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不能仅仅有技术

时间:2022-10-21 05:57:53

远程医疗不能仅仅有技术

随着“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和目标的确立,以及国家27亿医疗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的下达,远程医疗和远程会诊系统的建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远程医疗就是利用各种通讯和电信技术,将医疗信息从一个地方传输到另一个地方,用于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远程医疗服务主要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咨询、远程监护、远程教育等。远程医疗对于共享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医疗服务,增加医疗覆盖,提高落后地区医疗水平,减少医疗错误以及教育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政策支持和市场巨大,目前国内正掀起一波建立远程医疗系统的热潮。很多厂商各显神通,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以电信网络、互联网、卫星等作为载体,通过视频会议、流媒体传输等技术手段开发了很多远程医疗系统和解决方案。但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手段在远程医疗中固然非常重要,没有现代化的信息传输和通讯技术,远程医疗绝不会实现。但只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远程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和业务模式。离开了医疗这个核心,远程医疗只能是空中楼阁,是先进技术的堆积。因此,只有将技术与医疗业务、流程、管理和运营相结合,才能发挥远程医疗应有的作用。

其实,国内一些地区至少在2005年前就已经建成了远程医疗系统,其中一些项目甚至可以覆盖全省。但到目前为止,这些项目中能够良好运行,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寥寥无几,这表明是远程医疗本身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的通知》等有关规定,远程会诊只能在具有资格的医疗机构之间进行,并且会诊双方医生之间是咨询关系。但是,通常远程会诊双方在设备、技术、知识和业务水平等方面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申请医院所作的检验、检查和诊断是否规范准确?申请医生能否为会诊医生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会诊医生能否根据申请医生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出正确的咨询意见?下级医生能否真正理解会诊专家的建议,并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处置?会诊双方医生是否有完整合法的记录?一旦出现问题责任如何认定?这些问题都是困扰远程医疗具体实施的流程和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远程医疗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目前,很多地方远程会诊没有收费标准,即便一些地方有收费标准,远程会诊费也是属于自费项目,医保不能报销。另外,远程会诊是按次收费,不管患者对会诊结果是否满意,是否达到了真正的效果,患者都要缴费。

远程会诊按会诊方式来分,可分为实时会诊和非实时会诊;按会诊医生的邀请方式来分,可分为点名会诊和非点名会诊。按照一般患者的心理,最希望的当然是实时的知名专家点名会诊。但由于会诊一般不是专家固定日程之内,而且专家自己的临床、教学、科研任务本来就非常繁重,因此找到一个双方都能配合的时间非常困难。即便时间可以配合,也很可能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料致使会诊医生很难给出指导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可以补充资料进行二次会诊,那么申请医院有没有能力补充完整的资料?二次会诊的时间是否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间?二次会诊患者是否需要交费?这些问题都是远程医院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将严重影响远程医疗效果,影响患者的信任度和医生的积极性。

因此,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大型综合医院以及远程医疗服务机构要认真研究、积极创新,逐步解决远程医疗中的这种问题,并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远程医疗组织架构、业务模式、运营模式,才能促进远程医疗的建设和发展,真正为基层百姓造福。

上一篇:花香袭人知骤暖 下一篇:政府推进,安塞县卫生信息化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