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法的执行与消费者的参与

时间:2022-10-21 08:53:35

反垄断法的执行与消费者的参与

【摘要】 从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实体规定等方面着手,在对消费者参与法执行现有制度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现行消费者参与法执行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我国反垄断委员会以及执法机构在制定实施细则、执行办法等制度规定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垄断法;执行;消费者;参与

一、反垄断法的评价与消费者

维护消费者利益是反垄断法的宗旨之一。如果消费者对于反垄断法没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更甚之,或许根本不知道有反垄断法这一法律,那么,就无法期待消费者积极地参与反垄断法的执行。要想引导消费者积极参与法执行。首先必须让消费者认可、评价反垄断法。这就要求执法机关及其相关部门:一方面加强反垄断法的宣传教育,尽可能地让消费者知晓反垄断法。另一方面在执法过程中积极引入部分消费者参与,进行严格执法,增强执法的透明性、公正性,查办一些影响力较大的重点案例,让消费者确确实实地感受到执法机构的严明、公正,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对反垄断法的评价。

二、反垄断法的目的与消费者

反垄断法第1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尽管消费者的利益是作为反垄断法的立法目的之一而写进法律,但是,对消费者利益在反垄断法中所显现的位置,笔者认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利益是法律上保护的利益还是实施市场公平竞争政策的结果而带来的次生利益(衍生利益)的问题。

三、反垄断法的实体规定与消费者

消费者的主要权利在于消费者能够自由地选择商品,这也是消费者的问题。因此,不但要保证消费者有选择的机会,确保消费者依据正确的信息、情报进行适当选择的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反垄断法,主要对危害市场的四大行为予以禁止。即:限制市场竞争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行为以及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

四、反垄断法执行的问题、途径与消费者

对垄断行为的监督,除依靠反垄断执法机构以外,还需要发挥社会力量,也就是说应该依靠广大消费者。消费者分散在社会和市场的各个领域,而垄断行为的影响也分散在社会和市场的各个方面,消费者对于影响市场竞争力度与秩序的变动极为敏感,可以说是垄断行为活动的最广泛、最直接的感受者与发现者。消费者对于事关自身利害的垄断往往有切肤之痛,而这些信息单靠反垄断执法机构本身难以全面把握,通过消费者举报的途径,就可以成为执法机构采取行动的事实依据。另外,垄断行为危害的不仅仅是整个市场的活力与公平秩序,最终会直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因此,赋予消费者投诉、举报的权利,有利于对违法垄断行为的监督与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史际春等,2007)。

从各国过往处理的案例看,美国、日本等在所有立案案件的线索依据中,举报是最主要的途径(曹康泰,2007)。因此,我国反垄断法消费者举报制度的规定也是对消费者参与反垄断法执行机制的一种制度设定。举报的方式有两种:口头的举报和书面形式的举报。但是,本条并没有规定执法机构接受举报之后应该履行的一个什么样的手续问题。也就是说消费者举报之后,执法机构应该就执法的结果对消费者有一个交代,比如说举报事实不详,证据不足,不予立案;或者是经过调查,举报情况与事实有落差;或者是所举报情况经过调查,相关证据确凿,已经进入执法程序等。无论何种结果,都应该给举报消费者提供一个满意的答复。举报消费者得到执法机构的书面答复之后,对于消费者以后应该履行的司法程序,比如寻求民事赔偿诉讼时,在认定违法行为时就可以作为有力的证据,执法机构不能只对采取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举报进行必要的调查。该规定能够理解执法机构希望受理那些书面形式的、与事实相符的、以及具有相关证据的举报的心态。但是,这样也有可能会对消费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误解。不管采取何种形式的举报,消费者把违法嫌疑的事实通告给执法机构之后,执法机构都应该对此举报进行了解或者进行必要的调查,而不能只对采取书面形式并提供相关事实和证据的涉嫌垄断行为进行必要的调查。这也是对消费者参与反垄断法执行的一种实质性的鼓励。

反垄断法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在相关法律规范完备的条件下,争取消费者的参与法执行,有利于降低反垄断执法成本,推动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也是当前世界各国反垄断法发展的普遍共识与趋势。

参考文献

[1]木深雪.消者生活――消者政策.尚学社.2007:98~100

上一篇: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探析 下一篇:从巴塞尔协议论中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