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规划

时间:2022-10-22 12:54:41

论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规划

人类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其间人类一直在大地母亲的怀抱中安全、自由地繁衍、生息。同时,人类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予关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却越来越恶化甚至难以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环境问题刻不容缓地摆在人类面前:人炸、臭氧空洞、资源枯竭、酸雨、温室效应、洪水泛滥、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等。“只有一个地球”,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一种急迫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关注我们的地球,关注我们的环境。对于所发生在身边的这些不容忽视的环境变化,人们称其为生态危机,有学者指出,当前的生态危机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全球性特征和人为特征。从这两个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出,它是由人类以及人类的活动所引发的地球危机,这是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的结果。历史学家汤因在他的最后一部书稿中写道:“人类将会杀死大地母亲,抑或将使她得到拯救,如果滥用日益增长的技术力量,人类将置大地母亲于死地;如果克服了那自我毁灭的贪婪,人类则能使她重返青春。人类的贪婪在使伟大母亲的生命之果—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造物,付出代价。何去何从?这就是人类所面临的斯芬克斯之谜。”

1、城市与自然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城市化的大发展。在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世界湿地急剧减少、沙漠化问题严重、土地流失与侵占严重。据统计,1900年世界可用耕地为3亿多hm2,到2000年下降到了2.7亿多hm2。每年因水土流失而丧失的耕地为600万~700万hm2,流失速度为过去300年来的2倍多。而与此同时人口的增长、城市工业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却不断增加。据推算,每年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占地,美国约为600多万亩,意大利为70万亩,相当于罗马失去的面积。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城市的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人类为了生活得更加美好而选择建造了城市,工业化又促进了城市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的急剧发展确定无疑地造成了自然环境的巨大变化。

1.1城市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发展是通过对稳定的自然演化进程的改变来影响自然环境的。虽然单一的城市所产生的自然环境改变是局部范围的,但是,随着世界城市不断向乡村蔓延,正有无数个城市在对自然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而这些作用叠加起来的效应却足以在我们所能预见的范围内引起地球环境的剧变。这也是当前环境危机的真正原因之所在。现在,世界上很多城市都在遭受了自然的困扰之后开始重新考虑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如墨西哥由于没有认识到水体与地表的关系,在地面沉降了25ft(约7.62m)之后,重新恢复地下水的供给。洛杉矶和香港在山体大面积滑坡之后,再次考虑城市与山脉的关系,休斯顿和哈里斯堡在饱受了上游城市化所造成的洪水危害之后,对本城市和上游城市进行改造,著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也在垃圾污染和人为破坏之后得到恢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前的中国同西方城市化发展之初有很多相似之处:城市化﹑污染﹑自然衰退……那么,同样处于自然衰退和城市发展之中的我们又应当怎样认真思考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1.2城市和自然应和谐发展。“居城市而有山林之乐”是人们一直以来对理想城市环境的美好追求。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市设计到中国“天人合一”的城市建设理念﹑从霍华德的花园城市理论到沙立宁的有机疏散城市﹑从奥姆斯特德的城市公园体系到中国的山水城市概念无不体现出人类这一美好的愿望。但是直到今天,大多数城市也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成为人类生活的乐土。相反,城市的自然环境却不断退化了,“逃离城市”“城市空心化”日渐成为社会进步﹑城市发达与否的代名词。城市与自然已经成了只能任选其一的矛盾体。于是,回过头来人们又试图重新恢复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城市铺上草地﹑增加城市绿化率﹑控制污染,使空气和河水重新变得清澈,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但是城市的这些环境建设并不能等同于自然,已经被城市所填埋了的河道﹑改变了的地貌以及缺失了的湿地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等也很难得到恢复,城市与自然仍然处于“分离”状态。从自然系统整体的角度来看,自然界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而子系统又是由更次一级的系统所组成,直至单一的自然要素。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整体而稳定的自然环境。而当前环境的恶化正是整体被割裂的结果。这是机械主义还原论的代价。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就是回复人类以及城市发展所切断的自然动力过程,或者按照自然的动力过程建设城市,按照《老子》所言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城市自然环境的建设同地球自然界的环境改善是统一的。它们统一在自然演化的规律——“道”之上。那么,什么是城市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之道呢?我们知道,自然是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它的发展、演化与稳定与否的客观规律都发生在土地之上,而城市发展的根本也在于土地。土地是城市与自然共同的基础。在土地之上,城市的每一次发展必然要改变一部分自然环境,并且创造出新的人工自然——城市的山、水、植物、道路和建筑等。在这样一种过程中,城市对于土地的利用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以及城市的运转过程符合自然的运作规律是城市与自然的和谐之“道”。

