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worth骨折5例诊治

时间:2022-10-21 04:07:02

Bosworth骨折是1947年由美国纽约骨科医生 Bosworth首次提出,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踝关节骨折,由踝关节被动旋后、外旋暴力造成。腓骨近折端绞锁于胫骨后方,手法复位困难,多需手术治疗[1]。该型骨折易于误诊,早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手术时间推迟后易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目前关于Bosworth 骨折相关研究报道较少,认知度不高,未引起足够重视。2006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5例Bosworth 骨折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患者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6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共收治Bosworth骨折患者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18―52岁,平均36例,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所有骨折均为闭合性损伤;其中内踝骨折4例,三脚韧带损伤1例,合并后踝骨折3例,下胫腓分离5例;所有患者均有腓骨下1/3螺旋型骨折,就诊时均主诉外伤后踝关节肿胀和疼痛。踝关节x线片示内踝或后踝骨折、下胫腓分离、踝穴增宽,外踝骨折,最后确诊为Bosworth骨折。

1.2手术方法

本组均行手术治疗。首先用一把点式复位钳夹持住腓骨下端 ,并向前提拉纠正前后移位,使腓骨正对胫骨的腓切迹,然用点式复位钳夹持住外踝并向远端牵拉,纠正腓骨短缩,然后用另一点式复位钳夹持内外踝,纠正内外移位,使腓骨还纳。使用一块外踝钢板固定外踝骨折,并于下胫腓联合上方拧入一枚3.5 mm皮质骨螺钉,并在踝关节轻度背伸位固定下胫腓联合。钉的方向从腓骨向前成角约30度穿过胫骨外层皮质,螺钉头部位于胫骨髓腔内,使踝关节在屈伸过程中适应下胫腓联合正常宽度的变化。内踝骨折根据骨折片的大小分别用两枚螺钉、一枚螺钉加一枚克氏针或张力带固定。无内踝骨折仅为三角韧带断裂,则修复三角韧带。如后踝骨折累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时,用空心螺钉固定。x线透视检查示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踝穴结构恢复正常,行踝关节外旋应力位试验检查踝关节稳定,手术结束。

1.3术后护理

术后指导患者行髋、膝关节功能练习及足趾主动活动。术后12周取出下胫腓固定螺钉,避免影响踝关节活动并导致螺钉松动、断裂。

1.4随访及疗效评估

术后定期门诊复查并摄x线片进行随访。按照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对术后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该评定标准包括疼痛、踝关节的稳定、行走能力、跑动能力、工作能力、踝关节的活动、x线结果等7个方面。满分100分,其中96―100分为优、91~95为良、81~90为可、0~80分为差。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月―18个月,平均13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为85~100分,其中优2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80.0%(4/5)。5例患者踝关节均无疼痛、压痛及明显肿胀,踝关节活动度背伸和跖屈均可达30度~40度,与对侧基本相同,x线片显示无踝穴增宽。

3.讨论

Bosworth骨折首先由Bosworth 医生提出,是一种少见的、手法复位难以成功的踝关节损伤。包括胫腓前韧带断裂,胫腓后韧带断裂,前内侧踝关节囊部分断裂,腓骨远端骨折,腓骨近断端交锁于胫骨后方,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其中的关键损伤是下胫腓联合分离和腓骨后移,胫距关节面的接触明显减少而造成后脱位。

3.1致伤原因

Bosworth骨折是踝关节被动旋后、外旋暴力造成,常伴有内踝撕脱骨折也可有胫骨后唇骨折和距骨向外后脱位。在距骨外旋时,导致下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腓骨向后内移位,绞锁于胫骨外侧嵴的后内方,由于骨间膜和踝关节外侧韧带的张力,腓骨近端发生绞锁。

3.2诊断

Bosworth骨折的早期诊断对正确治疗和后期康复有决定意义。临床上有明显损伤史,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如怀疑Bosworth骨折或要排除此类损伤应拍摄包括膝关节、胫腓骨及踝关节的正侧位片,即可显示Bosworth骨折特征:膝关节正位时踝关节似侧位,相反膝关节侧位时踝关节似正位。并且侧位X线片可见外踝骨折线自前下斜向后上,骨折线延及距踝穴1.0 cm内[2]。早期行螺旋CT平扫加三维重建可以直接观察到空虚的腓切迹和腓骨骨折近端后移。

3.3治疗

Bosworth骨折的早期诊断对正确治疗和后期康复有决定意义 。由于腓骨骨折近端交锁于胫骨后方,闭合复位难以成功,后期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只有早期手术治疗才能获得良好预后[1]。由于Bosworth骨折临床上比较罕见,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迟诊断。Bosworth骨折软组织损伤涉及到下胫腓联合韧带、骨间膜、距腓韧带和三角韧带,该型骨折反复闭合手法复位时加重软组织损伤,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上升[3]。踝关节骨折伴脱位应行跟骨结节骨牵引,给予消肿治疗,软组织条件允许后行手术治疗。

只要正确认识到骨折特点,治疗难度并不大。关键在于设法解脱近侧腓骨交锁,恢复其解剖关系。一般手法闭合复位失败后,必须采取手术治疗,将交锁于胫骨的腓骨近端骨片解脱出来,即可见腓骨回到胫骨外侧,直视下复位[4]。外踝或腓骨骨折用钢板螺钉固定,内踝要用螺钉或克氏针张力带坚强固定,下胫腓关节是否需要固定,取决于内外踝骨折复位固定后做“拉钩验试”检查下胫腓关节是否分离,本文均有分离,所以采用一枚松质骨螺钉进行了固定。

参考文献

1.Beekman, Ryan MD, Tracy WJ (2003) Bosworth fracture-disloca-

tion and resultant compartment syndrome: a case report. J Bone

Joint Surg Am 85:22112214

2.Lui TH, Ip KY, Chow HT (2005) Comparison of radiologic and

arthroscopic diagnoses of distal tibioWbular syndesmosis disruption

in acute ankle fracture. Arthroscopy 21(11):13701374

3.Lui TH, Chan WK, Chan KB (2006) The arthroscopic management

of frozen ankle. Arthroscopy 22(3):283286

4.Young Szalay, Melissa D (2001) Compartment syndrome after bos-

worth fracture-dislocation of the ankle: a case report. J Orthopaedic

Trauma 15(4):3013 术前

术后

上一篇:TPOAb检测对I131治疗Graves甲亢病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HE4、CA125和ROMA模型在卵巢癌与妇科良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