。一般来说,男性、年龄较长者对村里红枣种植整体情况比较熟悉,能为调查提供相对可靠的信息和数据,因此,被调研者中,男性、年龄较长者所占比率较大。

2 枣树生产情况

2.1栽植规模

山西省柳林县黄河沿岸地区种植红枣历史悠久,孟门镇高家塔下村现有的古枣树群,胸径在2m以上的枣树就有100余株,树龄在1000年以上。该镇沟、孟门等村也有树龄约1000年的枣树林。2000年当地实行退耕还林后,枣树栽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北起王家沟乡,经孟门镇、贾家垣乡、薛村镇、石西乡、高家沟乡和南至三交镇黄河沿岸7个乡镇为主的百里红枣林带。截至2011年10月底,7个乡镇红枣栽植面积6354hm2,占全县枣树栽植面积的35.96%,红枣总产量2101万kg,占全县红枣总产量的70.07%,其中三交镇的红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首位,1998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枣第一镇”。由于经营模式及管理水平不同,各乡镇产量差别较大,如王家沟乡红枣枣粮间作枣园每667m2产量可达312kg,而石西乡每667m2产量仅117kg,前者是后者的2.67倍(表2)。

2.2品种和栽培模式

(1)品种 7个主产乡镇现主要有木枣、牙枣、团枣等10余个枣树品种,以全国10大名枣之一的木枣为主要栽培品种,栽植面积占调查枣树栽植总面积的80%以上。

(2)主要栽培模式 7个红枣主产乡镇枣树生产主要采用枣粮间作模式,枣粮间作枣园约占全部枣园的70%,大部分枣树在农田中成行间作,少部分枣树零散栽植在田间地埂。集约化栽培枣树主要栽植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地,仅有少量枣园建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平地。

2.3主要栽培技术

(1)定植 新建的枣园,砧木以当地的酸枣为主。采用行距大、株距小的长方形栽植,南北行向,栽植行株距2.5m×1.5m。栽植时每穴施优质有机肥2kg、过磷酸钙1.5~2.5kg。枣粮间作枣园行株距差别较大,行距最小的为6m,最大的为12m,株距一般为3m。

(2)施肥灌水 基肥在枣果采收前后秋施,采用环形沟施肥方法,幼龄树株施厩肥10~30kg,盛果期树基本按照每生产1kg果施2kg肥的比例施肥;追肥分别在4月上旬、5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以速效性肥料为主,幼龄树株施尿素0.4~0.6kg、过磷酸钙0.5~0.8kg;成龄树株施尿素1.5~2.0kg。根外追肥从展叶期开始,每隔20~30天进行1次,以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或果树专用肥为主。全年灌水5~6次,在萌芽前结合施肥灌1次水,5-8月每月灌1次水,11月上旬灌封冻水。

(3)整形修剪 树形一般采用疏散分层形。全树有5~6个主枝,分3层着生在中心干上,主枝上直接培养大、中、小型结果枝组。冬季修剪以短截、重短截为主,培养主枝,夏季修剪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摘除新生枣头枝顶芽。集约化栽培枣园树高约4.5m,冠幅约2.3m;枣粮间作枣园树高约4.0m,冠幅约3.1m。

(4)花期管理 5月上旬从基部抹除各级主枝及结果枝组上萌发的新枣头枝。疏除内膛过密的多年生枝。枣树盛花期向叶片均匀喷洒清水,每隔3~6天进行1次。盛花期叶面喷0.3%尿素和0.3%磷酸二氧钾混合液,连续喷3次,每次间隔5~7天。盛花期7天内灌足水,盛花末期适时灌溉。

(5)病虫害防治 冬季刮除枣树主干老翘皮,主干涂白,销毁修剪下的病虫枝;3月下旬至4月上旬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介壳虫和红蜘蛛;4月下旬至5月初喷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灭杀枣瘿蚊;6月下旬至8月上旬喷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防治螨类害虫。

3 枣园经营情况

3.1枣园投入产出情况

枣树是进入结果期较早的果树树种,通常在定植当年即可投产。调查表明,集约化栽培模式下,盛果期枣树每667m2收益平均为5722元,枣粮间作区标准样地每667m2收益为2145元,而纯农田产值仅316元,枣粮间作区经济收益是纯农田的6.79倍(表3)。

3.2枣园经营规模和枣农收益

据调查,柳林县7个红枣主产乡镇每户枣农的枣园经营规模有较大的差异,面积在0.67hm2以上枣园(枣粮间作模式)的面积占7个红枣生产乡镇整体栽培面积的比率,孟门镇、薛村镇在50%以下;石西乡、贾家垣乡、王家沟乡占50%~70%;三交镇、高家沟乡占80%以上。在7个红枣主产乡镇,红枣生产收入是农业生产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石西乡、孟门镇及三交镇每户均有红枣种植,户均红枣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70%以上。王家沟乡红枣种植户所占比率较小,户均红枣收入仅占农业生产总收入的27.0%,其他乡镇户均红枣收入占农业生产总收入的36.0%~54.0%(表4)。经营管理水平不同导致枣园鲜枣产量和经济收益差别较大,集约化栽培模式下每667m2产量为325~886kg,经营好与差的枣园经济收益相差5498元;枣粮间作模式下每667m2产量为106~359kg,经营好与坏的枣园经济收益相差2479元。

4 加快柳林枣产业发展的建议

(1)将枣粮间作作为山西省柳林县红枣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这种栽植模式能较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产值高,收效快,比纯农田增产、增收效果明显,同时也可避免成龄集约化栽培枣园行间易郁闭的问题。目前,在枣树生产中,枣粮间作模式枣园存在枣树树体较高、部分枣园行距较小的问题,为保证红枣和间作物的正常生长,枣树的树高应控制在3.5m以下,株距可适当缩小,行距宜为8m左右,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控制树冠,从而实现单位土地面积效益的最大化。

(2)柳林县的枣树生产以小规模枣园为主(0.67hm2枣粮间作枣园仅相当于2000m2集约化栽培枣园),由于各种植户管理水平存在差异,枣树生产标准难以统一,生产的果品质量参差不齐,从而导致枣树生产整体效益不高。对此建议改变经营方式,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红枣生产实行统一技术指导,尽可能实现标准化生产,以提高枣农收益。

(3)柳林县历来就有种植枣树的习惯,而当地酸枣资源极为丰富,耐瘠耐旱,且大多处于野生状态。而进行荒坡野生酸枣就地嫁接优良枣树品种,既能使大量的酸枣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是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上一篇:促进辽西地区红富士苹果着色技术示范 下一篇:苹果新品种金世纪矮化密植丰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