2、土地自然

现代科学理论告诉我们,以土地为基础的自然界是一个生态的整体,它有着自己演化的客观规律,因而也有它内在的土地自然功能,其中,有对自然平衡起关键作用的土地,而且土地自然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也是一个稳定的动力过程,而以往以经济利益、GDP的发展指标为准绳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并不能正确反映土地的自然要求和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并且往往人为切断土地与自然之间的联系,从而造成自然系统的衰退。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土地内在功能的正确认识,来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的方向,在城市的发展中按照自然演化规律来建设城市,在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沟通,这是城市的运作过程中按照自然界内在的规律来实现城市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根本(见图)。因此,不从合理的土地利用方面去着手,不去考虑自然演化规律的客观要求,单纯的强调城市本身的环境建设,或者单纯的强调地球环境的改善都不会得到完美的结果,我们已经从西方那种“建设城市——环境恶化——向乡村蔓延——再恶化——再蔓延”的发展模式中清楚的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人们尊重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来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既会得到充满自然生气的城市,也会得到完美的地球自然环境。反之,文明古城衰亡的历史将会在不远的将来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重演。城市的发展是自然、文化、社会和经济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能单纯的以自然主义的热情来解决城市的所有问题,但是自然环境的急剧衰退已经刻不容缓,生态主义、可持续发展、绿色主义、环保主义……已经呼吁我们对“唯一的地球”的重视,城市建设在这场“地球保卫战”中更是责任重大。

3、生态、城市与自然平衡

3.1城市建设所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生态学认为,当前城市建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其实质是破坏了自然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王如松在《城市生态调控方法》中把它总结为:

(1)“流”或“过程”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没有“垃圾的”系统,自然本身以及它的排泄物通过系统的循环得以充分的利用。在城市的建设和运转过程中,城市对于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以及城市废弃物的排放不能像自然系统那样得到循环利用,过多的物质、能量滞留在环境之中,自然生态系统得不到足够的补偿、缓冲和保养生息,从而造成“流”和“过程”的失调;

(2)“网”或结构的失调: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在这一网络中,系统元素间形成稳定的关系,而城市的发展不仅破坏了已有的自然网络结构,而且由城市构成的物理、经济、文化和生态网络极不均衡,土地配置、资源利用、城乡关系、供需关系、代际关系不能协调发展,从而造成地球生态系统的尖锐矛盾;

(3)“序”或功能失调生态系统是一个协调的功能体,它的环境容纳能力、自然缓冲能力、持续供给能力、自主组织能力等大欧式功能协调有序的结果。城市发展在注重生产、生活的同时,忽略了能源、环境、自然以及人的供需、接纳、缓冲和调控功能,从而造成“序”的失调。

3.2城市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城市的合理发展应当顺应自然生态的过程,协调城市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遵循生态的基本原则;

(1)循环再生原则:自然界是不断通过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循环来得到发展的,这是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和再生的根本。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城市也必须加入到自然的循环当中,并且保持自然循环的稳定与畅通;

(2)协调共生原则:单一的生物是不能生存的,它们必须通过彼此的相互作用来协调共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复杂,系统的稳定性就越强。就如同沙丘中的单一植物终究会趋于灭亡,而复杂的森林系统则会保持稳定和持续的繁衍。在城市中也必须要保持各种自然因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共生;

(3)持续自生原则:只要一个生态系统的循环畅通,且具有足够的多样性,那么该系统就会通过负熵流的不断输入来保持持续自生。在一定的生态门槛范围内,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的城市生态系统也会维持其自生能力。然而同自然系统不同的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有人来控制的,如果认为的决策失误,就会导致自然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双重破坏。要想维持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使城市的运作顺应自然生态的运作过程。生态的运作过程是自然演化的结果和自然演化的基本原则,城市的生态化运作过程也就是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城市化过程。

4、土地自然系统

地球上的一切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演化,包括城市在内都离不开土地,“土地是地表某一地段的自然综合体,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全部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类活动对它们的后果。”在此提出了土地的另外两个特征:区域自然特征和人为特征。正是土地的这样两个重要特征使得人类能够得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土地加以分类和利用。地球整体的自然环境就是土地自然系统内部与外部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的演化、发展过程的一种外在体现。从地球起源到地球圈层的分化、从生命系统的接入到稳定的地球自然环境,都是自然演化发展的结果,自然“不仅是现实的自然体,而且是历史的自然体,具有一定的时空特性,它是从演化、发展而来,而且仍然发生着演化作用,创造着土地自然的历史。因而,当前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如洪旱灾频发、森林减少、生物缺失、地下水位下降等都与城市的空间扩展直接相关,正是城市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自然演进过程的改变和自然环境的衰竭。如还不认识到自然演进的重要性,随着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城乡发展的推进将会带来《2012》中所演示的不可挽回的后果。

总结:当前的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的发展规划是分不开的,但长期以来,是由于受到自然观与发展观的影响,自然因素的自然的功能、自然的演进过程、自然的规律并没有在城市的发展规划中得到体现,城市的自然环境也仅是城市工程方法的一种结果。把对自然的尊重放在首位,是城市规划发展的必要内容之一。因此,改变以往单一目的的规划体系,在指导城市发展的规划体系中注入更多的自然要素,才能使得整体规划系统得到完善,更加充满生机与生活与活力。

上一篇:城市与环境规划的冲突阐述 下一篇: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