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过夏天

时间:2022-10-21 04:55:27

古人如何过夏天

高小白的穿越笔记:在宋朝吃“冷饮”

“空调、汽水、电风扇、冰激凌……”走在盛夏七月的汴梁城,我一边顶着烈日汗如雨下,一边怀念着这些属于现代社会的解暑法宝。原以为,古代不像现代一样受温室效应影响,夏天一定清凉得多,却没想到,刚一穿越到这里,炙热的空气就将我包裹起来。再看周围的行人,或不住摇着扇子,或不时用衣袖擦拭汗水。身为一个“过客”,我不禁对这些生活在古代的人充满同情。

“卖冰水咯!”一声响亮的吆喝传来。一听到“冰水”,我立刻精神抖擞,顾不得多想,就循声来到一家店铺门前。店里面已经坐满客人,店外当街的空地上,撑着几柄布伞,伞下的空座也所剩不多。面前的这张桌子上,一碗冒着白气的食物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下子脱口而出:“哇,刨冰!”

“刨冰?”桌旁的客人抬起头,诧异地看着我,“哦,你说的是这碗甘草冰雪凉水吧?”

大概是注意到我盯着所谓的“甘草冰雪凉水”两眼放光的样子,那位客人被逗乐了,向店家又买了一碗,邀我一起品尝。我不好意思地坐下来,这才仔细打量起这碗宋代“刨冰”来:冰块虽然不像真正的刨冰那样,被刨成雪花状,但也研磨得很细碎。舀一匙送入口中,冰凉甘甜,还有一丝清新的草药味,感觉就像喝到了冰镇凉茶,分外解渴。

“味道如何?”那位客人问道。听我连声称赞,他便解释说,“这是用甘草煮的糖水,晾凉后加入研碎的冰块。你说的草药味,就是甘草的味道了。”

听到这里,我不禁又感慨起来:原来历史上这么早就有“冷饮”卖了,在这里过夏天,好像也没那么糟嘛!

周博士的历史小课堂

古代没有温度计,无法准确地记录气温,但是通过一些资料,我们还是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夏天究竟有多热。比如《宋史》中有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描述的就是一场因气温太高导致的“热灾”。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的研究,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两千年里,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还要高2℃左右。

没有空调,没有电扇,一切便利的现代化降温设备都没有,那古人过夏天该如何降温解暑呢?

藏冰祛暑

冬季凿取河冰,存放到夏季再取出来使用,这是古人很早就学会的一种消暑方法。考古学家发现,我国早在周代就有用来贮存冰块的冰窖了,甚至还有用青铜制造的原始“冰箱”――冰鉴。把藏有冰块的冰鉴放在室内,既可以为食物保鲜,又能释放凉气,真是一举两得。

到了唐朝,开始有商人做起了冰块生意,市场上还能买到用蔗糖水做成的冰棍儿。宋朝人把“冷饮业”发扬光大,一到盛夏,道路两旁就摆满了冷饮摊儿,“生淹水木瓜”“雪泡豆儿水”“荔枝膏”……光是名字就让人垂涎三尺了。可惜的是,这些冷饮的配方没能留传下来,后人想吃也吃不到了。

引水纳凉

虽说古代没有空调,但是房间也可以变得和空调房一样凉爽。就拿唐代宫殿“含凉殿”来说吧:含凉殿依水而建,殿内有一种“水激扇车”,用水来转动风扇,扇叶再对着凉水吹,就形成了冷气;宫殿的四檐还安装了水管,用机械装置把水引到屋顶,水顺着屋檐四下流淌,形成一道道水帘,既清凉又美观。

皇家的这种纳凉设施,官吏们也纷纷效仿营造,虽然规模比不上,却也设计得十分精巧。例如,刘禹锡在《刘驸马水亭避暑》一诗中,描写了一种专供乘凉的水亭:“千竿竹翠数莲红,水阁虚凉玉簟空。琥珀盏红疑漏酒,水晶帘莹更通风。”在这样的水亭中,可避暑,可观景,还可宴请宾客,真是其乐无穷。

凿窟制冷

假如你逛过地下商场,或者曾在旅游时参观过地下洞穴,就会发现这些地方和地面相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先秦时,人们就会利用这一特点来制冷了。当时,一些贵族家中都建有“窟室”,这是一种非常考究的地下室,也是贵族们在炎炎夏日的避暑胜地。

后世的人更是发挥聪明才智,把地下冷源“搬”到了厅堂里:在厅内挖一口深井,井盖上凿孔,夏天就会有冷气从孔中冒出来了。除了发挥“空调”的功能,这种井还能化身地下“冰箱”,冷藏瓜果肉蔬。如今,在一些保存下来的明清民宅中,还能看到这种“空调井”。

自然消夏

无论是贮藏冰块,还是建人工“水帘洞”,又或是开凿地下室,花费都很高。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最实用的还是凉席、凉枕、扇子这些物美价廉的取凉用具。

此外,古代还有一种降温解暑的方式,为文人雅士所推崇。白居易《消暑诗》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徐凝是“避暑临溪坐,何妨直钓鱼”,秦观是“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杨万里则是“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傍柳荫,临山溪,坐竹林,亲近自然不仅可以纳凉,也可以获得一份怡然自得的好心情。心境平和,烦暑也就消解了,因为,“心静自然凉”嘛!

上一篇:构建新型评价系统,实现高职院校教学创新管理 下一篇:一张百万元的钞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