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度高血压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方案治疗体会

时间:2022-08-13 11:38:49

轻中度高血压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方案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共23例患者治疗总有效,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轻中度;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

目前高血压作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对患者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药物种类繁多,而选择一种有效的降压药物对控制患者病情、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近年来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50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标准[1],且根据病症程度分级均为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其中轻度:收缩压(SBP):140~159mmHg、舒张压(DBP):90~99mmHg;中度:SBP:160~179mmHg、DBP:100~109mmHg,同时排除重度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以及合并严重脏器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各25例患者,实验组组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48.2±5.6)岁,其中轻度患者6例,中度患者19例;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7.6±5.3)岁,其中轻度患者8例,中度患者17例。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2周洗脱期治疗,洗脱期后实验组给予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商品名:依伦平;生产企业: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7227)口服治疗,剂量为:150mg/12.5mg(1片)/次,1次/d,于空腹或进餐时服用,服用4周后若降压效果不明显且患者耐受,可增加剂量至2片/次,1次/d;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生产厂家: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80061)口服治疗,剂量为150mg(1片)/次,1次/d,若降压效果不明显且患者耐受,可增加剂量至2片/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服用12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压指标进行测定比较,血压测定的方法为上午8:00~10:00进行测定,并分别测量3次,每次测量间隔2min,取3次测量平均值,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重视患者主诉,加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观察记录。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DBP下降≥20mmHg或下降≥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有效:DBP下降10~19mmHg或降至接近正常范围或SBP≥30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系统软件分析资料,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和[n(%)]表示,并分别应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23例、18例患者治疗总有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对照组

P

25

25

13

6

10

12

2

7

92.0(23/25)

72.0(18/25)

2.2血压指标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SBP、DBP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BP、DB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比较,实验组SBP、DBP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和DBP比较(mmHg,`x±s)

组别

SBP

SBP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对照组

P

160.4±10.4

159.5±10.7

>0.05

127.5±9.6#

138.7±8.3#

<0.05

100.2±8.7

99.7±7.4

>0.05

76.3±6.6#

87.7±6.3#

<0.05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主诉,治疗前后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未见异常。

3讨论

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临床中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目前公认的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等。对于降压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临床统一观点认为对大多数无并发症或合并症状患者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应用噻嗪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且联合用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公认的治疗方案[2]。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商品名:依伦平)是新一代抗高血压药物,是有ARB厄贝沙坦(150mg)和利尿剂氢氯噻嗪(12.5mg)组成的固定方剂,其既可通过阻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控制血压,又可充减少容量复合的角度协同降压,增强降压效果且抵消不良反应[3-4]。这种固定方剂的形式简化了患者的治疗方案,较佳的药物种类和经过试验验证的剂量配伍,可更好的提高疗效,并抵消单用药物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5]。同时从本研究结果可知给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的研究组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单独应用厄贝沙坦治疗的对照组(P<0.05),且治疗12周的血压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同时值得一提的是,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选择还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饮食,包括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状况、靶器官损伤、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均会影响药物疗效[6],因此在临床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具体选择,以更好的提高控制患者血压,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9(8):701-743.

[2]孙宁玲,荆珊,陈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治疗中国高血压病患者的达标率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7):618-621.

[3]陈少萍,郑兴,秦永文.复方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26(4):164-166.

[4]龚培力,宋玉娥,陆再英,等.国产厄贝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9,18(1):34-37.

[5]杨光,玄春花,关立克.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8,16(5):460-461

[6]李沅洲,杨立宪,钟思干,等.厄贝沙坦、硝苯地平及美托洛尔逆转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6):569-571.

上一篇: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下一篇: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