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21 07:51:08

摘要:目的:浅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结合临床经验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461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妊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等。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1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28例,发生率2.7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75.0%,胎盘因素占15.63%,软产道损伤占9.38%。结论:很多高危因素和产后出血有关,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观察,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高危因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44-02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2%~3%。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资料,还是全国产妇死亡监测结果,均显示产后出血居产妇死亡原因首位,临床稍微忽略或处理不当,救治不力,往往造成产妇死亡。因此,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产科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以阐述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制订防治措施,降低产妇病死率。

作者对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产妇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

1 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分娩产妇4616例,发生产后出血12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77%。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积极治疗无1例死亡。

2 方法

2.1 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

2.2 观察内容:产妇的一般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等。

2.3 产后出血测量方法:①阴道分娩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即臀部放置无菌弯盘收集血,胎盘娩出、会阴伤口处理完毕后,用称重法计算血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会阴垫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②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用负压瓶收集血,其他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3 结果

3.1 基本情况及出血量:128例产后出血产妇中最小年龄20岁,最大45岁。初产妇53例,经产妇75例;孕周35~43周。出血量≥500~1000ml89例,>1000~2000ml 31例,>2000~3000ml.6例,>3000ml.2例。

3.2 发生产后出血时间:本组资料中发生在产后2小时的92例,占71.88%,2~24小时内36例,占28.12%。

3.3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关系:阴道分娩3496例,发生产后出血82例,发生率2.35%;剖宫产1120例,发生产后出血46例,发生率4.11%。

3.4 初产妇与经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情况:6年间住院初产妇2590例,发生产后出血56例,发生率2.16%;经产妇2026例,发生产后出血72例,发生率3.55%。

3.5 单胎妊娠与多胎妊娠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单胎妊娠4551例,发生产后出血122例,发生率2.68%;多胎妊娠65例,发生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9.23%。

3.6 产前因素:本组资料中有10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孕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占出血人数的84.38%。其中有流、引产史、剖宫产史41例(37.96%),巨大儿19例(17.5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16.67%),过期妊娠10例(9.26%),前置胎盘6例(5.56%),双胎6例(5.56%),羊水过多4例(3.7%),中度贫血4例(3.7%)。

3.7 产后出血的原因

3.7.1 产后宫缩乏力96例,占75.0%。其中巨大儿19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羊水过多4例,产程延长24例,双胎妊娠6例,胎盘早剥1例,中度贫血4例,其它因素20例(包括精神因素等)。

3.7.2 胎盘因素20例,占15.63%。其中胎盘粘连、滞留13例,前置胎盘6例,胎盘植入1例;有2次以上妊娠史的18例,占胎盘因素出血人数的90.0%。

3.7.3 软产道损伤12例,占9.38%。其中宫颈裂伤5例,阴道壁及穹窿裂伤7例。

3.7.4 本组资料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

3.8 产后出血的处理

3.8.1 子宫收缩乏力

3.8.1.1 按摩子宫

3.8.1.2 应用宫缩剂:子宫收缩乏力的一线治疗药物

缩宫素: 稀释静脉给药, 3-5min起效,半衰期 1-6min, 维持30-60min,主要作用于宫体,大剂量可致水中毒及冠状动脉收缩、低血压。

麦角新碱:0.2-0.4mg肌注或静脉快速滴注,或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静脉缓慢推注,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高血压患者慎用。

欣母沛:前列腺素F2α(15-甲基 PGF2α), 0.25mg肌肉注射后药浓度很快上升,15 min左右可达最高浓度,半衰期约30 min左右。

米索前列醇:不同报导评价不一, 2006年FIGO/ICM的回顾调查认为和缩宫素合用比单独使用麦角或缩宫素好,缩宫素血中高峰时间短,米索20min达高峰,起了互补作用,但有关它的剂量、使用规范、持续时间以及副作用等尚待研究。

地诺前列酮:栓剂,阴道或直肠用药20mg,每2h,低血压禁用。

3.8.1.3 宫腔纱条填塞法:本组资料4例。

3.8.1.4 结扎盆腔血管:本组资料2例。

3.8.1.5 切除子宫:本组资料2例,1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并发DIC;另1例为胎盘植入。

3.8.2 胎盘因素:胎盘已剥离滞留宫腔,应立即取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胎盘胎膜残留可行钳刮术或刮宫术;胎盘植入,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

3.8.3 软产道裂伤:应彻底止血,按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修补阴道和会阴裂伤时,不留死腔,避免缝线穿透直肠粘膜;软产道血肿应切开血肿、清除积血,彻底止血、缝合,必要时可置橡皮引流。

3.8.4 凝血功能障碍,本组资料无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4 结论

4.1 产后出血的发病率:本组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7%,与相关资料的发生率相符。

4.2 本组资料中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与相关报道相符。

4.3 经产妇、有引流产、剖宫产史者产后出血比初产妇高。胎次越多,引流产次数越多,都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残留的发生率相应上升,发生产后出血机率增加。

4.4 产前高危因素可引起产后出血的发生。病理妊娠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所以应重视产科病理因素及异常分娩,加强宣教及做好围产期保健,早期发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4.5 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首位原因,而宫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胎产次、多胎、巨大儿、产程延长、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及产妇心理因素等会影响子宫收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血液浓缩,导致组织缺氧、水肿、微血管病变及血管脆性增加,易发生产后出血。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占第二位。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滞留、胎盘植入等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增加。对前置胎盘的产妇.产前明确胎盘位置,选择合适切口,同时应做好产后出血抢救的各项工作,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5 预防

5.1 认真做好计划生育知识宣传,避免计划外妊娠;加强婚前健康教育,做好避孕指导,减少人流、引产次数;做好孕期健康教育、定期产前检查、做好高危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均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5.2 正确处理产程,防止产程延长;合理使用子宫收缩剂和镇静剂;提高阴道助产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5.3 产后2小时是产后出血发生的高峰时段,助产人员应加强产妇在产房2小时的观察,发现有可能出血倾向者及时处理。离开产房前鼓励产妇排空膀胱,鼓励母亲与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能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

5.4 重视产前保健、正确处理产程和加强产后观察,个环节都要认真、及时,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提高产科质量,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

[2] 刘棣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防治.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0,6(1):27

上一篇:41例早产儿喂养困难的疗效分析 下一篇:9675例产前筛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