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

时间:2022-10-21 01:19:14

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

摘要:对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来说,建筑设计的手法不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是建筑设计者的思想。作为当代建筑设计师,要了解建筑设计的最新发展方向,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设计风格,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最终形成个人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建筑设计行业中脱颖而出。同时,又能设计出既美观耐用、舒适、环保,又体现出现代科技水平、同时又具有个性风格的建筑作品来造福人类。本文对建筑设计的技巧及创新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技巧;创新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现代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

1、整体性与综合性

建筑的整体性就是指把建筑中各个组成部分按照建筑原理进行有机的组合,创造出一个新建筑体。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建筑业应该敞开胸怀,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来认识与接纳古今中外各种创新元素,在些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创作。从而创作出艺术水准高超、综合性强的高品质建筑,让建筑艺术的新观念与新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

2、现代建筑新美学要求建筑的动态性原则与联系性原则

这就要求在设计师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工程中各方面各层诸多因素,从而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不仅是研究建筑系统本身的组成部分,还要考察建筑系统所处的自然环境。环境是建筑系统的外部条件,建筑就是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下发生与发展的,它与环境中其他存在物或是其他系统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

3、个人组成家庭,家庭再组成一个社会,一个国家

同样的道理,建筑工程也不是单一的某个部分或是结构就能构成的,它是由低层系统里多个构成元素有机的组合与排列,从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建筑系统是序的,有一个层层相扣的关系存在。而且层次越低,结合度就要求越强,层次越高,结合度的要求就会相对较弱,结合度的递减,是建筑结构稳定性的保障,这就是现代建筑设计有序性的体现。

二、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1、逆向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

逆向思维指的是打破常规思维模式,从事情原来相反的方向去考虑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主动寻求改变的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模式在可拓学中占有很主导的地位,是重要的一部分。逆向思维模式不按照原来的思维逻辑及习惯,不从事物正面去分析问题,虽然看待事物原本的逻辑是相反的,但逆向思维模式能启发人的不同思路及观念,这种思路正是进行创新的源泉及方法。在创造学的中,也有许多逆向思维的方式被应用,例如方向逆向、方法逆向、原理逆向及属性逆向等。逆向思维模式可以应用在任何事物的创新及思考上,同样也包含于可拓学之中,在可拓学中经常应用的逆向思维主要有:利用逆蕴涵、利用逆变换、利用反物元和非物元以及利用逆事元等。这几种开拓学中的逆向思维是利用了形式化的方式进行描述,方便理解、学习、认识和应用。以下几个例子能够反映逆向思维在建筑中创新的成功应用:①贝聿铭对卢浮宫广场前的增建工程,就是建筑设计创新的逆向思维,卢浮宫是一个古典的建筑,贝聿铭通过在古典中反常的加入了一个钢结构与玻璃的透明金字塔,金字塔的结构、材料、造型等都与卢浮宫周围古典的建筑毫无统一协调性,但却得到令人惊异的美,获得世界的认可,成为举世闻名的建筑设计作品;②由弗兰克设计的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改传统方正型博物馆的模式,设计出无序的堆砌、扭曲的形体,像是一朵由现代科技创造出来的金属花,得到民众的好评;③高迪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设计出的米拉公寓,思想上是对传统建筑在视觉艺术及观念上的扩展和反叛,但看上去却像是个有生命的物体从地面生长出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④日本一位建筑设计师,在设计老年人住宅时,考虑在室内设计一些扶手会影响房子美观,且让老年人产生自卑,但是又必须为老人的安全着想,这为设计师通过把装饰架、储物柜等来代替本应设计的扶手,这不但解决了老人安全问题,而且避免老人出现的自卑心理。在第四个例子中所应用的就是逆向思维中的非物元方式。

逆向思维在建筑设计中的也曾应用于设计某个错层住宅内的楼梯,取得不错效果。传统的设计模式是将错层处平台栏杆、室内楼梯、栏板都设计成固定,这样使空间不够灵活,不能重复使用室内空间。为了得到更佳效果,设计者把室内楼梯、平台栏板设计成灵活可移动的,楼梯采用木材制作、平台栏板采用玻璃,都能随便灵活在室内移动,利于空间布局。

