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编导中的创新思维探讨

时间:2022-10-21 03:13:18

浅谈电视编导中的创新思维探讨

摘要:广播和电视的蓬勃发展的是文化创新动力因素。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电视艺术形式已经被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对于广播和电视文化的创新思维显得尤为关键。

关键词:电视,创新,文化特性的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在此背景下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新形式的娱乐精神世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此外,随着21世纪的到来,传统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迫切需求。在这个阶段,一切都在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广播和电视节目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步伐,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促进广播和电视的健康发展。

1.电视编导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意义

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的有无关系着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成功与失败,因此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思维在广播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广播电视编导来讲对于创新思维的认识在节目制作中的运用是十分关键的。广播电视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创新不是一反生活的常态,创新出大众不能接受的没有任何意义。在编辑过程中发散思维,立体思维方式和创作相结合,能够让观众得到新的审美体验。

2.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创新性的能特点

今天的广播电视仍采用传统的方法,一层不变的创新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广大观众的娱乐需求。在21世纪,广播和电视节目制作,必须体现在时代的开放和电视导演创新特点上。变更广播电视的内容的创新意识不是单一改变创作模式。以新理念,新发明为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创造一个有价值和前所未有精神产品。创新是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的标志,这个“新”是符合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不是建立一个单一反常态的模式。因此,广播和电视的创新是新颖挖掘的创作主题。

3.广播电视编导的创造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由于广播电视文化创新思维的两个必要条件:第一,扎实的基础知识,学习创造性思维训练。有着坚实的基础,创造性思维是关键。在创作过程中,一般是小组性的创作,编导扎实的基础可以对组员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影响组员的进步。

4.电视编导如何培养创新思维,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

4.1确定的节目定位,收集有关类型的创新的物质生活,培养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思维意识,你首先要对栏目有着准确的定位,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栏目的定位越精准,就更容易握好创新程度。第二,我们必须观察生活,寻找创新的最好的物质生活,这是一个丰富的知识课堂。在创作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使节目脱离生活轨迹。同时,广播电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注意定式的线性思维,注意不同的思维方式,培养发散思维,三维思维等。

4.2注意每一个细节,顺向性思维和反向性思维运用到创作中,编辑的艺术生命力来源于生活,广播电视艺术要迎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它必须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精神,以满足时代的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挥合理程度的创新和创造力。习惯性思维,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是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通常情况下,习惯性思维是单向的,狭隘的思想,从单一的度来看,这种习惯性思维产生负面影响,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的关键在于是否应用到创造性思维。

4.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激发创新动力,一个创新的电视编导使所创作出艺术来是经验理论和直接的艺术体验相结合的过程。电视节目实现创新,直觉和灵感缺一不可,直觉是一个新的现象和灵感,而不是一个严谨的逻辑程序是感性的认识体验,认识的飞跃,升华或突变的过程。但是通过潜意识的大脑重新处理收集信息后升华为灵感。

5总结电视编导在每天的日常工中作,创新思维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牢记,以发展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文化适应的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素质,良好的知识创新能力是基础,能有效地促进和发展自己的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相信能够创造出一种更有创新的广播电视工作,同时也受到了广大的观众接受,在艺术和成功获得一个真正的飞跃。(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浩洁. 培养高素质的新闻编辑人才.新闻实践,2005(6).

[2]刘存宽.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视听界,2002(1).

[3]匈伊芙特·皮洛.世俗神话:电影的野性思维.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13).

[4]陆康.电视文艺与社会生活.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5]虞炜.电视事业与科学管理——关于电视事业管理改革的理论思考.新闻采编,1997(4).

上一篇:论服装设计中的色彩审美 下一篇:图式理论在高职高专英语快速阅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