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探讨

时间:2022-10-21 08:56:18

基于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酒店管理专业改革探讨

摘要: 现行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与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已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为提升学生从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必须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手,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专业改革创新,培养符合现代酒店业需求的高级人才。

Abstract: There exists serious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current hospitality management major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demand for talented person in hotel industry. To enhance stud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professional reform is imperative. They must improve their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innovate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curriculum system, and curriculum content, to cultivate senior talents for the modern hotel industry..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能力;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pacity;hospitality management major;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272-02

0 引言

随着中国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国际各大品牌的酒店管理集团蜂拥进入中国市场,甚至把中国市场作为其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酒店业的蓬勃发展推动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力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每年有大量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进入酒店工作,他们能否在酒店有很好的职业发展?能否有机会从一名普通服务员晋升到酒店的管理层甚至高级管理层?笔者目睹很多高职学生在酒店的成长历程,通过对多个个案的研究以及对当前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研究发现,学生职业发展好坏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职业技能的高低,而是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而现实中,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实践能力差、管理能力欠缺,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具备从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无法达到市场的人才需求。作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培养出适应酒店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性实践性人才成了当务之急。

1 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是要为酒店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应该成为培养的重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是指知识结构中为其职业发展提供不断动力的隐性因素和显性因素的总和。

1.1 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中的隐性因素 隐性因素是指酒店管理专业所需要的相关职业意识,可分为角色、敬业、道德、服务、质量、团队、品牌和制度等意识。

1.2 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中的显性因素 显性因素可以划分为四项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个人行动能力、发展能力和管理能力。

1.2.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指从事本专业的人员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所具备的能力和素养,要求既懂专业知识又会专业技能,具体包括酒店服务技能、酒店核心岗位能力和外语表达能力。

1.2.2 个人行动能力 个人行动能力指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正确领会酒店领导的意图、贯彻执行酒店各种经营理念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能力、执行能力和应变能力。

1.2.3 发展能力 发展能力指酒店员工在达到基本工作状态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素质和水平的能力,在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能力表现在多方面,主要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2.4 管理能力 现今酒店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不仅急需一线的服务人员,还需要大量懂专业会操作的管理人员,而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在经过短期的实践操作后,完全可能晋升到酒店的管理层。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要在酒店业长期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能力是他们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管理能力包括计划能力、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和控制能力。

2 目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方案与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市场对酒店人才的需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应以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当前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酒店企业看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认为学生尚未达到企业要求,仍然需要进行较长的岗前培训或在岗培训。然而,学生却认为在校学的知识与工作实践相差很大,这种学科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被认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以致于成绩好的学生也很难找到理想工作;即使工作了,可持续发展空间也不大。

2.2 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而实践操作性不足,难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教材为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内容主要体现了酒店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这些只是静态的具体知识,不能直接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缺乏动态的、可操作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难以胜任酒店的具体工作。

2.3 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不强 合格的教师是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关键。而专业科班出身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虽学历不低,但酒店相关行业的实践经验相对缺乏。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应用性要求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到深入浅出。这些只有空泛专业理论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可避免会由于缺乏酒店实践经验而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知识传授水平,同时难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的甚至发出错误的信息,造成学生对酒店期望值过高。缺乏合格的、高水准的酒店管理方向教师是高职院校酒店人才培养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

3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

3.1 搭建人才培养与酒店运营管理实践相结合的国际平台――“校企合作、订单教育”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订单班”是学院与企业“深度合作”,实行“订标准、订课程、订师资、订实习、订就业”的五订制度,由校企共育酒店人才,保证学生实习和就业之间的“无缝衔接”,逐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校企共建、校企共评、校企共赢的“订单班”教学实施方案与学生管理办法,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并为优秀学生提供基层管理者的实践岗位,提高就业起点。

3.2 构建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1+1”(基础知识+技能实践+管理能力) 酒店管理专业探索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强化专业技能、突出英语能力、提升人文素养为重点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第一年校内学习、第二年酒店顶岗实习、第三年回校理论提高”的“1+1+1”理实交互式教学模式。并在形成的“1+1+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的程度。在校内教学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学习,将酒店实际工作任务引入课堂带动理论学习,并时刻以酒店职业人的形象举止要求学生,营造职业化的氛围;在校外实践中,以学习任务为导向进行工作,将学习任务卡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在实习中自主学习。同时,为保证学生在为期一年的实习中真正学有所获,学校与酒店密切沟通配合,共同为学生在工作之余安排理论课程,作为实习中的专业理论指导。

3.3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加强对酒店行业和酒店市场的发展趋势的研究,掌握本行业发展动态及其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形成有效机制,订单企业与学院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酒店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实现专业与行业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本专业将会同企业一线专家,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高星级酒店的具体工作岗位要求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将对多门主干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会展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酒店英语等)进行重组或整合,并对核心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教学方案。各主要专业课程主要立足培养两种能力:一是较强的服务技能,二是基层或中层管理技能。

3.4 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传授向技能培养转换 努力使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内容充分反映酒店行业及相关领域的新进展、新要求,结合最新酒店星级评定标准,删减陈旧内容,增加新内容。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引进和使用部分国外优秀酒店职业教育教材,尝试双语教学,大力提升酒店英语教学的质量。

3.5 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立一支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建立合作关系的酒店共同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和“专家型”师资队伍,不断完善酒店管理专业专任教师到高星级酒店一线挂职学习交流和酒店行业和领域的优秀人才到学院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建立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训、交流和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了解酒店业需求的、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柳光露,刘红.基于从业能力提升的饭店管理教学创新设计[J].江苏商论,2010,(3).

[2]吴子钟,廖军华.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及评价体系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3]薛齐.浅析酒店管理专业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1).

上一篇:娶不上媳妇 这桩烦心事儿 下一篇:提高小学业余篮球训练水平的一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