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大班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时间:2022-10-21 04:30:57

《化学反应工程》大班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摘 要: 本文从大班《化学反应工程》上课情况入手,采用案例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对化学反应工程的大班教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手段及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合理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大班课堂教学 案例法 调查

所谓大班,一般指“规模过大的班级”或“人数过多的班级”。蒋士会[1]认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规模应该确定在50~100人之间。吴艳[2]认为大班课堂教学是合班教学,也就是将原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政班级合并在一起进行教学。我国从1997年高考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相应的教师数量并没有成比例地增加,导致我国高校生师比从1997年的7.8:1上升至2012年的16.6:1[3],而且有日益攀升的趋势。从全校公共必修课到专业基础课,甚至专业课,大班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化学反应工程》属于专业课,我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在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3个行政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1-1班59人、化学工程与工艺11-2班55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13-1班20人,三个班级以下分别简称1班、2班、专升本)共计134人一起上这门课。上课前笔者查阅了有关大班教学的资料[4]-[9],了解到优化大班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上课采用案例法多媒体教学。另外还给学生分了学习小组,每组7~8人,有学习好的有学习差的,组长由有组织能力的人担任。小组活动任务主要是及时复习该课程的重难点,有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为了考查这些措施的实施情况,笔者在本学期期中编制了“关于化学反应工程大班教学问题的调查问卷”。

1.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不记姓名,学生自愿参与,调查对象是上这门课的三个行政班级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34份,回收105份,有效回收率78.4%,符合统计分析的要求。

作者简介:赵凌,女,汉族,河南扶沟人,1980.6,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程、化工设备。

通信作者:张艳维,女,汉族,河北河间人,1980.9,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化学工艺、精细化工。

本调查问卷共20道题目,涉及各班班风学风问题及大班教学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课堂表现、教学效果和小组学习等六个方面。

2.调查结果

2.1各班班风学风问题

班风学风问题主要是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听课情况。

表1 你上课时会有以下哪些行为?摇 ?摇

学生不听课时玩手机的占大部分,55.77%的同学表示同意上课前关掉手机或把手机主动交给老师。以后上课时老师可以提前提醒学生关机。

2.2教学方式

表2 大班上课,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摇 ?摇

目前学生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仍然是讲授,期间可以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增强大班教学效果。

2.3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本次调查的是多媒体、板书。

表3 大班上课,你喜欢哪种教学手段?摇 ?摇

“其他”选项中同学们的意见是要求课件与课本同步,便于课下自己复习。

2.4课堂表现

表4 你是否迟到或早退??摇 ?摇

表5 上课对老师提问的问题,你的态度是?摇 ?摇

“其他”选项,有的认为有把握的回答,没把握的听别人回答;有的人思考但没有结果;有的跟不上老师的思路,不知从何答起。

表6 上课遇到自己解决不了或没有听懂的问题,你的措施:?摇 ?摇

“其他”选项有的表示记下来问同学或上网查;有的只是记下来,下次课前再看,看不懂就不管了;有的表示对该课程兴趣不大,考研跨专业,无所谓。

2.5教学效果

表7 与之前参与的小班教学相比,你认为此次大班教学效果怎样,为什么?

78.22%的同学认为小班教学效果好,因为小班上课秩序好,干扰因素少,受周围影响小,注意力比较集中,可以认真保持听课状态;人少,看得清,听得也清。小班上课,老师可以注意到更多同学,方便与老师交流,不会的当场问老师,当场就可以解决,而大班人多,部分同学坐得靠后,自制力不好,不能专心学习,还影响别人,效率不高,一般大班上课的教室比较大,喜欢往后坐,影响听课质量。0.99%的同学认为人多交流起来方便,所以认为大班教学效果好。20.79%的同学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事,老师讲课只是辅助作用,愿意学习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好好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即使一对一辅导作用也不大。

2.6小组学习情况

表8 你参与小组学习的感受是?摇 ?摇

18.45%的同学认为小组学习效果不好主要是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高。26.21%的同学认为小组学习效果很好,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自学能力和团队意识。52.43%的同学认为没有真正融入小组团队中,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对小组学习方法还不太适应。

3.现存问题分析及思考

目前,大班教学是现有条件下高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并且较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出现大的改变。大班教学中由于班级人数多,不容易进行课堂组织管理,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评价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反思和批判,找出影响大班教学的因素,寻找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课程控制方法等控制策略。根据大班课程教学特点,提出一些可行建议和意见。

首先,大班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授课形式以集体授课为基础,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学习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习小组组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其次,教师应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注意运用课堂控制技巧和幽默的语言,使用多媒体等辅助设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把《化学反应工程》大班课堂教学上得有声有色,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蒋士会.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的优化[J].大学教育科学,2004,(1):27-30.

[2]吴艳.大班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9):111-114.

[3]中国统计年鉴[EB/OL].

[4]陈国峰.浅谈大班额环境下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2013,(4):74-75.

[5]李玉侠,王秀芹.试论高校大班课堂教学控制的积极策略[J].衡水学院学报,2008,10(5):103-105.

[6]吴威.高校大班额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6):84-85.

[7]郭锐.高校大班课堂教学准备的策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33):163.

[8]刘晓利.“特朗普制”教学模式与大班课堂教学的控制[J].计算机教育,2011,(12):59-61.

[9]杨立恒.新课改背景下大班额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14):152.

通讯作者:张艳维

上一篇:与你擦肩而过 下一篇: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