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时间:2022-08-07 10:40:12

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摘 要: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判定其能否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不仅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对国家的安全和能源安全有影响。本文将立足于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分析目前电力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对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起到辅助的作用。

关键词: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构建

电力安全生产是每个保证每个电力企业正常运营的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比其他的企业都要重要,不仅关乎着企业的发展还关乎着国家能源安全和电网安全。电力企业的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虽然已经渐趋完善,但是仍有很多不安全的因素存在,阻碍着安全管理体系的成熟。

一、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要地位

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该企业能够存活的关键。重视生产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永恒主题,安全生产是保证员工积极工作的保证。当电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以后,电力企业的发展就影响了社会能否和谐、稳定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先、综合治理”是无论哪种企业都必须去信守的。电力企业的高速发展,推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使其发展成为了我国发展的支撑企业。电力企业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狠抓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建立完善的立体化安全生产体系,才能促进我们国家的能源安全及电力企业的发展。

二、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电力企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更不仅仅是之前由于技术部到位而存在的问题,更多的由于人为的违规操作而出现的安全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习惯性违章操作、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等方面。

(一)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电力企业在高速的发展中,早已建立起了一整套安全的操作体系。有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有操作规程、有作业指导书、有“现场十个规定动作“等用来确保电网、设备、人身安全的制度体系,但电力生产中,习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现场作业中,由于人员安全意识不高,作业人员整体素质不均等因素,习惯性违章仍然时刻威胁着电力的安全生产,导致发生事故事件。例如,作业现场验电及装设接地线时,操作人员不清楚佩戴绝缘手套的作用或者是嫌弃麻烦,从而出现验电及装设接地线时没有戴绝缘手套的情况;操作人员没有考虑到配变的反送电风险,同时也为了减少工作量或是节省停电时间,从而忽视了对工作地点的配变进行停电操作。作业人员为图省事,人为的省去了一些环节,导致实际操作时候的安全系数降低,危险性增高,往往导致发生事故事件。

(二)安全责任制传递机制不完善,安全责任难以落实

就当前情况来看,大部分电力企业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但是仍有部分企业传递机制不够完善,安全责任没有层层落实,安全责任难以落实。另外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但却只是纸上谈兵,从不付诸行动,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安全第一”成了一句空话。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和监管人员,没有安全生产制度落到实处。例如,安全意识薄弱、现场的风险辨识能力不强、履职能力不高、履职不到位、安全教育及培训不到位等因素导致安全责任难以逐级落实。造成了在出现安全事故后,责任难以落实,出现责任互推的情况。

(三)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电力企业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更多的企业把精力放在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企业的规模扩展上,而忽视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领导没有对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了解,很多管理工作难易具体的实施下去,甚至难以着手工作的开展。个别电力部门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不力,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走过场”现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屡查屡犯,没有真正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另外,对电力设施的管理不到位。电力设施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基本工具,其安全性取决于本身的运行状况,某些电力企业没有重视设备管理,不对机器进行定时的检修,甚至不及时更换老化的设备,增加了很多的安全隐患。最后,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没有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以及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生产权责不明确,奖惩制度难以实行。这样就造成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措施

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对电力企业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能完善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电力企业的发展之路会更为顺畅,其潜力也更容易激发,整体上会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针对以上在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相关安全责任在安全关系体系中都有详细的划分,但由于各级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最后造成了人人推卸责任的状况。为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每一个部门、小组及领导都应该划定自己的责任范围,在责任范围内行事,在责任范围了承担责任,事故出现时,要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建立安全监督体系

目前各大企业还很少有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想要完善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安全监督体系也具有必然性。安全监督体系提出了对整个生产国产进行监督的措施。建立安全监督体系,首先要设立相应的监督小组,权责分明的对生产进行监督。同时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把安全检查作为常态化开展,由电力各专业管理部门,有针对性的对安全管理方面、电网安全管理方面、设备安全管理方面、基建安全管理方面、用电安全管理方面、物资安全管理方面、交通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等进行安全检查,排查隐患,将还未燎原的不安全之火扑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安全教育和通过不同宣传形式,印发安全知识相关资料,组织学习会,播放生动的事故事件警示视频,安全生产分析会、安全大讨论、事故事件反思会和对未遂事件和不安全行为的“三不一鼓励”等活动,使安全意识入心入脑,灌输安全意识,促进各级人员提升安全意识。最后,各施工单位,都要配备至少一名安全监督人员,专门负责该施工队的安全监督工作。通过以上措施搭建完善的安全监督体系。

(三)完善安全生产奖惩体系

现在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奖惩体系相当不完善,完善企业的安全奖惩体系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各企业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应该设立相应的奖惩资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安全考核制度和激励制度,细化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履职能力、服从安全监督管理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和激励。表彰、奖励在安全生产中的模范、先进人员,同时对实际操作中发现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通报、惩罚。通过这些奖惩制度督促员工在操作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使各自能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于律己。

四、结语

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的生命线,电力企业若是不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其发展就无从谈及,不仅如此,电力企业的安全还决定着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重要性无法比拟。本文正是从安全管理制度对电力企业的重要性出发,找出安全管理体建立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于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文龙. 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13,08:162.

[2]蒲士钢. 电力安全生产立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0:280-281.

[3]焦怀玉.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及其构建[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128.

上一篇:浅谈业务外包模式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控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大学生创业意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