2、传导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

传导变换就是指把既有事物变换成另一类事物的过程,由传导变化引起的效益就是传递效益。而传导思维是在一定的情况中变换某一事物,而不能直接解决矛盾或问题,但能在传导变换的过程上解决问题或矛盾,整个传导变换的过程就称作传导思维模式。把建筑设计创新与传导思维模式相结合能够推动设计创新的发展[3]。传导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的应用也有很多成功案例:一是中国古代北宋时期,皇城的建设就是在丁渭的传导思维模式下所设计建造的,其利用的是多级传导的理念。当时宋真宗派丁渭去修复被火烧的皇城,面对工程浩大、时间紧迫、交通运输不便的各种不利条件,丁渭进行考察后就设计出了方案,先把大门前大道挖掉,挖的土为减少运输和浪费用来烧砖,而挖好的大道变成河流,可以便于用水及运送建造的木材石料,最后形成的坑道可以用修建后形成的垃圾来填埋。丁渭的这一套修建思路正是传导思维模式的应用;二是在全国著名的上海“新天地”及其周边建筑群的设计利用的就是传导思维模式。在建设时是通过把上海石库门建筑旧区来改造更新,形成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为一体的步行街。之后又在周边修建人工湖,美化周边环境,同时建设住宅小区。这一系列的设计,不仅让住宅小区和商业区的利用价值增大,而且推动了旅游、休闲及娱乐的发展,使“新天地”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区域。

3、菱形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

菱形是大家在数学中所熟知的几何图形,菱形思维包括了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从发散到收敛的思维叫一级菱形思维,通过这种形式又可以衍生出多级菱形思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菱形思维能很好的应用,同时菱形思维与建筑设计的结合创新有重要意义。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在建筑设计创新中采用菱形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①创新性,因为菱形思维相对比较规矩,需要变换思路方法,要把建筑设计与菱形思维创新表现出来;②可行性,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凭空猜想,是需要根据建筑领域的标准,所需要设计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采用的菱形思维,要有可行性。③目的性,建筑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把握设计创新的方向。

4、共轭思维与建筑设计创新

共轭思维就是利用任何事物的四个共轭部分:虚实、软硬、潜显和负正。四个共轭部分可以相互转换,相互置换,要对事物的全景有个概括全面分析必须了解事物的共轭部分。共轭部分的认识也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可拓性思维中也包含共轭思维,在建筑设计创新中,对各种设计任务,有些设计师了解,有些没有接触过,其中设计的条件也各不相同,有直接也有间接,有显现也有隐藏,此时就需要设计师采用共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建筑设计创新的共轭思维应用,比如日本东京体育馆的设计建设就是采用共轭思维的模式,对于大型综合体育馆在设计时既要不能违背周围环境景观,又需要设计出自身特点,设计师因地制宜,没有采用张扬的设计思路,而根据高低地形的变化,把体育馆的大部分埋藏与地面下,降低天际线。设计师采用了共轭思维的模式分析,把环境和地形的限制转换成了建筑物的特色,充分利用发挥出共轭的思维。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的实践操作中,设计师们要严格的按照建筑原则进行约束,在保证建筑功能稳定的基础上,满足用户在外观上的需求与个性化展现。在进行建筑建设时,人们通过将体力和智慧的合理搭配运用,从而将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用建筑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本文对现代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的详细论述,相信读者对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建筑工程中,建筑设计的极强必定会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林枫,朱葛南,徐磊.谈园林景观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97+99.

[2]张威.现代建筑设计的技巧与创新发展[J].科技创业家,2014,02:57.

[3]张明岩.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科学,2014,03:57.

[4]李波,胡文静.浅谈现代建筑设计方法的创新[J].才智,2014,11:315.

上一篇:镜面焊接技术应用于液压管道焊接的探讨 下一篇:建筑幕墙物理性能检测试验方法