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

时间:2022-08-08 04:54:45

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

摘 要:根据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已有的交通条件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为了进一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道路桥梁建设,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结合新技术与新工艺,不断提高建设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众所周知,交通条件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道路桥梁的建设,受到射虎各界认识的高度关注,由于经济发展形势过于迅猛,以往道路桥梁建筑水平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现代化竞技队交用运输的要求,通过研究,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运用高性能混凝土,不仅提高施工效率,同时对建筑质量也有重要意义,下面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分析

引言:在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不仅要结合新技术与新工艺,还要充分考虑道路桥梁的实际用途,根据实际对其承载力的要求进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对道路桥梁的建设水平有了较高要求,在施工中,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目前道路桥梁建设要求,高性能混凝土的运用,大大提高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水平,同时,高性能混凝土有其自身特点,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提高道路桥梁建筑的稳定性,并延长道路桥梁建筑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确定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流动性好、抗离析性高、用水量低的优点,根据目前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情况来看,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都知道,道路桥梁的建设关乎民生民计,在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各项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现有的道路桥梁建设已经落后,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大部分道路桥梁已经出现破损现象,影响着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同时,有关部门注意到道路桥梁建设质量的严重性,传统的施工方法,造成到路桥桥梁使用寿命不长,甚至有些建设已经不能使用,造成资源与能源的严重浪费,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在道路桥梁建设中个运用高性能混凝土,因高性能混凝土自身特点,使得道路桥梁建设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过对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方法的研究,使其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的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服务。下面对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指标的确定进行详细分析。

1.高性能混凝土的凝结时间

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建设中,通常都会有较大的作业面,增加了施工的难度。但是,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有效成型,为维护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需要将凝结时间进行科学控制。建筑施工单位要根据现场的施工环境,例如气候、温度、湿度等方面的自然因素,在符合相关施工标准的情况下,科学确定混凝土的冷凝时间。在中国北方地区,冬季的初凝时间宜延长到10~12h之间,将终凝时间延长到12~14h之间;在夏季,将初凝时间延长至12~14小时,终凝时间延长至15~18小时之间,从而充分保障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以及密实性。

2.高性能混凝土的坍落度

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检测,需要利用到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流动性、粘聚性以及保水性。作为衡量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指标,坍落度能够对混凝土的和易性综合反映。因此,需要对坍落度进行科学、合理设计。一般来讲,高性能混凝土表现出较强的高流态,因而,将坍落度的值设定稍微偏大,大约在20cm~24cm之间。同时,合理控制混凝土出机到浇灌的时间内的坍落度损失,一般不能超过2cm,并且在出机后的两个小时之后,使其扩展度在500mm×500mm。

二、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道路桥梁建设项目普遍增多,解决人们出行难的问题,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方法需要结合新技术与新工艺,从而提高施工水平,高性能混凝土的出现,为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增添新鲜血液;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自身特点: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中能够减少材料使用,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缩短工期,提升工程质量;高性能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有较强的抗压性与耐久性,能够保证道路桥梁建筑使用寿命,下面对道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1.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原则

1.1合理使用引气剂

在进行配置高性能混凝土时,应该在配置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引气剂,从而使得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提升混凝土在抗渗性、抗冻性等方面的性能。

1.2合理配置水灰比

作为混凝土配合比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水灰比在进行配合时要将水胶比设计在0.2~0.4之间。

1.3增加减水剂的使用量

在进行配合比的设计中,要将高效能减水剂的减水率控制在20%以上。

1.4增加胶凝材料的使用量

在进行配合比的设计中,过高的使用胶凝材料不仅仅增加工程的造价,也会降低高性能混凝土的整体稳定性。

2.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2.1高性能混凝土常用性能指标的选择

在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常用指标选择时,将道路桥梁施工工程所要求的性能标准作为基准,并进行试配与调整。

2.2准确计算出砂石混合空隙率

在计算砂石的混合空隙率是,当砂率在38%~40%之间时开始,并将具有不同砂石比的砂石进行混合后,将其装入容重筒中,要求容重筒的体积在15~20L范围之间。

将砂石混合空隙的体积加上富余量就可以算出胶凝材料的浆量。混凝土的工作性以及外加剂性质决定了胶凝材料浆富余量,可以按照坍落度的8%~10%进行试拌。

2.4计算各组分用量

在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选用水胶比的假设,从而有利于计算的进行。将水胶比设定为0.4,并掺入30%的磨细矿渣,水泥密度取3.15g/cm3,选取磨细矿渣密度时可以将其设定为2.5g/cm3。则我们可以利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胶凝材料用量/浆体积=1/(0.7/3.15+0.3/2.5+0.4)=1.35因此,我们就可以大致推算出胶凝材料1.35kg。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道路桥梁施工中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能够提高道路桥梁建筑质量,同时高性能混凝土在配比中运用原材料比普通混凝土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环保作用,能够降低工程造价投入,因此,在到路桥梁建设中运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技术,必将成为建筑行业中的主流,同时,结合新技术与新工艺,使得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其各项功能,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思远.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07)

[2]刘建敏.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02)

[3]陈艳波,刘祥飞.高性能混凝土在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

[4]郑万成.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13(05)

上一篇:300MW锅炉掺烧高硫煤后飞灰含碳量大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