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要突出人性化

时间:2022-10-21 02:03:33

艺术教育要突出人性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艺术教育逐渐兴起,但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片面地追求技法、技巧的传授和学习的现象,漠视了人文内涵的挖掘,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主体个性的张扬,而这些做法有违艺术教育作为人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

要使艺术教育的作用得到实现,艺术教育的教学方式必须真正人性化。即以学生的需求和全面发展为本,在艺术教育的各层面体现人性化的特性。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生活中的人文性,尤其是课堂教育中的人文性,它包括教育的非干扰性、团体学习的合作与沟通、学生的满意度、对多元智能的尊重、课堂组织结构的多样性,对学生质疑精神和主动探索的鼓励、人性化的学校设施、宽容而能激发创造力的学校文化环境等。二是师生人文精神的构建,它包括价值和道德、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才能、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几个方面。我们特别强调对学生个人独特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尊重以及对学生主体性的认同、对学生不同观念和方法的宽容,对个人独特潜在能力与创造能力的尊重。以上两项可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一方面要体现对自然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怀,从原始的整个课程及内容中选取那些有相互联系而又有实质性意义的东西去思考,另一方面,又要结合现代教育观念及艺术思维方式方法进行融会贯通,建立最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注意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二、施教方式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艺术教育的教学原则体现为愉悦性、参与性和融合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发展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激发自己的兴趣与探索,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游戏性质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根本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被动接受和机械训练,使学生丧失了自我感受和自主创新的意识,容易养成无主见、无创见的投机和依附心理。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造性也会因此日渐泯灭,艺术教育的教与学应是一个相互促进,师生关系融合无间的双向互动和交流的平等对话关系。教师应以塑造“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性为宗旨,营造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学生的自主和自由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教师和学生在这个人性化的空间里共同工作和探索,彼此的体会相互交流,共同的收获大家分享,这会使施教的方法得到及时的反馈,求学的过程带有充分的主动性。这种教学相长的好风气还有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学生也会因此变得认真、敏感、坦诚而富于创造精神。

三、教学流程也要体现人性化原则

传统的教法流程是一种“先识后受”的方式,过程方式往往置学生鲜活的感受和生活经验于不顾,且过于关注结果,剥夺了学生自己感受的主体性和主动探索精神。人性化的教学流程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尊重每个人独立的认知、情感和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即尊重每个学生的先天和后天的个性差异,把求知探究精神、表现意识和创造意识作为人性的自然组成部分。因此,应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提供大量的感性环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感知,然后通过操作去体验,通过艺术欣赏与创作的实践去证实,最后把感觉和体验积淀为知识能力,上升为理论认识,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吸收消化的能力。

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主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艺术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的审美鉴别能力,实现人的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实现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本质在于对人性的完善,所以在艺术教育各个环节中注重人性化的特点是其题中应有之意。

(作者单位 陕西省志丹县城关小学)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校本课程开发 下一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方法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