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探析

时间:2022-09-16 07:15:07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探析

【摘要】 以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结合税法的相关规定,对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纳税申报问题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

【关键词】 视同销售;税法规定;会计处理

所谓视同销售, 就是经济业务本身不是销售,但纳税时按照税法的规定要视同正常销售一样计算纳税,因此视同销售是税法概念, 而不是会计概念。视同销售主要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些这样的事项:将自产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职工福利、职工奖励、捐赠、利润分配、抵债、进行非货币资产交换等。

一、税法对视同销售的规定

(一)增值税上的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单位或个体经营者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1)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2)销售代销货物;(3)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但相关机构设在同一县(市)的除外;(4)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指提供非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产和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5)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6)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7)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8)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二)视同销售在所得税上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将货物、财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等用途的,应当视同销售货物、转让财产或者提供劳务,但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除外。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采用的是法人所得税的模式,因而缩小了视同销售的范围,对于货物在统一法人实体内部之间的转移,比如用于内部在建工程、分公司等不再作为销售处理。

二、 视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

会计实务中对于视同销售行为处理产生困惑的焦点在于是否确认收入以及是否缴纳所得税。增值税法规中的八种视同销售是否确认收入,新企业会计准则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而是分散在部分准则中:(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应付职工薪酬》应用指南规定,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2)《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成本。(3)《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一债务重组》应用指南规定,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存货抵偿债务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成本等。这样零星分散的规定学习者难以掌握把握,不便于记忆。笔者对此作了一些分析,总结出以下规律:

视同销售是否确认收入,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中收入的定义及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判断。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销售商品收入必须同时满足大家熟知的五个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中认定的几种视同销售不管其会计处理上是否确认收入,都需要缴纳所得税。

第一,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及销售代销货物

税法中规定的这两类视同销售业务,在会计上的处理基本不存在争议。

委托代销有两种方式:视同买断方式和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将货物交付代销方时,委托方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人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在收取手续费方式下,将货物交付代销方时,委托方应借记“委托代销商品”,贷记“库存商品”,不确认收入。当委托方收到受托方开来的代销清单时,根据代销清单列的已售商品金额确认收入。

受托方销售代销货物的会计处理也要看委托代销的方式是视同买断方式还是收取手续费方式。在视同买断方式下,受托方销售代销货物时,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在收手续费 方式下,受托方销售代销货物时,按收取的手续费,作为劳务收入 确认人账,不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在所得税上,双方根据确认的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

第二,将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将货物用于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开发、或提供的非应税劳务等非应税劳务,从增值税法规方面看:货物在企业内部转移使用,企业不会产生经济利益总流入,不符合收入定义。同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没有发生转移,其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仍归企业,也不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只能按成本结转。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其他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规定,这种情况不是视同销售,不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三,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

增值税上,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同用于非应税项目一样,货物仍在企业内部转移使用,不符合收入定义,也不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只能按成本结转。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个人消费,就是会计上的用于支付非货币性职工薪酬,这种行为符合收入的定义和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因此,《指南》明确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按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规定可以看出在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时,仍在同一企业内部使用,不需缴纳所得税;当用于个人消费时,要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三条规定,首先要判断该项交换是否存在商业实质以及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计量。如果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应用指南规定: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未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应当以换出货物的账面价值和销项税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不确认收入。会计处理为:

借: 长期股权投资 770,000

贷:库存商品 6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000

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时,将其分解为按公允价值销售有关非货币性资产和投资两项业务进行处理,并按规定计算资产转让所得或损失。从而影响应纳所得税额。

由上可见,如果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在会计上确认损益,这与企业所得税处理一致;如果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在会计上不确认损益,这与税收处理产生差异,需进行纳税调整。

第五,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企业将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是企业的日常活动,表现为企业负债减少,是一种间接的经济利益总流入,因此符合收入定义,同时也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的确定条件,因此,应按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股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这种情况在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也很明确,应将其视同销售,计缴所得税。

第六,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增值税上,将货物无偿赠送他人不是企业的日常活动,也不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即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也无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不符合收入的定义。因此不能确认收入只能按成本结转。会计分录为: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企业将货物用于对外捐赠,按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的规定要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由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会计上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的捐赠支出,要看其是否超过年度利润总额的12%,如果没有超过,可以在税前扣除,此时会计和税收处理一致,不需纳税调整;如果超过则超过部分不能税前扣除,需纳税调整。

综上所述,从增值税法规方面看,在视同销售的8种行为中,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销售代销货物中的视同买断方式,非同一县(市)将货物移送他机构用于销售,将自产、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支付非货币性薪酬,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作为投资并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人、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都按合同或协议金额或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计算销项税额。其他视同销售行为不确认收入,货物按成本结转,同时按公允价值计算销项税额。

企业所得税法建立了法人所得税制,对于货物在同一法人实体内部的转移, 如用于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研发、分公司等不作为视同销售行为, 不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除此之外都作为所得税的视同销售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M].法律出版社,2007

[2]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

[3]高霞.增值税与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会计处理解析[J].财会通讯.2008

[4]梁俊娇.纳税会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蔡欢.谈“视同销售”的业务处理[J].财会学习.2008(7)

上一篇:浅议管理会计在公立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反垄断法的执行与消费者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