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说”的氛围 强化“说”的训练

时间:2022-10-21 01:26:21

营造“说”的氛围 强化“说”的训练

摘 要:目前,不少学生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缺陷。对此,语文教师应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课堂上积极营造“说”的氛围强化“说”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说”的素质。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口才,善于设疑、激疑,将学生推到矛盾的情境中去进行深讨,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加强“说”的训练,提高“说”的技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说”的氛围;空间;兴趣;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08-0029-02

语文学科是一门内容极为丰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重要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承担着训练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的任务,但长期以来,听说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尚未取得相应的地位。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仍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教学的重点仍然放到了应试能力的训练上。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听说,听说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交际手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善于倾听,敏捷应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现代社会重交际,重口才,在处处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木讷而不善交际的人将处于劣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警醒起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在课堂上积极为学生营造“说”的氛围,强化“说”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 教师应注重提高自己的口才

在听说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口才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学生来讲,主持人、播音员距离他们太遥远了,而且既然是主持人、播音员,口才好似乎是理所应当的,对学生的内心触动不大,可教师却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人,亲切而真实,教师良好的口才往往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他们会感到如果自己努力模仿、练习,也会像老师那样的。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积极为学生提供“说”的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养成习惯的事项,光反复讲未必管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用切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去发现,去创造,积极为学生提供“说”的空间,使学生从中获得乐趣,获得信心,获得成功,受到教育。在讲析课文时,我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去分析,更不急于将现成的答案“塞”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感受、体味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大家互相讨论,在讨论中由同学自己去得出结论。当学生自己充分“品尝了这盘美味”之后,他才有兴趣、有理由说出“好吃”与否,究竟怎样“好吃”,才能为其所吸引,才能在不远的将来做出更精美的“佳肴”。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时,同学们正在评析蔺相如的高贵品质,这时一位同学站起来,发表了他自己的看法,他说:“我更欣赏缪贤,如果没有缪贤的大力举荐,任人唯贤,蔺相如不过是一个社会地位低微的‘舍人’,哪来以后的屡建大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呢?”这位同学独到的见解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另外,教师还要善于在不疑处激疑,善于发现问题,将学生推到矛盾的情境中去展开讨论,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例如,学习《祝福》一课在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柳妈这个人物形象可否去掉?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自己得出结论:柳妈这个人物的设置恰恰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从全文来看,柳妈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她还是同情祥林嫂的,但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却在自觉不自觉地替统治阶级宣扬着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结果反而给祥林嫂造成了难以支持的精神重压,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渊之中。同情祥林嫂的人,也把祥林嫂推向深渊,这更显示出悲剧之可悲。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还带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死海不死》一课的写法不难领会,但重要的是学生能不能在看似简单中发现问题,因此,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课文第四自然段中作者共列举了四个数据,前三个数据已经把三种主要矿物质的绝对含量写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第四个数据——占死海海水的23%~25%呢?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知道了原来阅读时很容易疏忽而又枯燥乏味的数据,在说明文中却起着那么重要的作用。

教师还要善于为学生设置“说”的情境,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所谓“设置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他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在这样的条件下,请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要求思考回答问题。由于学生已置身于某种情境之中,他们已经暂时变成了该情境中的某个角色,此时思考问题就必然要与该情境的节奏相吻合,这样就引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学生思考问题就必然是积极的、主动的,因而也是敏捷的,他们的回答也将是精彩的。例如,在学习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我带领学生分析了关于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动作描写,由此揭示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此时我引导学生:假如你就是莫泊桑,四位大作家这个时候正在福楼拜家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你去登门拜访,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来想象一下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你的到来呢?老师的话已经把学生领入了那个特定的情境之中,当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发表见解的时候,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应该学到的知识,老师做画龙点睛式的讲解时学生已经心有灵犀了。

三、 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合理利用课堂空间,为学生提供“说”的时空,创造“说”的机会,激发“说”的兴趣,提高“说”的实效。为了让学生充满自信心,敢于张口说话,我在教学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在第一轮演讲活动中,由学生自己找适合自己演讲的稿子,当然自写的最好。由于准备时间较充足,稿件较为熟悉,同学们在演讲中都发挥了较好的水平。老师再针对演讲中存在的语速过快、语调单一、表情过于拘谨等问题进行纠正。在第二轮演讲活动中,采用学生自己出题,由抽签决定所讲题目的方法,加大了演讲的难度,但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学们出的题目丰富多彩:有成语连缀,情境对话,对身边发生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规定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通过想象、联想自编故事等多种题型。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学会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并且还练习了几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真是一举多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那就是活动周期较长,一个人要将近一个学期才能轮上一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又加入了辩论这一形式,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由学生选择带有争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辩论,如好酒也怕巷子深、情商和智商对于一个人的成才究竟哪一个更重要等耐人寻味的论题。这样一来,每次辩论全班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据理力争,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将辩论这一形式引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鸿门宴》一课时,学生对项羽和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展开讨论,大家引经据典,既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在学习《雷雨》一课时,大家对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诚还是虚伪展开辩论,进而认清了周朴园的灵魂,分析出周朴园虚伪到了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虚伪,虚伪到了真诚的地步,这时学生就会彻底认清他的本性。学生在一篇题为《语文“懒”老师》的日记中写道:“来到二中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对语文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老师鼓励我们勇于思考,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并欢迎我们与老师辩论,又让同学自己讲评作文,老师的事是越来越少,她可真是够‘懒’的,┄┄一件件提议被不断推出,方法也越来越适合我们,慢慢地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了,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特殊的方式吸引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我真为有这样一位‘懒’老师而高兴,希望她能继续‘懒’下去,做一位教无定式的老师,我也努力去做一名学无定法的学生。”

四、 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说”的技巧

朗读是口语表达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朗读,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达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水平,就不能忽视朗读训练的作用。尤其是我们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历久不衰的佳作,学生要进入文章角色,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必须通过朗读,才能体会出文章美的意味,充分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说”的技巧。

总之,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时时处处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为学生营造更加浓厚的“说”的氛围,不断强化“说”的训练,就一定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

上一篇:谈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