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山西水饺

时间:2022-10-21 01:29:22

父母的山西水饺

最近,我发现一个现象,成都的大街小巷,一下子冒出了不少水饺店,大多打着“北方水饺”、“X北水饺”、“XX饺子王”的招牌。对于这一点,我的确高兴了许久,不仅因为我是一个饺子迷,而且让我常回想起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山西饺子是面食中最好吃的,可以被全中国的人接受”,这难道不是一种预言的兑现吗?所以我只要看见饺子店的招牌就嘴中流口水,有种一饱口福的冲动。

但是在吃了好几家的饺子之后,觉得有些索然无味,颇有些失望。有时候,一人独自沉思,在遥远的记忆中,怀念父母亲的音容笑貌时,才可以回味梦中的情景,品尝无穷的饺子香味。只有吃到父母亲手包的山西饺子,才是真正的饺子。

我父母为山西人,做饺子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常说,山西人最讲究吃饺子,有“好受莫如倒着,好吃莫如饺子”的口头禅。作为山西人的后代,可以说,我们三姊妹是吃着父母的水饺长大的。从那些物质奇缺的年代,每月只有一张肉票,供应一斤肉开始,饺子就成了我们每个月改善生活的美味佳肴。父母的水饺在包法上,可以区分;父亲的水饺造型美观,肚子很大,装馅较多,饺子边形状像猪耳,故称“猪耳朵”水饺;而母亲的水饺,则是装馅也多,但形状如元宝,故名“元宝”水饺。让我们最高兴的是,父母一起为我们做饺子,大家吃的时候,总是一个又一个区分,常常吃得很饱,并喝了饺子汤才罢休。一直多年,没有吃厌过。然而,遗憾的是由于父亲长期从事许多单位的领导工作,父母一起为我们包饺子的机会太少了。

父母的山西水饺味道好,是有原因的。我记得,他们主要做两种饺子,即肉馅饺和素饺。首先要选面粉,用质量高的面粉,因为四川的面粉筋力不够。母亲有时为了买点好面粉,还要在粮店排上半天队,站得腰酸背疼,才能买到。肉饺子,在制馅上,用猪肉多,也用羊肉或牛肉,很有特色,主要是肉要切颗粒大一些,切忌切成茸状,要求肥三瘦七,葱子多用葱白,要切粗一些,不要剁得太细,拌馅加入精盐、味精、胡椒粉、酱油少许,搅拌均匀,馅不要太稀,口感才好。葱颗可以用白菜(莲花白)代之(羊肉则用萝卜丝等),荤素搭配,讲究营养。在味碟上,比较简单,用蒜茸和醋及少许盐、香油即可,这样一来,肉香葱香,融为一体,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使人一饱口福。素饺子,主要是山西传统的制法,采用荤汤素饺子,即用黄豆芽、豆腐、白菜和粉条等,加入调料做馅,另外准备肉片汤或肉丝汤,将煮熟的饺子,舀入肉汤碗中一起食用,另有一番风味。

记得每当做饺子时,母亲总是像过年一样大操大办,将四川少有的大案板摆好,围上围裙,和面一头大汗,切葱熏得流泪,拌好馅后,边擀面皮边包。饺子皮擀得边缘薄、中间厚,包成的饺子用报纸或牛皮纸排好,放在床上,每排固定个数,便于计算。那时候,房子很小,烧的又是煤炭或蜂窝煤,包饺子的场合很大,吃时更加热闹,饺子香、醋香,夹杂着山西乡音,弄得像“办宴席”一样。虽然条件不好,却吃得舒服,乐此不疲,怡然自乐,乐在其中,胜过吃各种大餐筵席。

父母亲已经先后离开我们远去了。每当我们三姊妹在一起相聚时,往往要想起父母亲包的饺子,真想再吃一次。因为,不管何时何地,只要吃到饺子,便会想到父母亲的饺子,仿佛又回到那遥远的过去,看到父母亲做饺子的情节,冥冥再现,历历在目。可惜,现在吃的许多种饺子,没有哪种饺子可以与父母亲的山西饺子相比。

只有母亲留下的一句话,“山西饺子是面食中最好吃的,可以被全中国的人接受”,可引以为慰。

上一篇:美餐槐花新春天 下一篇:小小调料包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