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县城西宝塔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时间:2022-10-21 04:25:27

湖南省桑植县城西宝塔滑坡地质灾害特征

摘要:主要论述宝塔 滑坡遭受地质灾害情况,提出了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宝塔 滑坡 危险性 灾害治理

宝塔 滑坡位于桑植县城西,滑坡面积15635.36m2,滑坡体积7.5万m3。滑坡区有硬化公路与县城相接,交通便利。

一、地质环境

宝塔滑坡区属构造剥蚀丘陵斜坡地貌,位于澧水河谷南岸,坡面近似东西走向,向北倾斜,海拔标高在251~314.40m,相对高差63.40m。走向长约125m,地面起伏不平,地形坡度15°~24°。根据勘察资料,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h)残坡积和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下段泥岩构成。

区内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地下水循环交替较强。

二、滑坡基本特征

1、滑坡空间形态

宝塔滑坡位于澧水桑植河段南岸,平面形态呈舌状,主滑方向360°,滑坡区地形特征表现为前缘缓,后缘陡,以滑坡体中部水沟为界,前缘与后壁之间存在二级台阶。

滑坡周界清楚,东侧、西侧及后壁由第四系与基岩接触界线控制。滑坡面积15635.36m2,滑坡堆积物平均厚度4.80m,滑体体积7.50万m3,属小型滑坡。

2、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滑体物质成分主要为残坡积粉质粘土类,滑床为三叠系中统巴东组下段紫红色泥岩,滑坡类型属堆积层(土质)滑坡。

3、滑坡变形特征和发育阶段

据地面调查,2009年老滑坡下部复活,产生了严重的变形和破坏,其侧缘形成了贯通的纵张裂缝,长约80m,宽度一般1~5cm,最大20cm。后缘的横向拉张裂缝已贯通,长10m左右,宽1~5cm,并形成了1.2m高的滑坡后壁。滑坡前缘有多条断续延伸的横向裂缝,缝宽5~10cm。滑坡范围内的民房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其中6栋民房濒临倒塌。两条乡村公路的路面已明显下凹,滑坡前缘地面下陷40cm以上。

根据滑坡的变形和破坏状况,目前宝塔滑坡所处的发育阶段为:下部滑体处于滑动阶段,上部滑体处于暂时稳定阶段。

4、滑坡水文地质特征

①地表水:滑坡体内无地表水系,在中部有一条生活废水沟横穿滑坡体,因部分下渗使滑体含水量增加,对滑坡的稳定性不利。

②地下水:基岩风化带中赋存有网状裂隙水,与上部松散岩中的孔隙水相通。大气降水是其主要补给源,以泄流的形式向谷底排泄。水量甚小。

5、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宝塔滑坡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不利的地质条件,降雨对坡体的饱和软化和澧水对坡脚的侵蚀和浸泡软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有坡角开挖、生产及生活用水的下渗、滑坡体上建房加载等。

三、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的基本原则是以最少的投资,最短的工期,达到治理目标,满足所有预定功能要求、安全性和耐久性要求及投资和工期的经济性要求。防治工程设计应遵循目标优先,安全第一,经济合理,美化环境的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设计应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必须达到防治目标;

2、防治工程应与现有工程设施相协调,与周边环境相融洽;

3、工程措施应因地制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4、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材料、施工技术方面的资源优势,在技术上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工程投资;

5、按先后顺序考虑绕避、排水、减载压脚,支挡防护措施,同时体现综合治理的原则。

四、结束语

1、宝塔滑坡目前已处于滑动阶段,在暴雨尤其是澧水洪水的作用下,整体失稳的可能性极大。滑坡区为城乡结合部,区内人口稠密,建筑物和市政工程设施密布,一旦滑坡失稳滑动,后果十分严重,将直接威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使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对该滑坡进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2、今后在滑坡区修建多层楼房、重要厂房和构筑物时,建议采用嵌岩端承桩基础,以减少人为附加荷载,提高抗滑能力。对于新建大型工程,应坚持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再进行建设的原则。

参考文献

1、《桑植县宝塔滑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湖南省常德工程勘察院,2010.6

上一篇:开滦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的思考 下一篇:浅析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