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对消费物价的调控措施及借鉴意义

时间:2022-10-21 06:52:09

俄对消费物价的调控措施及借鉴意义

高增长伴随高通胀是2007年中俄经济共同特点。2007年中俄GDP各增长11.9%和7.7%,通胀率则分别为4.8%和11.9%。通胀结构也表现相似,如食品价格上涨分别高达18.2%和15.6%,均是推高两国通胀的主要因素。所以,抑制通胀特别是抑制消费品价格涨幅同是2008年两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

2007年12月13日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公布了《2007-2008年降低消费物价涨幅的措施安排》,把调控消费物价作为抑制通胀的政策重点。

一、俄主要调控措施

(一)货币、信贷和预算政策

包括制定2008年及2011年前货币和信贷规模,预测通胀率及2008―2011年主要消费品价格和主要食品价格指数(综合货币和非货币因素);制定以降低通胀为目标的货币、信贷和预算措施。

(二)降低食品价格涨幅

检查联邦政府《关于联邦主体政府与企业降低或冻结部分重要食品价格的协议》决议的执行情况,检查《保护竞争法》的执行情况,重点检查地方政府限制本地产品外销问题;加大对经营好的农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含奶类、肉类生产与加工企业、果蔬生产和销售企业);加强大型农业企业在发展农产品和食品竞争中作用和效益;增加商品干预用国家粮食储备;把在西伯利亚联邦区和远东联邦区实行的铁路运粮费率优惠50%的政策顺延至2008年底(运距超过1100公里,含运输工具空返费优惠)。

(三)发展贸易和物流基础设施

制定农产品市场和“周末农贸集市”综合发展计划;发展农产品销售基础设施及发展农业消费合作社供销网;制定联邦法律《国家内贸调节原则》及配套法规。

(四)降低成品油和建材市场价格上涨幅度

制定《关于交易市场和规范交易》的联邦法律;制定以少数大企业产品为主的交易市场商品准入清单;监督大型水泥企业投资计划实施情况;监督《成品油市场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初期以简单拍卖为主,逐步转向由交易市场定价和成品油期货交易)。

(五)提高对自然垄断企业和住宅公共服务企业商品与服务价格调节效果

对下述垄断行业的商品和服务制定定价原则和国家调节原则:①原油和成品油运输费;②铁路货运站、海港、空港和内河码头服务费;③铁路普通货运服务费。

制定《提高自然垄断企业和公共服务企业经营透明度》的联邦法律;完善定价机制,制定公共服务价格调节原则(公共基础设施接入价、公共服务零售价和公共服务指数化限价管理)。

二、借鉴意义

俄政府消费物价调控措施,反映了俄对市场经济的国家调节原则、方式、范围和程度,尤其是以下特点,具有借鉴意义。

(一)宏观调控与微观调节相结合

在俄政府的调控措施中,既有相应预算、货币和信贷政策,也有对个别地区铁路运粮费率及运粮专用车空返费率的调节措施;既有以联邦法律规范国内贸易的计划,又有国家支持发展“周末农贸集市”的设想。微观调节对象是能够影响局部或全局的关键点。根据本国具体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微观调节对象和方法,并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可起到较好调控效果。

(二)政府调控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相结合

在降低食品价格涨幅的措施中,重点是要检查地方对联邦政府政策的实施情况,即检查地方政府与食品企业限价协议的签署和执行情况。通过政府与企业的价格约束协议,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是俄政府反通胀政策特点之一,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值得进一步关注。

(三)执法机构介入与立法调节相结合

在调控措施中,俄联邦内务部参与对政府与企业限价协议签署和执行情况,以及对《保护竞争法》实施情况的检查,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以赚取暴利为目的的价格联盟等行为追究法律责任,以维护市场秩序。同时,措施中还包括制定《国家内贸调节原则》联邦法律在内的4项立法计划,以完善政府调节市场经济的法律基础。

(四)调控物价与增加供应相结合

俄在制定抑制食品和农副产品价格的措施时,还注重增加市场供应,如除增加进口和限制出口的措施外,还将加大对大型企业的信贷支持,以增加肉、蛋、奶和果蔬的市场供应,并为此创造相应的销售条件。增加供应有助于从源头缓解价格上涨压力。

(五)以调控食品和垄断行业商品与服务价格为主

在价格调控措施中,突出了以调控食品和垄断行业商品与服务价格为主,前者反应了俄通胀的结构特点,后者则说明俄联邦政府对重要民生领域保持着充分调控能力。民用水、电、气、暖实行政府定价,并实行限价指数化,既实现价格可控,保护广大居民利益,也有利于社会稳定。

俄于2007年10月开始实施部分应急反通胀措施,并在11和12月份收到较明显的效果,但仍没有实现政府制定的控制通胀率在8%以内的目标。俄2008年消费物价调控措施有较多新增内容,少部分则是继续已有的应急措施,如对粮食市场的商品干预和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等。俄近年实践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又有效调控消费物价是一项艰难任务。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可能存在偏差,缩小偏差需要真正有效的政策实施机制,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事司供稿)

上一篇:广西非粮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取得成效 下一篇:今年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能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