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21 05:47:58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无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教育内容上来看,思想品德课程都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思品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将心理教育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呢?

一、营造快乐氛围,在课堂环境中渗透心理教育

思想品德课新课标理论强调:“教师所主持的学习活动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主动活泼的学习,唤醒他们的自主意识。”

建构主义核心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依据这两大理论,今年我实施了“合作一体验”互动式学习教改实验方案,此方案强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主流是快乐的,在学习生活中,他们的主导心境是愉快的,使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教学中我注意运用幽默诙谐的教学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思想品德学习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

二、结合教学内容,在心灵导航的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各种丰富的心理教育素材零星地潜隐在一节节课中。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容中的心理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凭借点。

1.让学生学会合作,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今时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竞争越来越激烈,任何人单枪匹马、孤身作战都很难成功,要靠群体的智慧,联合攻关方能取胜。这就要求未来的人才要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合作。正是基于这一点,所以这也成了我教改的一方面内容。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采取合作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到探究园活动中去,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合作,这不仅能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有利于目标分享,信任与责任感等方面的社会学习,形成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

2.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自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它能将人的一切潜能充分调动起来,可以激发较高的水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关爱和信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觉得“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行”,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3.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塑造良好性格。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就在很大程度上依欶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由此可见,性格作为一个人态度与行为主式的独特和稳定的表现在个性中具有核心的意义。

如在《跨越障碍,正确选择》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谈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由于意志力薄弱而半途而废的事,自己有哪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该如何克服?学生谈到有睡懒觉不能坚持晨跑或学习,或者有的不能坚持写日记,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能坚持背单词等等。通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白,人最大的敌人往往是自己。很多半途而废的事情,都是由于人性的软弱和意志不够坚定,通过对比良好性格与不良性格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良好性格的特征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

三、给予理解与信任,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强调教育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进行情感交流,以炽热的情感、成熟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打动学生,即用一份童心去领会他们,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在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心理教育与思想品德学科教育进行良好的渗透的同时,还必须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注意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鼓励他们,对他们寄予积极的期望。心理学的大量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合理期望会使学生向好的积极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低期望则会使学生越来越差。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评价,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在课堂学习中,我特别注意避免使用“你听我说”、“我告诉你”之类的命令式、灌输式的口吻,而坚持用鼓励性的、商量式的语气说话。

总之,在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把整体育人视为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把教学过程视为育人过程,心理教育的过程,全方位、全过程地渗透心理教育。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使思想品德教学成为有活力、有灵性的学习过程。

(责任编校:卫风)

上一篇:浅谈呼吸在现代舞与中国古典舞中的运用特征 下一篇: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