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1 09:28:54

浅谈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在企业管理中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财务预算管理主要就是通过组织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分析、预算考核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工作进行强化,同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阐述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分析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同时探讨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 企业管理 作用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财务状况、现金收支、经营成本等方面进行预算,主要就是预计以及控制企业的经营活动、融资活动以及财务活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企业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并且在财务管理系统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与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关系,一定要充分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

财务预算管理指的就是企业在预测与决策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企业年度内的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相应的预算,合理分配相关的经济资源与经营活动,并且对其展开相应的财务监控与管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大部分企业都开始关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企业的管理层也逐渐了解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对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性,并且利用相应的预算工作开展一些监控活动,加强对企业成本的控制,并且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利润与现金流量进行相关的预测。进一步说,财务预算管理也就是在预算企业发展业务与资本的情况下,进行一些具体的安排,进而对企业计划期内的财务状况与经济效益进行直观的衡量,是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在开展企业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充分重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

二、财务预算管理的特点

(一)战略性

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导向,使相关的预算管理工作完全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要求,这样才可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同时也为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相应的规划。针对企业发展而言,财务预算的编制主要就是为了防范风险的发生,努力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进而为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通过开展统一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使得企业预算和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二)系统性

针对财务预算管理而言,其系统性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纵向与横向。其中纵向系统性指的就是预算编制、预算控制、预算考核与奖惩,进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上下环节也都是密切相连的,具有一定的预算刚性;横向系统性指的就是企业中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都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某一部门没有实现相应的预算目标,也会影响到其它部门的预算工作,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工作。

(三)目标性

在财务预算管理中,目标性主要指的就是,在构建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时候,一定要符合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并且根据企业发展的长期目标制定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进而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后盾。

三、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了财务风险的防范

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就是加强对企业资金的运用,进而提供相应的筹资策略,对企业财务结构进行合理的设置。主要就是围绕着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对财务进行相应的预测与控制,并且对一段时期内企业活动的资金进行合理的安排。比如,企业长期负债与流动负债所对应的成本是不同的,所以,相应的财务风险也是不同的,如果企业可以对未来的销售量、生产情况、应收账款回收情况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预测,就可以将企业未来发展的现金流量与付款到期日对应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减少企业的流动资产,也就不需要开展长期的融资活动。如果不能进行相应的预计,就一定要提高企业的流动性,组织延长到期的融资活动,进而确保企业具有较大的安全边际。所以,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可以有效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

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时候,可以有效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制定财务预算管理规划之后,一定要加强企业各部门以及全部工作人员的配合,共同努力实现相应的目标。事实上,在实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的同时,也可以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目标实现进行一定的反映,并且显示相应的结果。而企业各部门完成的目标也就是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分解。由此可以看出,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推行与实现。所以,加强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行,可以合理安排企业各部门与全体员工的具体工作,并且制定相应的任务目标,通过任务目标的实现,完成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

(三)促进了绩效考核工作的展开

在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是企业员工升职加薪的主要指标,在拟定绩效考核指标的时候,一定要对企业发展目标进行合理的分解与传递,促使企业中的每一岗位都具有相应的职责,每一个员工都担负着相应的任务目标。针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而言,绩效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施手段,在开展相关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围绕战略目标的分解执行,使其不要与战略目标产生脱节。而预算工作正是衡量战略目标实施情况的量化指标,以此来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实现绩效考核的导向性作用,并且预算也是利用数量化的方式体现管理工作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考核性,所以,完全可以根据预算工作展开的情况,对工作效率进行相应的评价,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而加以改进。并且将绩效指标当成是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比较企业预算指标与工作业绩之间的差异,进而更加客观地反映企业员工的工作情况。

(四)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

企业一旦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就一定要展开相应的实施工作,将管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控制阶段,也就是保证经济活动严格按照相应的计划执行,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一定会出现执行情况和预算存在差异的情况,这时一定要认真比较执行情况和预算之间的差异,进而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相应的监控手段。预算指标的制定为企业开展控制工作提供了相应的准则,明确费用的花费项目。企业既然已经制定了相应的预算,就一定要加大实施力度,不要只是流于形式,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预算工作并不重视,并且随意改动,导致预算表被改得面目全非,也就无法充分发挥预算工作的作用,先前的预算工作也就白费了,不仅会增加企业资源的消耗,还导致了企业预算编制工作的随意性得到了提高,因为知道编制了相应的预算也是可以改的,事实上,这也是降低企业内部控制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一些内部控制较好的企业而言,在开展预算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企业制定的预算指标执行内控工作的,即使出现了执行情况和预算编制不同的情况,也可以事先制定一个上限,进而也就不会出现一些逾越的现象。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内部控制工作的核心,通过对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展开,可以将相关的内控方法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可以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通过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效延伸了企业经营的范围与过程,并且对企业经营的质量有着一定的保证,进而为企业内控提供了一定的发挥空间与时间。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系统可以不断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且在落实相关工作的时候,也可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增加企业的利润收益。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推广,进而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减少企业中存在的财务风险、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确保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爱东,付代红.以价值管理为中心的财务管理教材内容研究[C].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

[2]姚美渊.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12).

[3]惠亚娟.浅谈如何促进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4]刘中元.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体系[C].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04.

[5]苏志强.浅谈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目标[C].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7.

上一篇:刍议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加强税收票证管理 下一篇:对基层央行会计人员管理要强化“六个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