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09 01:10:46

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

摘 要: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关系到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学生个人价值观的提高都要得到足够重视。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是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作者对高中体育教育有效性的提升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高中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有所启发。

关键词: 高中体育 有效性 提升策略

1.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非常需要知识创新型的人才,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培养、身体素质、合作意识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种全方位发展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要。但是应试教育使得学校和家长一味追求升学率的提高,完全忽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但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方式不断改变,目的是在体育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教学资源内,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灵健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情感多样、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自我认知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高中生的高考压力很大,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要用在文化课的学习上,每天精神高度集中,非常紧张,身心疲惫。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往往搞得学生身心疲惫,精神紧张,很少安排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时间有限,往往以讲授为主,缩短学生运动的时间。体育课时间不充足,学生没有兴趣,不能尽情地进行体育活动。体育课时间有限,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体育锻炼,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对如何提高高中体育教育的有效性提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旨在为广大的高中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有效性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2.激发运动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调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现在的体育教学往往都是枯燥乏味的,因为学生对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要把这种体育教学变成充满趣味性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是使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很多种方法:一是分层教学法,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能力不同,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水平设置不同难度,经过各自努力后都能达到预想的锻炼结果,让每位学生几乎都能体会到运动的喜悦,这种方法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二是知识灌输法,语言是非常具有艺术性的,老师通过巧妙的教学语言组织给学生讲解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以及对人身体的培养好处,授课内容生动有趣,吸引学生;三是娱乐教授法,高中生对很多新鲜事物感兴趣,教学内容不但要新颖,教学方式也要活泼,增强体育课程的游戏性和娱乐性;四是增强竞争法,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速度相对还是比较快的,为证明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可以采用增强一些竞争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斗志;五是标准示范法,教师的动作一定要规范有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美和运动的魅力,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

3.发挥主体作用

合作自助小组式学习让学生相互探究学习问题,看似降低了体育教学效率,但是给学生填鸭式的灌输更多的知识不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新的教学模式恰恰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着重通过一些体育教学途径,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各小组通过内部讨论解决一些带有难度或是需要归纳总结的问题,从而使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从老师教变成自己学。在内部讨论、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积极自我表现,希望别人认可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争论,不仅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勇敢表达自我观点的欲望;同时,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真正思考和理解学习目标,使教学效果更好。另外,学生在讨论、质疑的小组协作过程中创新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得到提高,日后踏上社会就会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知识的自学能力。

4.合理选取内容

体育教学提高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是教学内容,它主要指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学习接收的全部信息。讲求时效、科学、男女分开、难易适中的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内容的设置也要符合教师的能力、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和厂地器材条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学生兴趣爱好、教学效果等前期调研分析,结合现阶段体育教学条件,从学生的身心特征、实际年龄结构、接受能力和接受取向等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和优化,不仅贴合现实生活,而且使教学目标更容易实现。这里对教师就有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合理、适度的加工与改造,而且要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还要说一点就是教学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本身,当地的人文、地理等环境是老师创新的源泉,取其精华,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改进,将教材中的难点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生动讲解,把教材用活,使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更容易。

5.有效利用资源

完善的教学环境是高效体育课堂教学的保障,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有效体育教学的前提。教学场馆、教学器材等就是教学资源。体育教学有室内和室外教学,在室内教学中学习体育的理论知识,然后在室外教学中让学生实践,掌握体育运动技巧。如果体育器材不满足数量及质量要求,学生得不到锻炼,那么教学进度会受影响。所以学校要及时引进教学器材,还有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体育教师应该在一些训练项目上充分发挥想象力,自制体育道具或是一器多种用途,充分挖掘体育器材的价值。另外,考虑到体育器材的条件有限性,分层分组教学是种好方法,每组学生充分利用器材轮流练习不同项目。

6.结语

有效的体育教学是满足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教学活动,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以及学生的个人价值都得到重视。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开拓创新,不断改进完善,从而得到真正符合教学目的并且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仲字,徐波锋,王利娥.体育课堂教学技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4):126-130.

[2]张瑞吉.中职体育有效教学的理念及其策略[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5):62-65.

[3]邓国良.新课程视域下的体育有效教学[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111-113.

上一篇:《化学反应工程》大班课堂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分... 下一篇: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中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