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1 04:07:24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人们对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电力系统的建设进程。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对此,本文主要阐述电气自动化的特点,并分析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优势及其具体应用。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前言: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不仅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效率,而且有助于推动电力企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PLC技术、仿真技术、电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诸多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有着充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我国电力企业的自动化建设。

一、电气自动化的特点

(一)容易维护

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易于维护的特点。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有着更高的要求。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可以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并使电力工作者可以更好对电力系统实现控制,能够及时排除电力故障及安全隐患问题。由此可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使电力系统更易维护[1]。

(二)信息化程度高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满足电力企业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需求。现阶段,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诸多电力企业能够充分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电力企业自动化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的信息处理效率。

(三)易于控制

电气自动化技术操作流程相对较少,因而有助于相关人员更好控制工序,对提高工作效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为电力企业开拓广阔的市场,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进程。然而,我国电力市场形势相对较为复杂,可能对电力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难度及降低其工作效率,不利于电力企业的更好发展。但是,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进行简化,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2]。

二、电力系统中应用电气自动化的优势

随着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安全稳定的电能资源,但用电用户的增多,对电力企业工作者增加工作压力,不能更好开展管理工作,且降低管理效率。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首先,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有助于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更好开展方针工作。由于电力运行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对用电用户及电力企业可能产生不安全隐患,因而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必须事先进行仿真实验,进而为电力企业实践活动提供精确的数据信息。其次,电力系统运行中,极易产生故障,影响用电用户的用电质量,同时有损于电力企业的形象。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实现电力服务的智能化,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明确电力故障区域,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维护电力故障区域用户的正常用电[3]。

三、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

(一)PLC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PLC技术是计算机和继电接触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该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度。首先,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调节控制中;其次,PLC技术应用于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整合、信息转换与传递中,可以增强电力系统的控制;再次,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开关的控制中;最后,PLC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顺序控制中,可以协调电力系统的相关工作模块,确保各模块能够有序开展[4]。

(二)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且在电力企业中有着诸多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推动了电力企业的自动化发展进程。首先,将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仿真实验室中,能够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在模拟环境中,更好开展实验,为电力企业实践提供精确的数据作为参考。其次,仿真技术在闭环系统中有应用,有利于电力企业对新装置的调试,进而提高装置的精确度,使之更好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实践活动中。

(三)电网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运行环节,调度工作开展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将电网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运行中,有助于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提高电力企业数字信息的处理能力。电网调度工作在电力企业运行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其调度范围相对较大,并伴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因而相关设备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确保电力系统有效接收设备运行的参数或数据信息,能够为电网调度工作人员提供重要的工作依据,对增强电力系统控制效果有积极影响。

(四)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故障及处理工作主要由人工方式进行,包括日常检查和故障排除等工作内容。基于该方式的电力系统管理,其管理效率得不到确切保障。如某区域电路发生故障,则相关人员需要对一定区域内进行停电,以开展检修工作,对电力用户造成损失影响。然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可以取缔传统处理方式,既提高管理效率,又能在不影响电力故障区域内用户正常用电的基础上而开展电力检修工作[5]。

(五)电气自动化全部技术的有效应用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推动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故障、管理和养护等工作内容是电力系统传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管理中存在诸多漏洞,可能对电力系统运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将电气自动化技术有效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使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对电力系统运行中诸多管理事项进行集中式管理,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另外,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开展电力故障维修和养护等管理工作,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为电力企业增强竞争实力。

结论:电力系统运行中,其运行效率直接决定着电力企业的电力运行质量,对人们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随着自动化技术应用程度的不断增加,不仅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而且能够推动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空间仍然相对较多,目前并未在电力系统中充分发挥作用。所以,电力企业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开发电力系统,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良好途径,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红霞.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4,23:189.

[2]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6:34+37.

[3]周黎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49-50.

[4]李爱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7:131.

[5]王伟.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5:89.

上一篇: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 下一篇:城市垃圾处理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